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新闻记者的素养与发现

2009-08-20吴丽丽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文化修养

吴丽丽 肖 峰

摘要如何搞好新形势下的广播报道,如何拓宽广播记者的视野,本文提出了三点建议,即广播记者要有丰富的文化修养,要了解广播的特点和规律才能写好广播稿,广播记者要提高发现新闻的能力。

关键词广播记者 文化修养 发现新闻

中图分类号:G214.2文献标识码:A

2009年3月5号,在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上,一位资深记者提问时因为紧张,竟然把工作人员递过来的话筒拿倒了,引得全场几百名中外记者一遍哄笑。外交部原部长、全国人大大会副秘书长李肇星笑着对他说:“不要紧张嘛!” “我参加了八次全国两会的报道,虽然是个‘老兵,不过这次还是一紧张闹了笑话,真是不好意思。”《陕西日报》记者卓九成涨红了脸说道。①这位资深记者在两会上尚且出现了紧张状况,可见,做好一个广播新闻记者是不容易的,对于一些年轻的记者,又该怎样当好一名广播新闻记者呢?

一、广播工作者要有较丰富的文化修养

新闻是一座富矿,记者要想开采出优质矿石,首先要有比较丰富的知识,最起码要是个杂家。特别是当知识性节目的记者,如果对自己所要介绍的作品知之甚少,那就无法开展工作。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老广播、从事了近50年新闻工作的张赫玲老师,曾经创办《阅读和欣赏》节目,这是一个以请学者名人介绍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为宗旨的知识性节目,它要求记者必须有比较深厚的文学基础。而张赫玲老师在上大学前,没有受过高中教育,很多名篇以前没有读过,要担负起这个任务自然困难很多。当时,工作的压力和领导的鼓励,迫使她下定决心要以百倍的努力去学习去工作。每次采访之前自己先学习,花很多时间看资料进行准备。比如请时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介绍田汉的剧作《关汉卿》,首先她要先读些有关作品和剧作者的文章,略有所知,这样采访叶老,才有谈话的内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张赫玲老师说:“采访前的充分准备,看起来是临阵磨枪,但却是重要的知识积累.枪只有这样不断地磨,才能光亮锐利,自己的知识也才能逐渐丰富起来。”②

广播记者要善于和名人打交道。新闻工作是一项群众工作,记者要和各种人打交道。谈到采访学者名人,记者在采访中要搞清自己的身份,摆正自己的位置。有三种身份:一是晚辈身份。学者名人,大多是长者,从年龄上说,记者自然是小字辈,对他们要尊重。第二种身份是学生。学者名人都是某方面的大家,记者在他们面前自然是学生,要虚心向他们学习,真诚地请教,不必爱面子。第三种身份是记者。这是自始至终都要记住的身份。记者在采访对象面前要表现得不卑不亢,敢于申明节目的意图。当被采访者有不同意见时,要耐心

加以解释,不可放弃原则,一味地迁就。③

二、了解广播的特点才能写好广播稿

人民广播事业比较年轻,从1940年12月30日创办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以来,只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在国外,广播和报纸、电视统称为传播学。这就是说,广播是整个新闻事业的组成部分。广播稿和报纸上的新闻有许多共同之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这里着重讲广播稿的特点。广播稿的特点是由广播这种传播手段的特点决定的。广播传播新闻的手段和报纸不同,报纸是用文字通过印刷来进行宣传的,是供人看的。它的效果是文字和人的视觉结合发生的作用;广播室用声音通过电波传播的,是供人听的,它的效果是声音和听觉结合所产生

的影响。广播这种传播手段至少要求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很强的时效性。

作为传播手段的广播比报纸先进,无线电波时传播的声音速度30万公里,速度远非报纸所能比,广播工具的先进性,要求广播稿必须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广播稿特别是新闻稿播出要快,基本上应该是“今天新闻”,早上发生的事最好是白天能告诉听众,来不及,第二天还可以播,放到第三天就成了就旧闻了。2009年3月13日,温家宝总理会见采访两会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现场广播直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卫东、于芳做了现场直播报道。中央电台一套节目《中国之声》、五套节目《中华之声》、七套节目《华夏之声》现场直播温总理记者会的实况,中国广播网进行网上直播,非常快。

(二)广泛的群众性。

广播是射程最远的信息传播工具,它的覆盖面积大,群众听广播不受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等的限制,这就要求广播稿必须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电台每天播出的各种节目,虽然有的节目有它的特定对象,但是由于喇叭一响,能够听到广播的人很多,所以我们在编写广播稿时,又不能不照顾到特定听众之外的广大听众。

(三)很高的通俗化要求。

广播稿是播的不是书面印刷的,是听的不是看的,在通俗化口语化方面要求比报纸高。一篇广播稿,首先要让播音员播着上口,听众听着顺耳,然后才谈得上如何生动感人,引人入胜。比如有一件很生动的事,如果记者、通讯员写的稿子咬文嚼字、艰深苦涩,播音员播起来也必然是矫揉造作,甚至结结巴巴,听众听了一定感到不舒服,使记者和听众之间处在一种不协调的境况,其宣传效果也自然不会很好。

基于以上三个特点,我们写广播稿应该做到:

1、注意观察生活,增强新闻敏感度。新闻的时效性和通讯员、记者对新闻的敏感程度有直接的联系,这一点,广播和报纸要求一样。

2、努力捕捉各种听众都感兴趣的东西。每天听广播的人比看报的人多得多,他们的文化水平不一,对广播内容的要求、理解程度以及接受能力都有差别,但是他们有共同的要求。我们写广播稿,从内容上说,就是要努力探索广大听众的共同要求,抓住那些有普遍意义,为众多听众感兴趣的事情加以报道,这就是当年许多新闻工作者在研究的所谓读者、听众的“共同兴趣”。这一点,对于广播来说尤为重要。2009年的两会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晓菲,并没有写会议议程,也没有写工作性的一般报道,而是写浙江南溪江的人大代表陈飞,带着他的3000多只菜篮子到两会开会。于是,晓菲就采访他为什么带着菜篮子开会,陈飞说他的家乡在浙江南溪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现在人们大量使用塑料袋把美景破坏了,于是他呼吁环保。晓菲就写了《晓菲看两会之——人大代表提着菜篮子上两会,呼吁环保》,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3、尽量使用各种听众都懂的共同语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现,尽管一些人的职业和文化程度不同,但他们之间仍然有许多共同语言。邻里之间能够和睦相处,见了面很谈得来,说明他们有共同语言。比如我们请一位客人到家里吃饭,当他放下碗筷,主人问他是否吃好了,他常常回答“我吃好了”。不论这位客人是什么身份、什么文化程度,都会用这样通俗的语言来回答,即使是高级知识分子,也不会用什么“我吃的恰到好处”、“我吃饭要适可而止”等文诌诌的字眼。因为这些词句不口语化,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所以,我们写广播稿就是要尽量使用为各类听众所熟悉、并且常用的那些话。当你写完一篇广播稿时,不妨自己先念一遍,看稿子上不上口;也可以请别人念给自己听听,看听着顺不顺耳,广播稿的句子不能太长,太长了,播音员一口气说不下来,中途停顿容易说破句,影响语义的表达。

4、采用符合广大听众思维习惯的写作方法。广播稿是播给人家听的,首先就要考虑如何给听众一个完整的概念。写广播稿最好是按事物发展顺序来写,这样人们听了觉得有头有尾,印象比较完整,不宜使用外国电影常用的那种跳跃手法或倒叙手法;广播的开端也可以埋伏笔,但不宜过多的制造悬念,过多的使用倒装句,这样容易把听众的思路搞乱,影响收听效果。

5、广播稿在关键的地方需要进行重复。比如新闻节目,先播提要再播全文,最后还可以复述一遍提要,这样的重复听众不但不嫌弃,而且觉得很需要。但如果登在报纸上就很不像样了,这也是广播这种工具的特点所决定的。重复的目的就是加深印象,帮助听众把应该记住的东西记住,所以也并不是说任何一句话都需要重复,必要的复述和啰嗦是两回事。

三、记者要提高发现新闻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为了适应竞争的新形势,于是,报纸纷纷扩版、增刊、办电子报;电台、电视台从中央到地方也都积极改版、开辟新频道,增设新节目。然而,这些都还是新闻媒体外延的改革,新闻媒体真正要使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还必须改革新闻报道,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报纸、电视改版、扩版之后,扩大了信息量,稿件的需用量也增加了,有些媒体一时出现了稿源不足的情况。虽然大千世界,每天都有不少新事发生,但并非新发生的事件都能写成新闻,这就要求广播记者提高发现新闻的能力,学会捕捉有用的新闻线索。

(一)广播记者要做有心人。

记者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有人说当记者永远下不了班,无论在什么时候,甚至晚上躺在床上脑子也不能歇着,要随时随地做有心人。

日常生活中有些司空见惯的事情,在别人看来不算什么,可在记者眼里,它也许就是一个新闻线索。2009年两会中,记者站在了两会解决民生问题的全局考虑,细心听取人大常委的发言和提议,将提议和问题细化到如何保障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直至最终找到一个许多农民工急迫想要解决的问题------社会保障转移。记者先采访了热门人物——人大代表、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程聚生。随后找来另一人大代表戴仲川和观众电话连线进行现场访谈,进一步追踪关于此提议的其他支持者和实际进程。像这样的事情记者经常碰到,可又有几个人去关注了呢?就看你是不是个“有心人”。

(二)广播记者要有灵敏的“新闻鼻”。

记者的这种灵敏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平时注意学习、注意观察的结果。记者要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熟悉党和政府在一段时期内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这样对日常新发生的事情就能很快“嗅”出哪些该报道,哪些不该报道。2009年,经济危机,中国大学生就业成了许多人关注的问题,于是记者晓菲在两会中主动约代表就此问题谈自己的看法。全国政协委员杨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政府应尽力为大学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她坦言,70年代初自己为找工作骑自行车在北京应聘,也遭拒绝过,但每一次失败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心。2009年3月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广播经济之声播出了晓菲的《大学生面对就业形势要坚定自己的信心》的录音报道,收到很好的社会反响。

(三)广播记者要学会“沙里淘金”。

我们经常要进行会议报道,一个会议要研究的问题往往很多,当然不能都写进报道里,于是如何写好会议报道就成了记者们感到最头疼的事情。有的记者因此就怕写会议报道,认为不可能写出好稿来。然而,会议报道又是党委机关报的记者无法回避的问题。能不能写好呢?《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曾说,会议是十分丰富的新闻源,会议上精神最集中,议论最集中,信息最集中,如果记者用心捕捉细心研究,几乎每一个会议都可以写出好作品来。④那种认为会议新闻必然呆板、枯燥的看法是不全面的。范敬宜老师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不是会议上没有新闻,而是我们记者没有用心捕捉,不善于沙里淘金,没有经过细心研究,“捞”出新闻来。

记者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发现的能力。“淘金”就是发现。记者在“淘金”时,还要认识什么是“金”,把党和政府要办的,不知道又想知道的事情“淘”出来,这就是“金”。比如报道一个交通会议,记者常常要写哪位领导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谁作了去年工作的总结报告,谁布置今年的工作等等,这些工作过程和老百姓有什么关系?但是会议上决定今年整修哪条路,建一座什么桥,何时动工何时竣工等,就和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有了密切联系。记者写稿时,抛开事情发生的过程,抓住群众关心的新闻事实来写,那么,这条新闻就是一条真正的有效新闻。

(本论文是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B类)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200504013)

(作者:吴丽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6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生;肖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硕士导师)

注释:

①新华网2009年3月5日.

②张赫玲.不倒的胡杨.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第202页.

③张赫玲,田忠祚.新闻知识通俗讲座.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④范敬宜.记者为何不“记”?.范敬宜笔记.文汇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第177页.

猜你喜欢

文化修养
浅析舞蹈创作中文化修养的影响作用
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文化修养之初探
音乐是文化修养中不可缺少的
音乐中的激趣教学探析
关于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程有效教学的若干思考
浅谈紫砂《云龙如意》壶的造型及艺术特点
用水产养殖实践促高中生物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