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矿业开发技能型人才现状与培养策略

2009-08-17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8期
关键词: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现状

谭 兵

摘要:结合矿业开发技能型人才的现状,提出了矿业开发技能型人才培养主要是学校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结构,设计相应的教学途径和训练项目,使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情景中进行反复训练,达到巩固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培育良好态度,并得到全面发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提升办学“软实力”的策略。

关键词:矿业开发;技能型人才;现状;培养策略

矿业开发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006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地质教育,并将开发地质人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快地质人才培养成为地质事业和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各类国土资源是我国处于发展中阶段的重要战略资源,国土整治所涉及的国土安全度和舒适度,尤其是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将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以云南省为例。云南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业经济已发挥了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80%的有色金属、50%的优质磷矿石运销全国各地;二是为外贸出口提供了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大批矿产品,在全省外贸出口中,矿产品约占30%;三是吸纳了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全省从事矿业开发的农村从业人员已达30多万人,各类经济组织采矿的年产值已突破20亿元,实现了办矿脱贫的目标;四是促进了城镇建设,交通、能源得到了较快发展,人口分布和生产力布局更加趋于合理。因此,矿业开发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①

然而,制约云南矿业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是专业技术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严重不足。据统计,云南现有资源勘查、测绘、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等专业技术人员共计5千余人,而直接从事地质矿产勘查与开发的专业技术人员仅2千余人;在这些专业技术人员中,大学专科学历的占66%,本科学历的占32.2%,研究生学历的占1.8%。另外,从2003~2005三年云南省招生情况分析,矿产勘查类专业的专科、本科以及研究生招生比例呈相对下降趋势;二是开设矿产勘查类专业的大专院校极少。②

由此可见:第一,各层次矿产勘查专业招生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与云南以磷化工和有色金属为重点的支柱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是相悖的;第二,专科层次的矿产勘查专业招生人数大于其他层次的招生人数,设置矿产勘查专业的高职院校将成为这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生力军,其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第三,在国家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适度控制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战略决策影响下,矿产勘查专业招生规模在短期内难以迅速扩大,因而培养高素质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矿业开发技能型紧缺人才已迫在眉睫。

矿业开发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

(一)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结合”是矿业开发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按照以项目驱动的目标任务系统化原则,构建“开发项目驱动+实训基地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总体设计上将完成矿产勘查项目分解为矿区地质填图与取样、野外地质编录、地质图绘制、资源量计算、地质报告编制和项目质量验收等阶段,各阶段之间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相对独立是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平台,着力营造“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方式工作化,教学环境职场化,工作过程流程化,组织管理企业化”的“地质工作情景”;③有机联系是以完成矿区地质勘查项目为目标任务,有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野外勘查的技术方法和内业工作能力,训练学生从事矿产勘查工作的基本技能,形成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意识和综合素质。

(二)重构具有“生产过程”特征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总称,是确保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质量的关键,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前沿。以揭示客观现象和追求真理为目的的线性逻辑思维,具备的知识形态是基本概念-条件判断-逻辑推理-形成体系,由此建立起来的课程是性质相同的自然规律放在一起的具有“名词”属性的“××学”,其教育特征是学科型课程概念且根深蒂固。而进行矿业开发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高职教育却是以提供矿产资源信息的生产项目和实现价值为主体的能力本位教育形式,形成的知识形态是目标导向-实现手段-具体行动-完成项目的生产过程,所建立起来的课程是作用相同的自然规律放在一起的具有“动词”属性的课程,如“矿区地质填图与取样”等课程,其教育特征在培养设计上虽然具有一定的逻辑联系,但在实现价值上却是非线性的。

生产过程迫切需要的知识的特点:一是知识的综合性;二是运用知识深浅不一;三是生产过程定性先于定量。如矿产勘查野外工作中极其简单的罗盘测产状,有构造地质学和岩石学的知识,也有数学和物理的知识,这些知识在生产过程中是迫切需要的;又如在地质填图中,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初步知识也是同等程度的迫切需要。按照先基础、后专业,先理论、后实践,先岩浆、后沉积、再变质的线性学科逻辑思维,高职院校不可能在学校完成在生产业务中发挥作用、满足生产迫切需要的知识的学习,更谈不上能力了。因此,重构具有生产项目特征的“生产过程”课程体系十分必要。同时,制定“专业规范”衔接“双证融通”,所谓“双证融通”是指职业教育中的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之间的一种融合、互认和沟通,其实质是两种证书内涵的衔接与融合。具体做法是根据行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标准、设计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把岗位职业资格所要求的应知应会知识融入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毕业时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也获得相应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更重要的是使教学瞄准职业岗位,增加就业竞争力和提高就业层次。④

(三)建立校企互动机制,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一是强化“人才强校”战略,以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以专业带头人与专业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建立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使团队具有一定的实践教学能力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适应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坚持培养与引进两手抓,着重引进有企业工作经历、具备实践教学能力的骨干教师,逐步改变现有教学团队的结构;二是实施“科技兴校”战略,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增强技术服务能力,围绕矿业开发行业、产业、企业人才需求,为行业和地方培养高技能人才。开展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紧密与矿业经济产业、骨干企业联合,开展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直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通过在实习基地的生产性实习实训进行产品生产、探索生产与实训相结合的基地建设模式,创新“依托行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职业技能、开展顶岗实习、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学校教学、建立校企互动机制等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四)着力提升办学“软实力”

一是紧密结合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依据区域支柱产业及其延伸产业设置专业,重点围绕“区域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珠宝玉石鉴定与营销”、“钻探技术”等重点专业和相关专业群的建设,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和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在精品课程、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十一五”规划教材以及校园扩建等内涵和外延建设方面有较大发展,成为“云南有地位,西部有影响”的高职院校。二是从制度上注重教育教学各要素的过程管理,在教育过程中,用“三光荣”精神(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贯穿于学生的专业思想、人文素养和社会实践教育的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规范授课计划、教材选用、教师聘用、备课讲课、实习实训、作业考核的程序,突出教学实效性;在管理过程中,从学籍管理、生活管理、日常活动管理等方面显现育人的文化品位;在服务过程中,从招生工作、新生教育、图书借阅、就业指导与推荐等方面强化全方位的服务功能。三是有机组合各类管理资源,在校园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管理和营造良好环境等方面进行改善。四是通过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促进就业工作。五是加强内部监测,重视外部评价。一方面重视学生满意度监测、教学过程监测和教学结果监测;另一方面还要重视 教育主管部门、用人单位、校企合作单位和社会中介机构的评价。两者的有机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及其运行效率的必要措施。

注释:

①《“九五”—2010年云南以磷化工和有色金属为重点的矿业发展规划》,见 http://www.yn.gov.cn/yunnan,china/726359

75808843776/20050317/23183.html.

(2005-03-17)[2008-11-20]

②资料来自2006年6月23日云南省地质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调研报告。

③④卢兵,等:《建立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教学制度》,《中国教育报》2008年9月19日(第8版)

作者简介:

谭兵(1959—),男,湖南洞口人,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与管理。

猜你喜欢

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现状
西安高职旅游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谈高校动画专业将理论引向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从人力资源需求的视觉浅谈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