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考数学命题变革谈应对策略
2009-08-21陈会君
陈会君
摘要:近几年,中考试题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笔者仔细研究了近几年各省市中考试题,并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中考试题的变化入手进行分析,找准变化的实质,得出教师应对的策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实现中考数学成绩大幅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中考数学 命题变革 应对策略 创新思维 生活数学
中考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纵观近几年中考命题的明显变化和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出台,已体现了教育部有意将“指挥棒”指向素质教育。针对这一变化的实际,笔者认为,必须认真分析试题变化的特点、实质和方向,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应当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
新能力,本文就此谈一谈笔者的体会。
一、近几年中考命题的变化
(一)中考命题注重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查
从近年的中考试题可以看出,试卷在重视对双基考查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对数学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的考查,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
例如:某商场计划拨款8万元从厂家购进40台洗衣机。已知该厂生产三种不同型号的洗衣机,出厂价分别为:甲种每台1200元,乙种每台1500元,丙种每台1800元。
①若商场销售一台甲种洗衣机可获利120元,销售一台乙种洗衣机可获利150元,销售一台丙种洗衣机可获利180元,在同时购进两种不同型号洗衣机的方案中,为使销售时获利最多,你选择哪种进货方案?
②若商场准备用8万元同时购进两种不同型号的洗衣机40台,请你设计进货方案。
这样的题目与同学们身边的生活息息相关,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中考命题注重对学生通过实际动手获得知识考查
近几年各省市的中考试题中,出现了不少的题目注重对学生通过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例如,学校操场上的旗杆顶部不能到达,高度如何测量?再比如2007年乐山市中考试题中有这样一道题:小山上有一棵树。现有测角仪和皮尺两种测量工具,请你设计一种测量方案,在山脚水平地面上测出小树顶端到水平地面的距离。这些问题,都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查,学生只有灵活地掌握数学知识,才能运用这门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二、应对变革,必须改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针对中考命题的变化,我认为在平时教学时就要有的放矢,时时处处从着实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入手,为此,重点要做好两方面工作。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对于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学校,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教学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能激起探知欲望的环境,以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自觉性。同时要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具演示、学具操作等手段,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尽量让学生不仅用眼看,还要动口、动手、动脑,在活动中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
例如,我在讲授“圆的认识”这一节课时,要求学生首先看书自学,再用圆规任意画一个圆,并汇报实践操作的体会。对于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我让他们说出原因;接着,我又让学生在一张纸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分别画一个大小不同的圆,使学生明白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最后,让学生用直尺在一个圆内分别画出圆的半径和直径,使学生知道了圆的半径和直径分别有无数条,且同圆内直径长度是半径的2倍。在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主动参与下,使学生逐步从“学会”到“会学”,从“学好”到“好学”。
当然,教师还要坚持数学教学的时代性与新颖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引入开放性题目进行教学,开展第二课堂进行教学等等。
(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数学生活化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与实践,它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又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在进行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它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近几年中考,各省市在命题时都遵循了这一要求,出现了命题的巨大变革。基于此,我们数学教师在平时教学时就应当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进而学习有活力、活生生的数学。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精心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又充满好奇心,我们教师就应当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用自身的经验探索求知。例如,我在讲授七年级上册“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教学初,我拿了一些实物例子,有石头、花卉苗等不规则的物体,这样一来,学生兴趣高涨,很快说出了这些图形的名称。
2.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学生带入生活数学中。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已广泛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教学中,我常常借助多媒体教学,把学生带进与教材相应的氛围中,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盎然的兴趣。例如,我在讲“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时,我运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只会“飞”的彩色蝴蝶,当这只花蝴蝶刚“飞”上屏幕时,就立即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他们表现异常活跃和好奇。在我的启发引导下,通过对屏幕上两个轴对称三角形的演示,引导学生顺利找出对称点与对称轴、对称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轴对称的三个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学生不仅学会了数学,更学会了融会贯通。
当然,要适应当前中考数学命题改革,老师和学生们都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和适应,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孙企平、黄毅英,《开放性问题对数学教学的意义》,《数学教学》,1999
[2] 钱从新,《有关开放题的几点探讨》,《数学通报》,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