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太保:为何少收了三五斗?

2009-08-22钟文倩

市场瞭望·投资者 2009年8期
关键词:交费投资收益测算

钟文倩

一忧一喜,忧中透喜——无疑可以恰当地描绘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太保)近期公布的两则公告。

7月14日晚间,中国太保半年度保费收入公告称,2009年1~6月,公司总保费收入为5384元一其中寿险业务录得保费收入为352亿元,产险为186亿元——保费收入同比出现1.47%的下滑。不过让中国太保可以松口气的是,6月份的保费收入在今年首度出现20%的增长(剔除2月春节因素)。

就在3天前,7月11日,中国太保上半年业绩预亏公告称,据初步测算,2009年中期业绩同比下降60%左右。据此计算,上半年中国太保的净利润约为22亿元,而每股收益则从去年上半年的0.72元下降至0.29元。对此,中国太保给出的主要原因则是,“投资收益同比下降”。

在目前全行业应保监会要求,大力度缩减银保销售渠道,全力推行期缴产品的结构调整过程中,中国太保正在经历阵痛。

中国太保在投资上的“保守”由来已久。这在此前中国太保一直对能获取稳定收益的打新股上乐此不疲体现得淋漓尽致。

“根据新近测算的数据,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国内这三大保险巨头在今年上半年的投资收益率上,中国太保稍逊一筹,大概为2%~3%。”东方证券保险业资深分析师王小罡称。

在王看来,导致中国太保投资收益率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在一季度踏空的情况下,二季度之后,权益类投资仓位较其他两家仍然偏低,“中国人寿权益类投资仓位可能已在15%一线,中国平安则大约为13%~14%”,但中国太保在去年底今年初大量抛售了可交易金融资产,并经历了二季度的逐步加仓之后,“权益类仓位仍然在较低的12%~13%”。

而对此,中国太保的解释是,这是在“风险控制优先的经营策略指导下的谨慎增仓”行为。

投资收益率趋于相对低位,无疑令中国太保的中期业绩陷入尴尬的境地。对此,中国太保表示,中国太保上半年投资收益率偏低,另外还有两个因素不可忽略。

首先,2007年末中国太保权益类资产有较大浮盈,2008年上半年通过卖出浮盈资产实现了大量的买卖价差,同时所持有的基金进行了大比例的分红,因此去年上半年权益类资产收益较高,带来了较高的投资收益一这直接导致了去年同期的投资收益基数较高。

其次,则是在风险控制优先的经营策略指导下,公司在一季度通过浮盈资产和浮亏资产的抵消买卖操作,较多地化解了可能提取减值准备的浮亏,浮亏问题在一季度已基本解决。

这一解释可以从中国太保一季报数据得到印证。数据显示,在今年一季度末,中国太保交易性金融资产大幅下降,从2008年底的11.66亿元骤降61.16%至2009年一季度末的4.48亿元。对此,中国太保表示个中原因,就是“出售投资”使然。

实际上,2009年—季度,对中国太保净利润下滑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在浮亏兑现后所导致的投资收益的大幅减少。根据数据,1—3月,中国太保投资收益32.7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9.91亿元下降53.2%。

而由于浮亏兑现,并直接进入利润表项目,因此—季报数据显示,中国太保今年首季净利润下滑88.8%。

而在二季度,尽管历史包袱被丢弃,但根据国泰君安保险业分析师彭玉龙在此前公布的《寻找分化中的投资机会——2009年下半年保险投资策略》中的测算,二季度保险三巨头将合计实现净利润122亿元,同比下降8.1%,但环比大幅增长69%。据此,中国太保以二季度20亿元净利润来计算,其在其中亦仅占比16.4%——这一比例在三家公司中无疑仍然稍显弱势。

与冰冷的上半年净利润下滑六成相比,被结构调整压得几乎喘不过气的中国太保经过半年逐鹿之后的保费收入成绩单则似乎透出了一丝春意。

根据中国太保7月14日晚间保费收入公告,2009年上半年中国太保产、寿险累计原保费收入分别为186亿元和352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8.47%和9.51%,而总保费收入同比则微幅下滑1.47%。

尽管如此,但根据本报记者统计,与前几个月累计相比,中国太保6月的总保费收入降幅继续出现了明显的收窄,例如前5个月、前4个月、前3个月总保费收入降幅分别为-1.75%、-3.5%、4.58%——由此,由结构调整引发的中国太保保费收入似乎进入了一个“筑底”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计算,中国太保6月单月的总保费收入为90亿元,比5月增加了15亿元,环比增幅达到了20%。而这是中国太保步入2009年以来总保费收入单月环比首次实现正增长(除去因春节而导致保费收入下降的2月份),此前5月、4月总保费收入环比分别增长-7.4%和-17.35%。

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太保的结构调整已经出现了“复苏”的征兆?

“这并不能说明中国太保已经从结构调整中走出来,开始获得保费收入的恢复性增长,因为6月有一个季节性因素,为了实现上半年的保费收入目标,可能存在一些无效现象。”王小罡称。

尽管如此,王还是认为,经过近一年的结构调整,中国太保的保费结构已经非常健康。例如,据王测算,1—6月,与总保费收人出现微幅下降相背离的是,在内上,中国太保可能出现25%的增长。对此,彭玉龙亦持相同观点。在彭看来,全行业结构大调整,已经导致总保费增速的意义被大大弱化。

“在三家上市公司中,中国太保是总保费和标准保费背离程度最大的,公司2008年保费中有50%以上来自银保渠道,今年大幅下降,我们估计降幅可能达到30%,因此中国太保寿险前5个月的总保费虽然下降了9.9%,但标准保费应该有大幅上升35%以上。”彭称。

[名词解释]规模保费是指投保人所交的实际保费金额,标准保费则是规模保贵乘以一个折标系数,折标系数根据险种以及交费年限各有不同,交费年限低则折标系数低,交费年限高则折标系数高,剔除掉保费收入时间因素,成为统一的衡量标准。

猜你喜欢

交费投资收益测算
企业金融投资收益占比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需要多少财政投入
远程终身教育中学费支付模块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城市创新指数设计与实证研究
人与人
人与人
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