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端辩论北京城

2009-08-21

大经贸 2009年6期
关键词:克鲁格曼劳动密集型金融危机

茅于轼(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不存在危机问题

克鲁格曼教授说中国不存在内生性的经济危机中国是出口危机。这个判断我是非常同意的,对于中国经济问题的判断涉及中国怎么应对当前的困难,我觉得中国不存在危机问题什么是危机呢?就是没有钱了,银行倒闭,企业破产,这是危机,中国没有这个问题。中国问题是什么?出口太大,今天克鲁格曼教授讲了,创造了非常大的贸易盈余,变成全世界金融经济不平衡的一个主要来源。中国要解决的是这个问题。

随着美国企业一连串的破产、倒闭,政府拿出钱把这个连锁反应切断,这是很对的,但是中国不存在这个问题,中国不需要拿很多钱去切断破产的连锁反应,中国有破产问题,但那是由于出口危机造成的。所以,要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解决结构问题,就是出口太多,进口太少,内需不够,这个问题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政府再拿四万亿,问题还是存在。其实美国也是一样,美国也不光是政府拿钱解决问题的,美国也存在着结构问题,今天克鲁格曼教授提到了美国的储蓄率这么低,这就是结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表面上看GDP不下降了,但是问题还是存在。

所以,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尤其是中国要解决经济困难,从根本上讲要解决结构问题。这个就不详细谈了,我们有一系列的结构问题。

祁斌(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金融危机可能不是很糟糕

克鲁格曼先生讲到危机的时候,好像看到的危机都是比较糟糕的,我想补充一点我的想法,危机可能也没有那么糟糕,实际上人类从来没有避免过危机,人类就是在危机中成长起来的。

比如说大家说这次危机之前最糟糕的一次危机是1929年的金融危机,1929年之前美国是没有监管机构的,SEC是1929年之后建立的。当时美国是没有证券方面法律法规的,没有现代的投资银行业,也没有现代的资金管理业,所有一切都是1929年危机带来的。我们不能说危机是好事情,带来了好东西,而是人类应对危机产生了一些变革,这些变革是人类进步的来源。

我想说的是在危机中政府的干预是两部分,一部分是财政支持,刺激的计划。另外一部分就是要进行制度的变革。所以,我们更加关注的是这次金融危机之后,不管是美国还是其他国家从这次危机中借鉴的教训,包括国际监管的改革和合作,这是我们可以吸取的。

龙永图(博螯亚洲论坛秘书长):中国不能丢掉劳动密集型产业

全球经济的中心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或者是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方向肯定是存在的,但是现在没有发生这种变化,而且发生这种变化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这次金融危机对于我们中国很多的搞经济的人来讲是一副清醒剂。

我们过去有一段时间认为中国很快将不搞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在世界经济地位将发生很大变化,我认为这都是幼稚的,对于中国经济和中国国情没有基本了解的一种幻觉。

所以,克鲁格曼先生讲基于相对优势的国际贸易理论还会长期地存在下去,中国很长一段时间还得靠自己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占据自己的优势,中国丢掉了这个优势就丢掉了国际贸易的强项。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很清醒地认识到。

有人觉得整个经济管理中心从企业转向了政府,全球经济中心从发达国家转向了新兴经济国家,这都是表面现象,根本没有发生这种变化。如果全球经济管理的中心从企业转到政府的话,特别是这个观点在中国是非常有害的,如果真是出现了这种变化的话,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一种倒退。

像美国和其他一些相关国家对于经济的干预只是暂时的,是在特殊情况下产生的特殊的例外的政策,他们肯定会退出这个市场,只不过是时间问题。所以,不能把金融危机中产生的这样一种现象来使得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一些重要的方向出现逆转,这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

(高战整理)

猜你喜欢

克鲁格曼劳动密集型金融危机
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丢
碎片化培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探索与实践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中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适度性研究
劳动密集型企业职工薪酬现状的实证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成因比较和发展趋势
克鲁格曼,“太爱放炮”的诺奖得主
克鲁格曼 不是敌人,也不是朋友
诺奖得主称 美国或重演日本式经济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