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探究在数学课堂上灵动飞扬

2009-08-20余翠玉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09年7期
关键词:木棒动手三角形

余翠玉

实践证明,在小学阶段实施探究性教学,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形成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探究数学知识,培养科学的探究能力呢?

一、创设兴趣情境,诱发学生想探究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探索。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游戏、故事),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激发学生探求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诱发学生的探求欲望。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课一开始,教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场比赛,你们随意报数,看谁最快说出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前提是你们可以用计算器。”同学们一听乐了,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当老师很快回答学生说出的数能否被3整除,学生们感到很惊奇。“老师不用计算器都能判断得比我们更快。”这一体验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究需求,人人都想探个究

竟——“老师,你到底能有什么秘密武器?”这样创设情境启动了学生思维的闸门,使学生愉快地不知不觉地进入

到探究知识的活动中。

二、创设有效的动手操作,让学生有探究的天地

“动手操作”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一种方法。如果教师能为他们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他们动手摆摆、弄弄,使之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到规律,并能运用规律去解决新问题,这样使他们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学习。例如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教师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长度为4cm、5cm、6cm、8cm、10cm、12cm的六根小木棒拿出来进行动手操作,即任意取三根小木棒将首尾相接拼成三角形。同时提出以下问题:(1)任意三根小木棒是否都能拼成三角形。(2)有几组三根小木棒能拼成三角形,又有几组不能拼成三角形?试比较两根短木棒长度之和与长木棒长度的关系。(3)通过上述操作,请猜想三角形中任意两边长度之和与第三边的长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你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操作比较,发现了“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知识,感受到了动手操作学习活动的快乐与学习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在思维中操作,在动手中思维,并通过语言将操作过程“内化”为思维,使思维得到发展。

三、让问题开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探究思维环境

数学开放题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在形成性练习或数学活动课中,教师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一些材料或开放性习题,要求学生多角度、多因果、多方位、多渠道地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调动学生追求成功的潜在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了“元、角、分”这个内容后,教师出示一道开放性习题,学生可以进行多项训练,如一盒饼干12元,想一想你可以怎样付钱?生1:我给1张10元的和1张2元的。生2马上说:“老师,我给120张1角的”。生3说:“我给12张1元的”。生4说:“我给6张2元的”。生5说:“我给2张5元的和2张1元的”。就这样一道看似简单的题目,让学生绞尽脑汁想出很多种不同的付钱方法,同时在付钱的过程中把单位换算和计算也糅和到了一起,使学生没有感到复习的厌烦,而是很积极的参与,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在课上设计开放性的习题,课堂上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改变了以往的沉闷,呈现出活跃而宽松的复习氛围,并且给了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创新思维的空间。

四、组织合作讨论,让学生会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精心设计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外,还要善于驾驭教学过程,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把握时机灵活巧妙地引导学生讨论。例如,教学“比的知识”后,有一个学生提出,“不是说比的后项不能为0。为什么足球比赛时就有3∶0呢?”这时我没有急于说出答案,而是启发学生思考并及时组织讨论交流。同学们各抒己见,课堂气氛热烈而紧张。经过一番的思考、争辩,同学们终于明白了,今天学习的“比”是表示两数的相除关系,球场上的是表示两数相差的关系,从而认识到这两者的区别。这样,在讨论中及时辩疑,消除了学习的疑团。学生体验了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总之,只要我们更新观念,长期坚持为学生营造适合探索的氛围,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为学生终身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木棒动手三角形
我也来动手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挑小木棒(节选)
动手画一画
三角形,不扭腰
动手演示找错因
三角形表演秀
能量几个长度
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