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路上的街市

2009-08-18刘江涛杨海成马晓军

报林 2009年7期
关键词:那曲青藏铁路物流

刘江涛 杨海成 马晓军

青藏高原因为封闭而神秘,但自古以来,地理上的封闭从来就没有阻断过西藏与外界的联系,西藏真正意义上的封闭在于——路。

“诗仙”李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吟叹,成为传诵千古的佳句。而相比较于川蜀大地,西藏却是自古以来根本就没有“道”。“乱石纵横,艰险万态,不可名状”——这是对西藏交通的真实写照。这一写照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初的青藏公路修通,距今只有短短不到60年。

在广大藏族群众心目中,路与达赖、班禅和佛祖释迦牟尼地位等同,是崇拜、敬仰、渴盼的“神”。

九曲天路富那曲

青藏铁路通车运营,促进了西藏资源的开发和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明显提高了西藏地区对外开放的条件和水平,直接带动藏族农牧民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化生产方式转变,拓宽了增收致富渠道。

然而不能不看到,青藏铁路的巨大潜力远没有发挥出来,通车运营后的实际客货运量与设计运能相去甚远。

胡锦涛总书记在青藏铁路通车后不久,及时提出了“两个最大限度”,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西藏人民的亲切关怀。

2007年3月15日,铁道部和西藏自治区领导在京就那曲物流中心建设进行会谈,并签署了会谈纪要。3月20日,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一行深入那曲地区进行实地考察,现场办公,研究确定那曲物流中心选址方案,并为物流中心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规划方案和主要任务定下了基调:坚持“前瞻性、系统性、先进性”的设计原则,把物流中心建成一个“适度超前、功能齐全、能力强大、装备先进、辐射广泛”并具有我国一流水平的现代化物流中心。

那曲物流中心是青藏铁路的续篇,没有那曲物流中心工程,青藏铁路就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没有那曲物流中心,青藏铁路就不能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看腾飞的那曲

打开西藏自治区的地图,那曲地处青藏高原的北端,有“北方的高地”之称。它东邻昌都,西靠阿里,南接拉萨、林芝、日喀则等地市,北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

那曲自古地理位置便十分险要。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那曲作为向西域和河湟、江岷地区扩张的军事后勤主要供应基地,有“军粮马匹,半出其中”之说。

把物流中心设在那曲,足见铁道部、西藏自治区最高决策层的独具匠心。从交通辐射上看:那曲是藏北重要的交通枢纽,青藏铁路、青藏公路、黑昌公路、安狮公路在此交会,向东可辐射到昌都地区、四川、云南,连接成渝经济圈;向西可辐射到阿里,进而联系新疆;向北可接陕、甘、青三省,融汇于陕甘青经济带;向南拉动藏中地区经济区,进而形成欧亚陆路通道,逐渐形成南亚陆路大通道的桥头堡。

那曲物流中心建设不论从宏观还是微观、从现实还是深远,意义和作用都十分重大。

铁道部部长刘志军鲜明地指出:建设那曲物流中心,是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两个最大限度”重要指示的具体体现,是提高青藏铁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需要。这对于充分发挥青藏铁路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意义。

铁路运营部门作出预测:那曲物流中心建成后,到2015年货物到达和发送量达223万吨,到2020年达到310万吨。物流中心将直接辐射拉萨、那曲、昌都、阿里等地区,促进青藏铁路通车运营后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不断增大,最大限度地挖掘青藏铁路的运能潜力。

那曲物流中心以青藏铁路那曲站为轴心,长约7公里、宽约1.5公里,占地面积约8000亩。中心内铁路和公路完善配套,形成一个与火车站浑然一体、相辅相成的联合体。中心分为综合物流区、生产加工区、散堆装物流区,集货物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物流基本功能以及产品加工、综合服务等物流增值功能为一体,并配备先进的装卸、运输、检验、计量等技术装备,实现信息化物流管理。

目前,那曲物流中心工程已接近尾声。凡是来到这里的人们,无不为它的壮观、俊美和现代化功能所震撼、折服,同时也引起了全国各地国企、民企及商界的浓厚兴趣。

奋斗曲

那曲地区流传着一句话:六月雪,七月冰,八月封山,九月冬,一年四季刮大风。就在犯施工大忌的“九月冬”,那曲物流中心却反季节开工了。在海拔高、气候差的条件下建设如此庞大而繁杂的工程,将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和磨砺。

那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物流中心所在位置最低处海拔为4497米,最高处海拔为4523米,平均空气含氧量仅为内地的50%左右,最低空气含氧量不足内地的31%。

低温、多变是那曲地区的气候特点。那里全年大风日10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零下2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41.2摄氏度。每年10月中旬至次年5月中旬为积雪期和土壤冻结期。

专家研究发现:海拔每升高100米,人体的劳动能力也随之降低半个等级。按此计算,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地区空手行走相当于在海平面负重40公斤行走。建设者首先要面对的,不是系统繁杂的工程本身,而是挑战生存极限。此外,地域特殊成本高、系统繁杂统筹难、工期紧迫任务重似一道道难题横在建设者面前。

谁堪担当此重任?在众多投标的施工单位中,拥有近60年历史的国家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中铁建工集团,通过激烈竞争脱颖而出。

正是这支劲旅,创造了新中国第一座枕木防腐工厂汉阳厂、新中国第一座大型火车站北京站、新中国第一项对外援建项目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火车站等七项“共和国第一”。

正是这支劲旅,进入新世纪以来,创下了当今中国第一速度的京津城际铁路起始站北京南站和天津站、雪域高原最大的现代化火车站拉萨站、南极上第一座永久性建筑长城站、中国第一座数字化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的四项之最。如今,中铁建工集团又中标承建青藏铁路最大配套工程——那曲物流中心。

工程开工之初,集团公司董事长刘荣耀亲临现场慰问参建人员,勉励大家不辱使命,再立新功;集团公司总经理段永传多次赴工地对工程质量和节点目标进行细化;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崔宝华数次赴工地检查指导班子建设和党建思想工作。

针对高寒缺氧,集团一次性投入百万余元购置了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理疗灯等设备及各种抗高原药品;两辆专用救护车往返于那曲至拉萨之间,累计行驶10万公里,护送危重病人近200人;每月租赁近700个氧气瓶用于日常氧气补给;工地上包括劳务工在内的参建人员诊断医治全部实行免费,仅药品一项每月耗资就达3万余元。自工程开工以来,成功抢救两名呼吸系统衰竭病人,救治了130多名脑、肺水肿病人,无一例因高原病死亡病例。

英雄谱

任何一项工程都饱含着建设者的辛劳、汗水与奉献,那曲物流中心工程尤其如此。尤其就尤其在高寒缺氧、气候恶劣。

中铁建工集团广大参建人员忍受着因高寒缺氧带来的人体机能的种种反应。在高寒缺氧、气候恶劣的双重折磨下,他们黑了、瘦了、累了、病了,生理和心理承受程度都达到了极限,却没有一人退缩。集团一位领导从内心里发出感慨:“凡是来到这里的人,他们个个都是英雄!”

在物流中心建设工地上,人们常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中铁建工集团那曲工程指挥部指挥长卢卫平。自工程开工以来,高寒缺氧没有吓倒他,风雪冰雹没有压倒他。他坚持蹲守在工地上,狠抓节点工期,开展劳动竞赛,实行优化管理。然而,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几十年而熟悉、习惯了工地生活的他,每次从内地返回工点竟然“发怵”。高寒缺氧、气候恶劣给他的心理和生理上造成一种难以抑制的抵触感。责任重大,他又不能不来。但他始终保持着一种超脱、乐观的姿态:“我可是当今世界建筑业‘地位最高的指挥长啊!”

在那曲物流中心建设工地,这样感人的事例随手拈来。这一群体中的每个个体都与企业、与工程融为了一体,唇齿相依,荣辱与共,构成了那曲物流中心精神的实质与内涵。

郭沫若先生脍炙人口的诗作《天上的街市》描绘出人间美好生活。可以想见:用不了多久,那曲物流中心将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站场内外车辆往来穿梭;仓储大库货物仓满为患;散堆装区石矿堆积如山;笨大货物区集装箱排列成阵;交易大厅人流熙熙攘攘;加工区内生产热火朝天。入夜,整个物流中心灯火通明,霓虹闪烁……如果把青藏铁路比作为“天路”,那么,那曲物流中心不正是这条“天路”上的街市吗?它给西藏各族人民带来富庶、繁荣、安逸、和谐……。

(本文在采写过程中,得到了中铁建工集团、那曲物流中心建设指挥部及史生勤、陈保华、郑平欣、郝淑江、范国强的支持和协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猜你喜欢

那曲青藏铁路物流
我校成功中标西藏那曲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编制项目
援藏是一首奋进之歌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青藏铁路ITCS系统CMU移除方案设计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浅谈青藏铁路改造施工中的ITCS仿真试验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那曲河边
青藏铁路ITCS通信信号设备应用研究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