热浪狂袭地球:世界多个地方高温创纪录
2009-08-24西西
西 西
气候变暖导致?
英国科学家称:全球变暖可能是导致今年夏天热浪席卷全球的原因。
英国牛津大学和位于埃克赛特的哈德利气候研究与预报中心的科学家们表示:人类活动引发的全球变暖使得欧洲热度的几率增加了6倍,2003年,欧洲炎热的天气曾经致使2万人死亡。
热浪是指天气持续地保持过度炎热,也有可能伴随很高的湿度。这个术语通常与地区相联系,一个对较热气候地区来说是正常的温度对一个通常较冷的地区来说可能是热浪。一些地区比较容易受到热浪袭击,例如夏干冬湿的地中海气候。热浪可以因为高温引起死亡,特别是老年人。
目前热浪的直接原因是天气中出现反气旋或高压脊现象,而反气旋导致气候干燥,那意味着所有热浪将会导致气温升高,而不会蒸发湿气。如果存在潮湿的条件,比如地面是湿的,那么在某种程度上,地面就扮演了一个空气调节器的角色。
高温与热浪两者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高温是热浪的结果,热浪是高温形成的原因。并不等于说所有的高温都是热浪袭击引起的。
从6月下旬开始,华北地区就开始了多日的高温天气历程,北京近日来的气温更是接近40℃,创下近58年来同期最热纪录。本轮高温天气是今年以来我国范围最大、最强的高温天气。高温涉及17个省市区,其中新疆、内蒙古、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12个省市区受热浪影响较大,中央气象台连续3天发出高温橙色预警警报。
其实,不光中国大地饱受高温“炙烤”,“热浪”也正涌向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
全球“同热”
印度大部分地区正在遭遇一场“热浪”袭击,平均气温都超过了40℃。首都新德里的最高气温已连续多日维持在42℃以上,有时甚至攀升至48℃,创历史纪录。“热浪”已造成印度超过120人死亡,很多学校都已停课放假。
持续高温以及伴随出现的停电和缺水,还引发了新德里和孟买两大城市的民众举行抗议活动。
一场高温还导致尼泊尔部分地区出现疫情,很多医院人满为患,政府不得不提供24小时医疗服务。酷热天气让人们患上了痢疾、腹泻、高烧等疾病,粗略估计,尼泊尔热病患者超过5万人,由于病床不够,许多病人被迫躺在阳台上或其他露天的地方。更棘手的是,病患数量还在增加。
美国在近期也迎来今夏第一波“热浪”,很多地方气温都达到38℃,创同期历史高点。“热浪”来袭,人们纷纷躲在家中,昔日繁华的旅游景区游人减少,但冷饮业与空调商的生意比平日好了很多。美国各地政府则采取高温防暑措施,要求各部门做好应对“热浪”的准备,设法保护个人安全。
芝加哥市启动紧急计划,所有市政建筑都进入24小时制冷状态,免费开放供市民乘凉。 美国卫生部门的官员建议,在“热浪”袭击下,小孩、老人和抵抗力弱的人容易生病,因此家人必须随时留意。
“热浪”还严重影响了美国农业发展。美国农业部农业气象专家表示,夏粮面临减产的压力开始逐渐加大。
欧洲国家也受到“热浪”袭击。
比利时当地媒体报道,比利时监狱目前大约有10,500名囚犯,但该国监狱实际只能容纳8,500人。一到酷暑难熬之时,囚犯之间因争抢空调和降温设施而引发的争吵、打架甚至群殴事件时有发生。为避免引发监狱内部骚动,比利时政府计划给在监狱中表现良好、临近出狱的囚犯“亮绿灯”,提前释放。
与比利时相比,意大利和保加利亚的酷暑来得更早。上个月,创纪录的高热潮湿天气就袭击了巴尔干半岛。意大利几乎所有的城市,如米兰、罗马等经历了持续的35℃的高温;保加利亚很多城市与地区也遭遇“热浪”,气温均超过35℃。
事实上,除了比利时和意大利,欧洲其他国家,如希腊、德国、英国等也正受到“热浪”侵袭。
对抗热浪
预防热浪袭击需采用综合预防措施。
在经常受热浪袭击的地区,房屋建筑设计应考虑防暑设施,注意房屋通风;城市建设要注重植树造林,扩大绿地面积;多开设大型室内外游泳场地;在热浪袭击之前, 要根据天气预报做好供电、供水和防暑医药等供应准备;在热浪袭击时,保证清凉饮料供应,改善休息条件,医疗条件,具备及时抢救中暑病人的应急能力。
中暑的发生是综合因素产生的,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高温、高辐射,也就是俗称的干热,强烈的太阳照射和较高的温度导致人体水分大量散失,若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就非常容易中暑。
另一种是高温、高湿度,即夏季常见的湿热天,人体不能正常排汗,皮肤血流量和心输出量大大增加,心衰发生率和心脏病死亡率也会增加。
气象专家表示,避免中暑重在预防。饮食方面,首先应注意补充水分。夏季人体水分挥发较多,不能等渴了再喝水,那时身体已是缺水状态。另外,身体中的一些微量元素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被带走,应适当喝一些盐水。
食物方面,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鱼、肉、蛋、奶和豆类;另外,还应多吃能预防中暑的新鲜蔬果,如西红柿、西瓜、苦瓜、桃、乌梅、黄瓜等。关于冷饮,其实吃的越凉越容易中暑。因为人体局部的温度短期降低会让人体一下子无法适应,消化系统受到影响,继而影响到各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行。
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公众应该如何应对呢?
专家说,如果有头晕、恶心、心慌等症状,很可能就是中暑了。此时,应立即停下正在做的事情,找一个阴凉处坐下休息;同时补充水分,小口慢饮,以防加重心脏负担。解开领口扣子、领带、皮带等,保持身体周围通风,并涂抹或服用解暑药物;在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若症状不减反增,应及时就医。
此外,一旦周围有人发生中暑症状,应当立即将病人移到阴凉处,并保持周围通风;解开衣扣,用各种方法帮助身体散热;帮助服用解暑药物,并按压人中、虎口等穴位帮助恢复意识,如果症状没有减轻,应立即拨打救助电话。
以下注意事项也要请您认真阅读——
一要注意在户外工作或行走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做好防晒工作,戴太阳镜、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穿透气性好的棉质或真丝面料衣服。烈日炎炎下长时间骑车最好穿长袖衬衫,或使用披肩,戴遮阳帽。切忌在太阳下长时间裸晒皮肤,最好随身携带冰凉的饮料。进行户外运动时,还要准备好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仁丹等。
二要注意不要在阳光下疾走,也不要到人聚集的地方,中午至下午2时阳光最强时,尽量不要呆在户外,有条件的可适当进行午休。 从外面回到室内后,切勿立即开空调吹。空调温度不要开得过低,室内外温差太大也会导致中暑。
三要注意高温天饮食卫生,防止胃肠感冒,多饮水,在口渴之前就补充水分。
四要注意保持充足睡眠,有规律地生活和工作,增强免疫力。
五要注意对特殊人群的关照,高温天容易诱发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和小儿不良症状。
六要注意预防日光性皮炎、湿疹、阴道及尿道炎症等。如果皮肤出现红肿等症状,应用凉水冲洗。
七要注意出现头晕、恶心、口干、迷糊、胸闷气短等症状时,应怀疑是中暑早期症状,立即休息,喝一些凉水降温,病情严重应立即到医院治疗。
此外,需要提醒您注意的是情绪不佳也容易中暑。
天气太热,容易让人变得心浮气躁,一些原本脾气不错的人,也会失去耐心,稍有不顺,便恶语相向,甚至拳脚相加。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情绪中暑”。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情绪中暑”的比例就会上升。在办公室或在车内,“情绪中暑”的比例较高,也称为“办公室脾气”和“车脾气”,危害很大。因此,人们在准备生理解暑用品的同时,别忘了加上一点情绪解暑的用品,比如一些有趣的书籍、舒缓的音乐等,要想办法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以求得心静自然凉的境界。
专家建议,高温天气下,仍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人体耐热功能,提高适应高温环境的能力。
不过,锻炼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巧排时间。由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紫外线最强烈,地面温度较高,因此体育锻炼要尽量避开这个时间段,宜在清晨或傍晚时分进行。至于锻炼地点,应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二要谨慎选择。高温天气下不适合做比较剧烈的运动,如足球、篮球、网球等。可以选择游泳、慢跑、跳舞、健身操、散步等,这一点对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年龄大的人可以选择太极、舞剑、门球等。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以20分钟到半个小时为宜。
三要多喝水。有的人想减肥,误认为运动时不喝水就可以去脂,这是一个误区。由于高温会导致人体体液大量蒸发,所以在运动前后要注意多喝水。锻炼前半个小时,最好补充300~600ml水,锻炼中也可以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补水。
亲爱的读者,最后,您将收到《人人健康》编辑部为您送上的清凉的祝福,祝您和您的家人、朋友、同事健康平安快乐地与本季热浪擦身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