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保险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09-08-17张智勇
摘要:针对保险公司的基层专业技术岗位群、销售服务岗位群和销售岗位,高职高专保险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紧跟行业发展的需要,进行科学整合与设计,删繁就简,扩大选修课的范围。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学校与企业两位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获得未来就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关键词:高职高专;保险实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保险专业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忽视实务操作能力的锻炼,保险公司最急需的恰恰是能够从事一线营销服务,或能够从事基层营销管理的高素质人才。人才供需结构的错位,使得高校培养的保险专才并不受欢迎,保险公司不得不通过相互挖墙脚的方式应对人才紧缺的现状。有资料表明,全国每年保险人才需求在1.6万人左右。中国保险市场5年内需要的人才,目前只能满足30%,还有70%的人才缺口。与2006年相比,2007年保险专业本科以上毕业生仅占行业净增加人员的1.1%,如果考虑到大学生在营销岗位高达90%的流失率,则大学生在保险行业中所占的比例更低。保险行业急需人才与大学生低留存率的现象并存。通过对保险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及实践环节的科学设计,凭借中低端人才培养的优势,高职高专院校完全可以在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高职高专保险实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高专保险教育主要培养具备从事保险等相关行业一线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技术型专门人才。目前,保险公司省级以下分支机构的岗位设置主要分为管理内勤与销售外勤两大类。内勤管理主要包括核保、核赔、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管理、客户服务及各级管理等岗位,这些岗位收入稳定,工作压力相对较低,因此受到学生的青睐。然而,多家保险公司均要求进入管理岗位必须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外勤岗位主要指保险销售,在寿险行业称为保险代理人;财险行业由于多采用员工制,其销售外勤不同于寿险行业的代理人,此外,财险公司的外勤岗位还有查勘定损岗。由于寿险行业对销售岗位采取特有的佣金制,使得该岗位没有底薪,工作压力巨大,大学生在该岗位的流失率非常高。
面对我国保险市场的现实状况,专科保险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如何定位呢?笔者对所在学校保险专业近十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加以分析后认为,掌握保险实务的基本理论,具有保险实务操作能力和一定的保险管理能力,具备良好的保险职业素质和心理素质,能够在保险公司、代理公司、经纪公司、公估公司及相近的经济管理部门从事有关保险业务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应成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基于这一目标,结合保险市场人才需求状况,以下三类岗位群对高职高专保险专业毕业生较为适宜:(1)保险公司基层专业技术岗位群,包括核保核赔岗、承保出单岗、查勘定损岗等。(2)保险公司销售服务岗位群,包括热线电话岗、组训讲师岗、收展保全岗等。(3)保险公司与保险中介销售岗,即保险代理人或经纪人。
以上岗位群有个相同的特点,即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不愿问津,这恰恰给高职高专院校的差异化人才培养战略与学生就业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高职高专保险实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中国保险学会的调查,我国高校保险专业开设的课程可分为五类:一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数学、外语、计算机及应用、应用统计、会计等;二是基本理论,如宏观和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哲学、法学等;三是专业基础理论,如保险原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风险管理学、国际金融学等;四是保险专业课,如财产保险、人身保险、海上保险、再保险、寿险精算、利息理论、健康保险等;五是保险经营管理与监管,如保险企业经营管理、保险营销和保险监管等。上述课程体系的设计基本上符合国内文科类本科院校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特征——既要体现经济学科的内容,也要体现金融学科的知识体系。但保险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保险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要求具备本学科的知识结构,而且需要具备与保险业相关的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结构,比如汽车、建筑、医学、法律等。此外,随着行业分工的不断细化,针对核保、核赔、查勘定损、电话营销等岗位开设专门的课程也显得十分必要。
一是应对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例如,保险学原理、财产保险学、人身保险学、运输保险等课程中,关于保险发展、保险原则、保险合同的章节存在重复现象,可将这些重复内容统一在保险学原理课程中讲授,其他课程尽量删减。
二是应删繁就简,以够用为原则,将保险精算、利息理论等课程简化为实用的保险理财,既能够与高职高专学生的知识结构相匹配,又能满足市场保险需求的变化。
三是应增加选修课数量,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对于目前流行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笔者有不同的意见。模块化设计针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岗位开设课程,这种设计对“订单式”人才培养较为合适,因为学生就业岗位已经确定。但“订单式”培养模式在多数高校并未普及,因而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反而会限制学生的就业方向与岗位。而加大选修课数量,让学生尽量接触其他学科的有关知识,如汽车、建筑、医学、法律等,则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就业与个人发展。
四是课程设置要紧跟保险业发展的潮流与实际需要。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寿险业的发展规模与速度已经超越了财险业,但保险学课程体系中与寿险业相关的课程比重却没有增加,财产保险、海上保险、汽车保险仍然占据主角,没有反映市场需求的变化。因此,增设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保险医学、营销话术、保险查勘技术等课程,能够使学生更快地适应保险业发展的需要。
高职高专保险实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始终是一大难题。首先,校内实训难以模拟保险市场的真实情况。其次,校外实践难以监控,实践效果难以保证。以学生实践最多的营销岗为例,由于各保险公司对业务员的管理都采用代理人模式,实习学生因为缺乏人脉基础,在“陌生拜访”中会遇到许多挫折,巨大的心理落差使很多学生选择了放弃,导致校外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因此,改革并完善现有的实训实践教学环节已成为当务之急。
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对高职高专院校构建“引进来,走出去”两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了重要思路。
首先,校内实训应将保险职场引进校园,构建学校与企业两位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环节效果不佳,实际上反映出我国校企分离、教育资源缺乏有效整合的社会问题;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偏重于理论,造成了高校培养的保险专业毕业生保险公司不愿意聘用的局面。在校内引入经营性实训室(保险职场),可以摆脱学生在保险公司实习难以监控的局面,做到学校与公司管理机制同时运行,深化校企合作的力度,真正做到工学结合、产学结合;对于保险公司而言,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建立稳定的人才储备基地,跳出所谓的“人才陷阱”;而学生既可以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能同时体验职场工作,有助于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
其次,校外实践应深入保险实习基地,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获得未来就业目标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校内实训虽然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校内实训的环境毕竟不同于真实的市场环境,学生在未来就业岗位上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只有通过真实的市场实践才能真正获得。为了避免以往校外实践流于形式的局面,对学生顶岗实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慎重选择顶岗实习合作伙伴。顶岗实习合作企业原则上应是对高职高专保险专业学生有较大需求的企业。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就业,又有利于企业获得急需的人力资源,学校、保险企业和学生之间容易找到利益的结合点。
二是要制定符合学生特点的考核与管理方法。一个保险公司要培养自己的骨干,至少需要2~4年的时间。而仅以3个月标准保费的收入作为达到转正的标准来考核刚毕业的大学生,显示出保险公司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急功近利。因此,学校应与保险公司共同制定适合学生的考评指标体系,鼓励学生组建创业团队。同时,可聘请企业优秀员工作为实习学生的指导教师,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加以指导,使学生对职业、对社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为其将来就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是要制定完善的顶岗实习计划,并严格执行。学校在制定顶岗实习计划时,要充分听取保险企业与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意见。学生进入顶岗实习单位后,具有学校学生与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但在身份管理上应侧重于企业员工身份,学校与企业特别是企业有责任确保顶岗实习计划得到严格执行。
参考文献:
[1]刘平.大力发展保险专业高等教育 培养保险专才[J].中国保险,2007,(9).
[2]张唯,唐汇龙.高校保险专业培养目标与保险学课程体系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7,(5).
[3]刘平,韩莉.发展保险专业高等教育之我见[J].上海保险,2007,(6).
作者简介:
张智勇(1973—),男,河南许昌人,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经济贸易系法学硕士,讲师,保险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保险专业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