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课堂结尾更精彩

2009-08-20徐阿林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09年7期
关键词:座位号热水瓶倍数

徐阿林 丁 欢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开头能产生“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那么巧妙的结尾亦能收到“课虽终,趣犹存”之功效。艺术的结尾,不仅能达到调节疲劳、巩固知识、保持学习兴趣的目的,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望、开拓思路、活跃思维,在热烈、愉快的气氛中把课堂教学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课堂结尾呢?下面仅就个人所知,谈几种方法。

一、游戏激趣——让枯燥变生动

【案例一】在教学完“因数和倍数”以后,原本书中练习是找出一些数的因数和倍数,而教师在结束时进行了一些修改,设计了“找朋友,离教室”这样的结尾:

教师出示带有数字的卡片说:“你们可以为我出示的这些数字‘找朋友。如果你的座位号是卡片上数的倍数,你就找到了‘朋友就可以离开教室了。在离开以前,你要走上讲台,为你的座位号再找出两个‘朋友并大声说出来,才能走出教室。这两个‘朋友,一个是它的因数,一个是它的倍数。”学生顿时倍添兴趣。

(1)教师出示卡片2,座位号是2的倍数的学生一个个走上讲台,分别说出了自己座位号的倍数和因数,然后离开了教室。

(2)教师出示卡片3、5时,座位号是3、5的倍数的学生,也用同样的方式走出了教室。

(3)最后,教室里只剩下座位号是1、7、11、13、19、23、29、31、37、41、43、47的学生。

师:你们怎么还不出去玩呢?

生:因为我们的座位号都不是老师拿的卡片上数的倍数。

师:那出什么数时,你们就都可以出去了呢?

生:如果老师出“1”时,我们就都可以出去了。

教师出示卡片“1”,在欢快的下课铃声中,同学们依次做完游戏走出教室,乘着游戏的余兴,投入了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反思:“找朋友——离教室”这样的结尾,让原本单调的课堂教学变得鲜活起来,让我们的课堂在结束时再次绽放出思维的火花,把我们的课堂教学又一次推向新的高潮。在本节课中学生彻底摆脱了单调的找数练习,全身心地沉浸在数学游戏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倍数、因数知识的理解。本节课学生学了什么,又有哪些收获,一切尽在不言中。】

二、抛砖引玉——化被动为主动

【案例二】在“三角形的认识”课上,教师让学生通过折、剪等方式认识了三角形。

师(课尾):刚才的三角形可以由别的图形剪得,同样,几个三角形也能拼成别的图形,这说明三角形与别的图形不是完全分开的,而是有联系的,这比我们今天学的知识更重要。请看这样一题,你会做吗?

教师出示题目:已知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你能求出一个四边形的内角和吗?

生:用量角器量出各个角的度数,再计算一下就行了。

生:如果没有量角器怎么办呢?

师:那你们认为可以怎么办呢?

生:老师,我可以把这个四边形沿对角线剪成两个三角形,然后用180°×2就得到四边形内角和是360°。

生:老师,我补充一下,如果是在考试时就不能在试卷上剪。

师:那怎么办呢?

生:我可以在图上画一条对角线代替剪。

师:好的,那我们也来画一画,剪一剪。(学生完成后,教师让学生演示一遍)

师:你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我可以在四边形里画两条对角线,就得到四个三角形,是720°,再减去中间一个周角360°,也得到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生:我还可以在四边形内找一点,然后把这一点和四个顶点相连,得到四个三角形,也一样可以算出结果。

生:我觉得这个点可以是四边形内任意一点。

师:那么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呢?有没有规律?

【反思:在整节课当中,教师在课结尾提问再次使课堂的气氛沸腾起来。师生、生生之间思维在不断的碰撞、融合,学生的精神完全集中在老师所抛出来的问题上,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的思考、语言、注意力完全指向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教师抛出的问题给了学生一个陈述自己观点、展示自我的舞台,课堂中闪烁着学生智慧的光芒。】

三、寓教于用——由课堂到生活

【案例三】在学习连乘应用题新课后,教师出现这样一道应用题: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卖11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师:如果你是商店经理,你可以怎样卖?

生:我可以零卖。单价×数量=总价

(1)共有多少个热水瓶?12×5=60(个)

(2)一共可以卖多少元?11×60=660(元)

生:我可以批发,一箱一箱的卖,用每箱价钱×箱数=总价

(1)一箱热水瓶多少元?11×12=132(元)

(2)一共可以卖多少元?132×5=660(元)

教师正想评价,此时,又有学生举手。

生:我可以成套出售。

(1)一套多少元?11×5=55

(2)一共可以卖多少元?55×12=660(元)

生:“每个卖11元”与“运进5箱热水瓶”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条件,怎么好把它们凑到一起列式呢?

生:如果我是商店经理,我会进5箱图案和颜色各不相同的热水瓶,我可以从每一箱中拿出一个,将5个热水瓶组成一套,再卖给顾客。因为一箱有12个热水瓶,所以一共组成12套,成套出售也是一种出售方案。

师插话:如果有顾客不乐意成套的买,那怎么办呢?

生:这正是我接着要说的,为了鼓励购买,我可以采用买一套水瓶赠送一份礼品的方式。

【反思:这个案例,教师给学生虚拟了一个商店空间,作为一名经理,你该怎样解决呢?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简单的角色转换,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于是,数学教学又回到了它本应存在的天地——生活中,一道普通的练习题竟成了点燃学生思维的火把。这样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并非只是“纸上谈兵”,数学学习的理论就是为了更好的指导生活。】

高明的画家画龙,最后才点睛,使之活灵活现,腾空欲飞。在学生大脑高度疲劳,注意力分散,学习热情低落的最后几分钟,画龙点睛式的结尾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真正收到“课虽终,趣尤存”之功效。

猜你喜欢

座位号热水瓶倍数
说说“倍数”
巧用“倍数的和”
同样是倍数,为啥还不同
高铁座位号背后的故事
高铁座位号背后的故事
如何表达常用的倍数
座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