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是个“大胃王”?
2009-08-22徐纯聪
徐纯聪
朋友的宝宝自从生下来后就比别的宝宝能吃,别的宝宝喝100毫升奶时,她的宝宝要喝150毫升,别的宝宝吃150毫升奶时,她的宝宝就要喝250毫升。朋友曾试图故意少给宝宝喂一些,结果宝宝“哭死相拼”,非得喝到心满意足,嗝声连连。朋友又担心又不解,难道自己的宝宝是个“大胃王”?
相对于忧虑自己宝宝食量太少的妈妈,担心宝宝吃得太多的妈妈不算多。但随着国人肥胖化的趋势日渐明显,人们更多地认识到肥胖对健康的负面影响,妈妈们担心自小吃奶量就偏大的宝宝长大后会成为胖子。事实上,这些孩子成年后确实会成为肥胖的潜在人群。为了使问题简化一些,本文仅讨论6个月以下完全以母乳或配方奶喂养的小婴儿,另外某些特殊的遗传代谢性疾病造成的饮食过量也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进食过量的判断◎
如何判断宝宝进食的奶量是否偏多呢?第一是通过宝宝全天进食的总奶量进行评估。通常宝宝进食的总奶量与其体重相关,大约每千克体重对应100毫升奶量,如果宝宝进食的奶量超出30%以上就要留意了;第二是通过每餐奶量进行评估。宝宝每餐进食的奶量与其胃的容量相关,但个体差异比较大,通常两个月之内的宝宝每餐进食奶量在150毫升以下,最多不超过220毫升,每月以10毫升〜20毫升递增;第三是通过宝宝体重增加的速度进行评估。通常生后头两个月宝宝增重约2千克,随后每月增重约0.5千克〜0.6千克。如果宝宝体重增长明显超过以上数值,就要考虑孩子是进食过量了。
◎婴儿进食过量的原因与对策◎
婴儿的进食更接近于本能行为,控制宝宝开始和结束进食的关键因素有两个:血糖和饱腹感,这也决定了宝宝的食量。
当宝宝体内血糖降低的时候,他就会产生饥饿感,就会出现觅食行为,随着食物的消化吸收,体内的血糖逐渐升高,饥饿感消除,进食的欲望减低,进食就会慢慢停止。如果血糖上升得很慢,进食的时间就会延长,食量就会相应增大。什么情况会造成血糖上升缓慢呢?常见的原因是宝宝先天性的乳糖酶缺乏,食物中的糖类是吸收最快的营养物质,通常进食糖类后就能迅速提高血糖。母乳中的糖类是乳糖,需要一种称为乳糖酶的消化酶分解才能吸收,而不同婴儿个体的乳糖酶含量有很大差别,对于那些先天乳糖酶很少的宝宝,吃奶后血糖不能很快提高,可能要待到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消化吸收后(需要更长的时间)才会消除饥饿感,这种孩子常常伴有吃奶后很快就排便,大便稀烂、次数多的表现,而肥胖不太明显。这种情况对宝宝的不利影响主要在于长期腹泻对肠道的损伤和需要消耗更多的蛋白质提供能量(相应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对于乳糖酶缺乏的宝宝可以根据孩子腹泻的严重程度添加一定比例的去乳糖配方奶粉,另外在每次哺乳之前先给孩子喂食10毫升〜20毫升的葡萄糖水,有助于迅速提高宝宝的血糖。
有一些宝宝的食欲特别旺盛,每次进食的奶量都比同龄的孩子大很多,这些孩子通常体重增长很快,成年后肥胖的几率也很高。究其原因这些孩子胃部的出口(称为幽门)往往比较松弛,奶液很容易通过幽门进入肠道,在胃部停留时间很短,宝宝没有足够的饱腹感,正常的奶量不能使他产生满足感。对于这种孩子可以额外增加饮水量,如果是进食配方奶粉的,可以比正常冲调比例增加20%左右的水,满4个月后可以添加泥状婴儿辅食,有助于减慢胃部排空,增加饱腹感;另外还要根据月龄给宝宝多做运动,尤其是俯卧体位的运动,有助于减轻生长过快造成的肋骨外翻,而且让孩子养成运动的习惯将会终身受益。
总之,宝宝合理的吃奶量是走向均衡饮食的起点,均衡饮食的行为习惯则是终身健康的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