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考察之寻找菩提
2009-08-21程爱勤
程爱勤
大凡读经或读史之人,都是知道菩提树的,并多少知道菩提树在佛教中的特殊寓意。早在读大学的时候,教授们就在课堂上不止一次讲到唐朝时神秀与慧能宗派之争的偈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依敦煌本《六祖坛经》)。虽然当时并没有亲眼见过菩提树是何物,但其中曲折离奇的故事,使我对菩提树在佛教中的特别意义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这倒有些符合禅宗的意味,未见菩提为何物,但它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却是非常地神圣。
第一次见到菩提树是在20年前的青海塔尔寺。那次拜谒塔尔寺,给我最深的感触有二:一是亲身体验了藏传佛教的五体投地。在向大金瓦寺内供奉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宗师宗喀巴巨大的塑像行藏传佛教长头之礼时,我第一次感受到神的无比伟大和人的无限渺小。二就是亲眼见到了佛陀的象征菩提树。望着挂满洁白哈达的菩提树,我感受到佛教徒们虔诚的心灵。
我是不信神的,这大概和从小接受的无神论教育有关。但我对宗教却一直有着莫名的兴趣和亲切感,不论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还是一些原始的宗教信仰,都会激起我的某种兴奋。我会主动去接近它,脑海里同时也会不断地涌出一些超乎现实的想法。这种行为习惯充实了我的精神生活,但有时也确实带来了一些问题。记得在中山大学读博士学位期间,有一次到位于沙面的基督教堂参加圣诞弥撒。有传教士在宣讲《圣经·创世纪》时称,在亚当吃了夏娃交给的知善恶树上的果子之后,明白了善与恶的存在。当他听到耶和华在园子里行走的声音,怕羞不敢见耶和华,便躲避在园子里的树丛中。耶和华一面呼唤着“亚当,你在哪里?”一面四处寻找亚当。在弥撒结束后的例行讨论中,我表示了对这段经文的不同认识。我认为,《圣经》的这段描述,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讲述,而是向人类提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人生课题,即“原本的亚当,你在哪里?”或“纯洁的亚当,你在哪里?”正是“原本的亚当”或“纯洁的亚当”的消失,才使人类具有了不可豁免的“原罪”,所以耶和华才会让人类在不断的磨砺之中恢复“原我”。因为如果我们将耶和华当作一个神来看待,他就是“无所不知”的,岂有简单到连自己创造的亚当躲藏在哪里都不知道的道理!
我的观点得到了在场许多教友的赞同,包括那位讲经的传教士。这使我不由得有些得意洋洋了,信口开河地发表了不少的议论。麻烦的是在之后的一两个月内,几乎天天有基督教徒到我在中山大学的寝室,与我“探讨”《圣经》。其实,我哪里懂什么《圣经》,我只是将耶和华作为一个神看待,将《圣经》看做一本历史和哲理著作来读罢了。实际上,来访者的目的大多是来劝我皈依基督教的,并展示皈依基督教后可能带来的许多现实利益,诸如出国深造、仕途捷径之类。面对教友们的一片热情,我感到十分的烦恼,一来从心里来说我是不信神的,二来频繁的教友来访也确实影响了我的正常学业。
通过不厌其烦的解释,终于让来访的教友们认识到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宗教爱好者”,而不是一个潜在的“宗教信仰者”而作罢。
此后,每到一个城市,如果有时间而且机会合适的话,我还会去基督教堂,但却再也不敢乱发议论了。
宗教从来就是为解救心灵而产生并存续的,因为心灵的负担才是人生最大的负担。
柬埔寨王国是现今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仍然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之一,作为佛教重要象征之一的菩提树,在柬埔寨更是不可或缺的。吴哥王朝最为著名的国王阉耶跋摩七世的第二任王后因陀罗黛维就曾专门撰文描述在佛寺中种植菩提树的情景,并将该文勒石树立。早就听说在柬埔寨的小吴哥前有两棵百年以上树龄的巨大菩提树,所以每当穿越吴哥景区,从小吴哥前经过时,总是留意地寻找它们的身影。奇怪的是,不知在小吴哥前经过了多少个来回,竟然没有找到我印象中的如塔尔寺所见过的那样的菩提树。心中甚是纳闷,直怀疑是不是我的记忆出现了问题,毕竟距离上次青海塔尔寺之行已经近20年了。
无奈之下,我向柬埔寨阿普萨拉局的蔡树清(So Cheng)先生请教。蔡先生是来自中国广东的柬籍华人,他是移民柬埔寨的第三代,大学读的就是考古学专业,且供职于专事吴哥保护的柬埔寨阿普萨拉局,对吴哥的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
据蔡先生介绍,在柬埔寨的乡下和原始丛林中,菩提树是较广泛地存在的一个树种,很多寺庙中都有供养。野生菩提树在幼时多为附生生长,但一般不会发生绞杀附生树的现象。柬埔寨的佛教信徒们是崇拜菩提树的,但却仅对那些独立成长的菩提树诵经朝拜,而对那些绞杀附生树的菩提树敬而远之。看来,要想获得人们的尊重和敬仰,不论你出身如何,善行是首要的。这不由得使我联想到被人们唾骂了几干年的夏桀商纣们,哪个不是所谓的龙子龙孙!真是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
为了保证国内菩提树的宗教神圣性,柬埔寨政府曾多次直接从今日印度的菩提伽耶释迦牟尼成佛的菩提树上迎请种子种植到柬埔寨。据说现在矗立在小吴哥神道前的两棵巨大的菩提树就是100多年前从印度迎请的种子培育或长的,而最近的一次迎请菩提树则是在1984年,是用专机迎请的,仪式搞得很隆重。
按照蔡先生的指点,我骑着借来的小小摩托车,终于见到了我日思夜想的菩提树,没想到竟然就是我天天从其旁经过的小吴哥神道两侧的两棵巨大的古树。仰望着巨大的菩提,我深深地感叹:菩提常在旁,寻者不识相。数度无觅处,骤然见佛光。
也难怪我无数次从其旁边经过却不识相,它与我在青海塔尔寺长寿殿前所见到的菩提树相差确实太大了。此菩提树一眼看去就属于高大的乔木,而且树冠特别宽阔,枝叶茂盛。而我在塔尔寺见到的菩提树却要小很多,有点类似灌木。回到住处后,我查了一下资料,才恍然大悟。原来塔尔寺的所谓菩提树与小吴哥的菩提树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植物。
由于气候的原因,菩提树在我国五岭以北即不能自然生长,所以长江流域的佛寺多用无患子树代替菩提树,黄河流域的佛寺则多用银杏树来代替。在我国的西北高寒地区,则多用丁香来代替。
在吴哥寻觅菩提树的曲折过程,让我明白了一个哲理:寻求真理的基础必须是真实,否则只能是无功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