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人力资源开发
2009-08-21徐向峰
徐向峰
摘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但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由于农村人力资源质量低下,从而导致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因此,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从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力资本投资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07-0016-04
如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已成为制约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要迅速发展农村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这些都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路径。而由于当前农村教育事业的落后现状和基层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缺乏,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一、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
关于人力资源开发(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简称HRD)的定义,国内外学者有很多不同的解释。Mclagan认为,人力资源开发是训练与发展、职业生涯发展与组织发展三者的综合运用。①Leonard Nadler认为,人力资源开发是在一定时期内为提高工作绩效与促成个人成长而进行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②宋晓梧等人认为,所谓HRD,就是通过提供稀缺资源和服务,使初始形态的人力资源得到加工改造,成为具有相当健康水平、知识水平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合格人力资源的过程。③在本文中,笔者采用了北京大学教授萧鸣政2002年在《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与方法》一书中的观点,把人力资源开发界定为:开发者通过学习、教育、培训、管理等有效方式,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与发展战略,对既定的人力资源进行利用、塑造、改造与发展的活动。在这里,开发者既可以是政府、机关、学校、团体、协会、私有机构,公共组织等,也可以是企业雇主、主管、个人、被开发者自我等。本文中,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主要指政府、社会团体等公共组织。政府等公共部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实现充分就业、高效合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实现社会经济效益与社会稳定的最大化,以及提高全民素质,包括提高健康卫生水平与文化教育水平,造就各种专业技术与创新性人才,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
二、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人力资源开发困境
农村人力资源是指农村范围内人口所具有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这里的人力资源质量,主要是指农村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体质、智力、知识、技能水平。作为传统的农业国,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始终占绝对优势,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大、素质低的特点,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1949年建国后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与建国前相比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建设现代化农业的要求相比,农村人力资源的素质还很低。国家统计局《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表明,2007年我国总人口为132 12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59 379万人,乡村人口为72 750万人,全国就业总人数为76 990万人,乡村就业人员47 64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数61.88%。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数量也很大,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还将大大增加。由于耕地日益减少,土地收益增加很慢,无法承载如此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人口流动转移剩余劳动力就成为必然选择。而农村人力资源质量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顺利转移的关键。我国现有的农村人力资源素质低下,导致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更加困难。
1. 农村人力资源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从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可以看出,2007年全国共有普通高中15 681所,其中城市6 132所,占总数的39.1%,县镇7 637所,占48.7%,乡村1 912所,占12.2%;从在校学生数来看,2007年全国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总数为25 224 008人,其中城市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总数为8 932 723人,占总数的35.4%,县镇14 198 003人,占56.3%,乡村2 093 282人,占8.3%。与城镇相比,无论从学校数量还是在校人数来说,农村地区都处于较低的水平。由于农村教育水平低,绝大多数农村学生只能上到初中,初中毕业后无学可上,便过早地进入就业市场,增加了就业市场的压力。这些既无技能又缺乏知识的未成年人过早进入就业市场,只能从事简单劳动,导致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更加低下,就业竞争力更低,就业和再就业更加困难,对其未来的发展十分不利。我国目前农村人力资源的素质与经济发展和就业要求相差甚远,无法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各职业的需要。农村人力资源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直接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建设现代化和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的最根本的基础。
2. 相当一部分的农民思想素质不高,难以适应建设先进文化的需要。改革开放推动了农村生产力大发展,也促进了农民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近年来,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衷心拥护,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正在逐步增强,科教兴农和民主法制意识逐步加强。但也要看到,农民群体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封闭的小农意识、传统的家庭观念、愚昧落后的封建习俗、追求短期行为等不良习性,很不适应建设先进文化的发展需要,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3.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滞后,农村人力资源身体素质水平偏低。人力资源的开发需要医疗卫生和保健等方面的保障。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虽取得了巨大进步,农民看病难的状况有了相当大的改变,但是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的医疗卫生和保健需要,因病致贫、因贫致病的恶性循环在一些地区比较普遍,这种状况的长期存在极不利于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4. 政府缺乏一套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的规划和组织体系。农村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长远的规划和有效的组织,但某些地方政府实施农村人力资源培训,仅出于完成上级任务的考虑,缺乏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使命感、紧迫感、主动性和自觉性。培训的盲目性以及责任意识淡薄无疑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造成消极影响。
三、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包括农业内部的转移和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是有效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一种方式,实践证明,鼓励农民进入乡镇企业和进城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切实可行的途径。但要有效地实现这种转移,必须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使农民掌握非农产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能够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而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农村人力资源的大规模开发。
1. 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主导作用。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职能范围包括:人力资源开发的规划、引导、组织、筹资、市场和环境建设、信息和法律服务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首先应根据我国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和农村发展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并赋予规划以法律的形式和效力,使规划的实施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和执行力。其次,增强地方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引导作用。农村各级行政部门通过宣传教育等途径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培养农民的自我开发意识。在上级部门人力资源开发规划的基础上,引导群众按照国民经济发展对各方面、各层次人才的需要,接受农业科学技术和非农生产技术的教育和培训。再次,通过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履行政府职责。政府相关部门要广泛组织农民和物质资源,进行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流动。最后,政府应作为投资主体,广开渠道,多方筹集教育和培训经费,不断增加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
2. 进一步深化改革,营造人力资源开发的良好环境。要重视宏观环境、硬环境的改善与微观环境、软环境的优化相结合。一要改革城乡二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断深化劳动就业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城乡统一就业制度,加快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尽快将农村各类优秀人才纳入市、县(市、区)级人才库或专门建立农村人才库,加强定向培养和使用,使其成为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排头兵。二要进一步规范城乡劳动力市场,切实保护农村劳动者权益。三要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讲技术、学技术、重技术、用技术的良好氛围,提高农民学习自觉性,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推进建设学习型社会。
3. 进一步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提高人力资源整体素质。要把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放在突出位置。改革部门分割的管理体制,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农民的转移就业愿望和非农产业的用工需求,认真搞好规划,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按照培训农民、提高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的总体要求,建立农民培训体系,扎扎实实做好农民培训转移工作。为此,可建立创新投入机制,即建立县级统筹职业技术教育与技能培训基金,较大幅度地增加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并与农村基础教育紧密衔接,提高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基地的建设水平。要稳定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把一般文化知识的学习与农村的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为农村提供受过良好基础教育、有能力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掌握新技能的后备劳动力。强化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重点开展农业专业技能培训、失地农民和农业富余劳动力引导性培训以及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青年农民和农村后备劳动力的战略性培训,尤其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紧密连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逐步实现职业技能培训与扩大转移就业一体化,大力推行订单培训制度,鼓励用人单位(企业)参与培训。同时要尽快建立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与上岗就业相衔接的制度,严格实行劳动岗位准入制度,尤其是关键技术工种岗位必须取得相应的任职资格。
4.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为促进农村人口流动提供社会保障。建国后我国在城镇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城镇人口大多数可以享受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而占较大比例的农村人口则缺乏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的二元化和不公平性,导致农村人口的流动成本大量增加,对农村人口的自由流动带来不利的影响。要逐步拆除城乡分隔的户籍壁垒,适当加快人口城市化步伐,大力推进农业的现代化、企业化、市场化,营造有益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改革的经济环境。积极发展市场取向的农村养老保障事业,稳步推进强制性社会养老保障改革。应当在提高现有社会保障水平的情况下,建立覆盖全体人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所有人口提供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以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正常流动。
5. 构建合理的人力资本投资与回报机制。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投资也是一种经济行为,投资主体要求以经济利益的形式得到回报,保证有限的就业机会优先分配给最优秀、最有效率的群体。就业岗位也是一种资源,也同样具有有限性和稀缺性,当不能保证全社会劳动力的就业需求都得到满足时,就业机会分配的基本原则就应当是首先向最优秀、最有效率的群体倾斜。人力资本投资是有高回报率的,但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特别是农村投资主体的投资积极性不够高。究其原因,主要是与我国现行的就业制度和分配机制不尽合理有关。因此,要调动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的积极性,还必须深化分配领域的改革,构建人力资本投资与回报的合理机制。
注释:
①李声吼:《人力资源发展》,五南图书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11页。
②Leonard Nadler Garland D.Wiggs,Managing HRD,1986。
③宋晓梧主编.《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中国劳动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122页。
参考文献:
[1]萧鸣政.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胡君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邓涛.对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4,(1).
[4]张呈琮.人口迁移流动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人口研究,2005,(1).
[5]许项发.政府在开发和转移农村人力资源中的职能[J].求实,2004,(8).
[6]冯景波.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途径及对策[J].农业经济,2004,(3).
[7]杨静.人力资本投资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4,(10).
[8]冯尚春.农民素质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J].社会科学战线,2005,(4).
责任编辑:武玲玲
责任校对:艾 岚
On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Surplus Country Labors Transfer
Xu Xiangfeng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and Public Management, Yibin College, Yibin 644000, China)
Abstract: It is an important path to develop the village economy, improve agriculture efficiency and increase farmer incomes that carrying out the transfer of country surplus labor. But in the process of surplus country labors transfer, the low quality of rural human resource leads to the slow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e economy. So 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government leadership function, create good enviornment, strengthen the vocational train to realize the efficient transfer of surplus country labors and promote the harmony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society.
Key words: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transfer of country surplus labor; human resource inves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