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契尼歌剧《波希米亚人》中鲁道夫的戏剧形象研究

2009-08-21牛占国

山花 2009年14期
关键词:鲁道夫歌剧戏剧

牛占国

歌剧作为戏剧题材的一种特殊形式 ,人物形象的刻画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音乐、戏剧、舞美以及歌剧演员的表演等,其中音乐因素和戏剧因素在一度创作中起到了支柱性的作用。就先从戏剧因素谈起,脚本作家在创作《波希米亚人》时,采用各种手段来塑造鲁道夫典型的戏剧形象,例如:创造特殊的情境氛围、利用突发事件来造成人物动作的巨大变化、通过琐碎细节细致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将人物内心活动进行深刻表现、通过次要人物进行衬托等,这些方式和手段成为塑造鲁道夫形象的妙手之笔。本文首先通过剖析真实的波希米亚人,进而揭示出鲁道夫戏剧形象的真实性和典型性;另外,对剧作家如何通过人物的动作、情境和戏剧冲突等方式来刻画鲁道夫性格特征的双面性做具体论述。

一、真实的波希米亚人

地处欧洲中部的波希米亚先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然后是哈布斯堡奥地利帝国的首府省份。居住在这一地区的波希米亚人传统上过着类似吉普赛人一样的生活,他们物质生活贫穷、精神上却颇乐观;他们个性轻率、随便,甚至相当淫乱,但慷慨大方,习惯体贴别人;此外,他们还性格傲慢,鄙视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准则,又常患肺结核,情绪比较忧郁——由于欧洲城市中的许多文人也都喜欢过这样一种放荡不羁的生活,于是他们也常被称为“波希米亚人”。

波希米亚人这个称谓在19世纪的欧洲具有相当的浪漫色彩,那些狂放不羁的诗人、反信仰的哲学家和叛逆的画家都被冠以波希米亚人的名号,他们代表着物质上的贫穷和精神上的自由。犹太评论家本雅明在《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中给波希米亚人确定了一个范畴“每个属于波希米亚人的人,从文学家到艺术家……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处在一种反抗社会的低贱地位上,并或多或少过着一种朝不保夕的生活——他在他的梦中不是孤独的,他有许多同志为伴。”

小说《波希米亚人的生活情景》的作者亨利·米尔热长期与这样一些文人和女工们过着这种放荡不羁的生活,对他们非常熟悉。他的小说写的就是他自己和他朋友的事,书中的鲁道夫就是米尔热本人,他爱过一个女工叫吕西尔·卢韦,她因患肺结核死于医院,米尔热事后赶到医院为她收尸,可她的尸体已按医院的规定送到医学院作解剖使用了,吕西尔·卢韦就是书中绣花女咪咪的原型。居住在巴黎拉丁区的这些穷艺术家们迫于饥饿而努力奋斗,经常因营养不良而患病。他们追求精神上的自我放逐,背叛自己的阶级,跑到平民区过穷人的生活,他们率性而为,自由自在,生活色彩斑斓。

二、浪漫主义小人物的真实塑造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剧戏剧性更多地建立在普通人的心理及感情的冲突上,这也是普契尼“真实主义的表现”。他从朴素的平民入手,抓住内心真实的情感冲突和激动人心的感人情节,予以生动、具体和丰满的人物性格刻画和描述。《波希米亚人》中的鲁道夫是源于生活且略有修饰的浪漫主义小人物,他在剧中性格和情感的历程虽添加了一些浪漫气息,但仍真实得好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出生活悲剧,让我们废寝而思“鲁道夫的善良与柔情、真诚与懦弱……”。我们还会想到这出悲剧的根源,是鲁道夫的贫穷造成的感情变异,还是他的性格导致了爱情的悲剧?但凡事都事出有因的,不妨让我们走进《波希米亚人》,走进鲁道夫的内心世界。

1.个性的浪漫与自卑

1830年的巴黎拉丁区,鲁道夫和其他三位“艺术家”共同住在一套简陋的阁楼上,过着窘困然而时时爆发出欢乐火花的生活。歌剧第一幕的情景充分展现了鲁道夫和“艺术家们”的浪漫生活气息,上演了一幕精彩的幽默生活喜剧,鲁道夫饥寒辘辘地凝思窗外,唱到“在灰色天空,我看见无数烟囱在冒出阵阵黑烟,我们的这座火炉,你看它多么懒惰、多么安闲,整天不做事,像个大老爷!”歌词幽默诙谐,他虽身受疾苦,但仍充满乐观,表达出鲁道夫对生活的热情和梦想。随后烧稿取暖的场景也着实让我们看到了鲁道夫的洒脱和风趣,马杰罗冷无可忍,决定把椅子烧掉,鲁道夫却说自己的剧本充满热情让人暖和,还是把剧本一张张烧掉,让灵魂飘扬飞上天堂,然后,他们烧掉了剧本手稿愉快地烤火。鲁道夫的浪漫更主要的还是体现在他和咪咪相识的情节中,圣诞节前夜,鲁道夫独自一人在阁楼上写作,他的伙伴们已提前去了梦妙思咖啡馆,由于他急于完成某一情节的稿,表示晚一点才去。就在鲁道夫思绪万千、难以下笔之时,咪咪借火出场,她的温柔和漂亮迷住了渴望爱情的鲁道夫,生性浪漫的他对咪咪温柔体贴、大献殷勤。当咪咪去而复返寻找自己的钥匙,手中的蜡烛再次被风吹熄时,鲁道夫心中暗喜,这是他亲近咪咪的绝佳机会,有预谋的鲁道夫也赶紧吹熄了自己的蜡烛,于是他们在黑暗中寻找失落在地上的钥匙,鲁道夫找到了钥匙却放进了自己的口袋。他根据咪咪说话和动作的声音推测方向,并慢慢接近她,然后抓住了咪咪的手,柔情地唱到“你小手这样冰凉,让我把他弄暖和。何必在寻找?在黑暗中不会找到。”他告诉咪咪是她那双美丽的眼睛迷住了他“我心中藏着珍宝,可是让你的眼睛把他们一起偷掉。”在朦胧的月光下,两位年青人彼此交谈着自己的身世。他,是一位诗人——脚本作家的剧词也是纯粹的诗——叙述着自己穷艺术家的生活和对美的魅力的感受“一看到你动人的眼光,我就宁愿放弃一切美丽的幻境和梦想。”在这个欲动缠绵的场景中,不论鲁道夫寻找机会的大胆放纵,还是甜言蜜语的款款殷勤,这些都出于他浪漫本性的自然流露,都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了那梦般的令人心动的浪漫。

我们在切实体会鲁道夫诙谐浪漫一面的同时,不免会被他“欢喜”背后的那一丝丝痛楚而揪心。他跳舞、争吵、假装决斗,但是在他肆无忌惮的情绪中含着内在的忧郁和对未来悲剧的预感。他强颜欢喜掩盖了他的穷困和愁怅,现实感时时撞击着他,忧伤一直在戏里伴随着他。《波希米亚人》中,“自卑”“绝望”的情绪时刻在鲁道夫的血液中流淌着,他深爱着咪咪却对挽救其生命无能为力,与鲁道夫同室的马杰罗虽在第四幕中为咪咪送上了片刻的温暖,但这些在不可避免的命运面前显得格外脆弱。鲁道夫这个放荡不羁的“波希米亚人”,乃是被抛弃在社会群体之外的无助者,他幽默与戏谑的浪漫,都被最后一场的痛苦与叹息消解得无影无踪。

2、品性的善良与懦弱

《波希米亚人》的一部分魅力来自它根本的人道主义精神,创作者通过丰满而细腻的刻画为我们展现了鲁道夫这个“波希米亚人”的纯真人性,他在剧中所有细腻的思想感情、事件及细枝末节都能深刻地揭示出他的善良本性。第一幕开场,鲁道夫和马杰罗在阁楼上忍受着饥寒埋头创作,在这严寒中,他们穷得连一点可供燃烧取暖的木材都没有。马杰罗实在无法忍受寒冷,打算拆掉椅子投入壁炉烧火取暖,但被鲁道夫阻止了,他不能让仅有的家当付之一炬,慷慨的拿出自己成堆的诗稿当柴火烧了。这一情节细腻地刻画出鲁道夫的办事谨慎和慷慨大度,第一次向我们展现了他善良无私的品格魅力。随后,鲁道夫和咪咪相会的场景把鲁道夫善良的本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咪咪敲门借火,鲁道夫对于一位异性来访的反应是整了整领带然后才去开门。咪咪进屋后脸色苍白,并昏了过去,鲁道夫把她抱到椅子上,把水洒在她脸上,咪咪才苏醒过来。随后,两人一见钟情,互表身世,鲁道夫对咪咪体贴的抚慰“多么冰凉的小手,让我来把它温暖……”; 鲁道夫对咪咪真诚的告白“我美丽的姑娘,请你听我来表白……”; 鲁道夫对咪咪渴望的期待“你可愿意对我讲讲你的生活?”通过两位主人公坦诚的旋律对话,细腻地刻画出了鲁道夫善良的品格和朴实无华的内心世界。第三幕,无助的咪咪在风雪中找到了马杰罗,向他哭诉由于鲁道夫无稽的嫉妒心,已经破坏了两人的感情,这时鲁道夫从酒馆出来,咪咪躲在了树后。马杰罗劝说鲁道夫与咪咪重新修好,并责怪他疑心太重,鲁道夫生气的辩白说咪咪是个轻浮的女人,然而,善良的本性使他顿然醒悟,不能无端地诋毁咪咪,不能亵渎自己对咪咪真挚的爱情。于是,他向马杰罗说出了心中真实的感怀,懊悔地谴责自己穷无立锥之地,根本无力养护病重的咪咪,他的善良本性时时警示着他“老靠爱情是不够的”,应该让咪咪去寻找应得的幸福,然而他应该没有想到,也许就是因为他善良本性所致的无可奈何的懦弱,才导致了咪咪的不幸和他们爱情的悲剧。

确实,生活的现实使善良的本性变得非常脆弱,甚至不堪一击。鲁道夫没有任何能挣得一些钱来的希望,然而只有钱才可以为患病的咪咪买来食物和保暖的衣服。饥寒摧毁了她,他没有权利让她在爱的囚牢里憔悴欲死,鲁道夫的懦弱似乎变成了慷慨大度和英雄气概,他自认为让咪咪去找一个能给予她较好生活的男人是做对了。直到最后一幕穆塞塔将濒死的咪咪送来之前,鲁道夫和马杰罗有一段怀恋各自爱人的美丽二重唱,他既没有干脆忘掉咪咪的决心,也没有重修旧好的勇气。他承认自己的懦弱,但又以这是让她找个阔绰男人的“利他主义”来自嘲自解。

3.爱情的向往与退却

普契尼的作品几乎都是以女主人公为中心展开剧情的。女主人公的爱既真诚又无悔,无论她们在精神上还是在肉体上承受多大的痛苦和折磨,甚至衰弱生命直至死亡,但是,她们对待爱情始终是执著而崇高的。而男主人公则要么是爱情悲剧的催化剂,要么是女主人公悲惨命运的直接缔造者。《波希米亚人》中咪咪的悲剧,不能说鲁道夫是直接缔造者,但他对爱情的退却,正是这场爱情悲剧的有效催化剂。鲁道夫对咪咪的爱是真挚的,他渴望拥有美好的爱情,鲁道夫这个“波希米亚人”是被社会抛弃的无助者,他穷苦潦倒、孤立无援,他强颜欢笑但内心孤独难耐,他渴望得到美好的爱情来抚慰内心的悲哀。在我们看来,也许爱情是鲁道夫最易得到的,因为他善良真诚、柔情浪漫,更为主要的是,爱情是他生活的黑暗社会留给这些“波希米亚人”唯一和仅有的权利。当渴望爱情的鲁道夫第一次见到咪咪时,不管他的甜言蜜语还是大胆放纵,都是对真挚爱情的奋力追求、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剧中许多情节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咪咪痴迷的爱恋,第一幕的最后场景,“艺术家们”叫鲁道夫快点下来,他告诉伙伴们不是他一个人在家。他转身看到面向大窗的咪咪,在月光映照下好似临凡的仙女:美丽的头发,一只作疑问状举起的小手,被遮在阴影里的半边脸旁。他心醉神迷,认定这就是自己的爱情和生命。第二幕,在繁闹的街市上,鲁道夫只买得起一顶粉红色的小帽作为礼物,但咪咪很是喜欢,当他们来到咖啡馆时,二人已经亲密无间了。鲁道夫正式地将咪咪介绍给大家,急切地希望大家不要误会他只是逢场作戏,就在穆塞塔出场后设法激起马杰罗的妒心时,鲁道夫告诉咪咪,他永远永远不能宽恕感情上的不忠,她极其甜蜜地说:“我是这样地爱你,还要谈什么宽恕?这已经是爱情了。”他们快乐融洽直到这一幕结束。

到了第三幕事情就发生了变化。此刻依然在严冬,不过在他们初次相逢一两个月以后,他们在共同的生活中遇到的还是老问题——饥寒。深深沉浸在爱情中的咪咪是不在乎的,但是鲁道夫却意识到她的病已经很严重,由于缺乏食物、保暖的衣物和药品,只能在陋室中忍饥挨饿。他无法供给能延长她脆弱生命的所需一切,因此觉得最好还是让她离开。但是她却未意识到这些情况的严重性,由此二人之间渐渐滋长了误会和猜疑,以致经常争吵。第三幕中,鲁道夫开始向马杰罗埋怨咪咪的轻浮(这听起来很难像是真的),然后是暴露了可怕的现实,她的病情是如此地严重而自己却无能为力。赤贫的生活毁了她,她越是用微笑来使窘境显得轻松一些,他的负罪感就越重,因此他想最好还是分手。

《波希米亚人》中鲁道夫戏剧形象的成功塑造,可以说倾注了脚本作家大量的心血,也表现出了剧作家极高的才华和深厚的艺术功底。通过对鲁道夫具体典型性格的细致刻画,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他内心的向往、挣扎和绝望及无可奈何的矛盾心理,实现了人物性格刻画的立体性、动态性和深刻性,成为成功歌剧戏剧形象塑造的极好典范。

参考文献:

[1]居其宏.歌剧美学论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

[2]邵义强.歌剧鉴赏[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白明利(1972—),女,河南武陟县人,文学硕士,河南科技学院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鲁道夫歌剧戏剧
Thermal apoptosis analysis considering injection behavior optimization and mass diffusion during magnetic hyperthermia
有趣的戏剧课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走进歌剧厅
请把你的眼泪寄给我
请把你的眼泪寄给我
戏剧类
影子和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