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从“物质形态、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的转化
2009-08-13杜福洲
杜福洲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物质形态、理论形态、实践形态的“三位一体”。只有从“三者合一”的角度进行整体研究,才能全面、深入地发掘其理论内涵和价值,对其重要历史地位予以准确定位。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物质形态;理论形态;实践形态;转化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7-0007-04
科学发展观是物质形态、理论形态、实践形态的“三位一体”,它的物质形态是自然、社会和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当代世界发展的特殊规律,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当代实际中体现出来的规律。它的理论形态则是对这些规律的各种合乎逻辑的理论表述。而它的实践形态,则应该是在理论指导下的、以物质形式呈现的实践过程和实践结果,即对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的扬弃和新的、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的构建。只有从“三者合一”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整体研究,才能全面、深入地发掘其理论内涵和价值,对其重要历史地位予以准确定位。
一、科学发展观的物质形态
也可以称之为科学发展观的“客观依据”,但是,科学发展观乃是对客观现实及规律的正确反映,是对客观对象的主观“摹本”,实际上存在于客观世界中的现实及规律就是科学发展观的“原本”,而这个“原本”是以物质形式存在、运行着的。所以,用“物质形态”一词能更准确地揭示科学发展观的来源。
(一)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普遍联系和规律。既包括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规律,也包括其他学派、学科所揭示的规律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的关于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规律。它们正确地说明了世界的本质是怎样的,存在和发展的方式是怎样的。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自己运动的钥匙,才提供理解‘飞跃、‘渐进过程的中断、‘向对立面转化、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的钥匙”。因为,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唯物辩证法所反映的,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矛盾冲突而自我发展的客观规律。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所揭示的整个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像自然的发展一样,有它自己的内在规律”。“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形成了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根本基础、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作为根本动力、以社会形态的发展和更替作为历史演进过程的社会发展观。唯物史观所反映的正是存在于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客观条件、联系和规律。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客观规律。由于中国社会的特殊历史条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周期将十分漫长。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创新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特殊规律的认识和运用。其具体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矛盾理论、社会主义时期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理论、社会主义的发展周期和方式理论等等。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揭示的,分别是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定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这些规律不是纯粹的书本表述,而是在客观物质世界中存在并时刻发生作用,这些规律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这一方面是因为科学发展观本身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结合当代国内外实际而产生的,科学发展观的物质基础本身就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一致的,另一方面是因为科学发展观是对新矛盾、新问题的新认识,但这个新矛盾、新问题本身是客观世界及其发展过程体系中的一个环节、一个方面、一个局部,因此客观世界中的总的普遍联系和普遍规律仍然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基本内容。
(二)人类当代发展所面临的客观矛盾和转换发展模式的必要
从人类的视角来审视,传统的发展模式受到资源枯竭,生态恶化的严峻挑战,转换发展模式的问题已经提到人类面前。
在人类早期,人们在自然界中尚未取得优势地位,生产规模狭小,种群数量稀少。一方面面临猛兽猛禽的威胁,另一方面,尚未克服自然条件(如气候、水源)的限制。这一阶段是人类发展模式的第一种类型,即顺应自然、依赖自然,发展自己。
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人类掌握了农业、渔牧业、工业等知识、生产工具越来越有效,生产产品越来越丰富。通过学习和创新,建立起现代科学技术,并以此为利器,将生产能力彻底转变为对自然物的加工和对自然界的控制上面。从自然界无节制地摄取各种资源——从陆地至海洋,从生物到矿物,用来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人类已经完全取得了在自然界中的优势地位,使其他生物失去威慑力,成为人类的牺牲品,自然条件也失去了对人的约束性。现代科学技术加现代的生产能力,如果不加控制的话,完全可以在几代人之间,将地球上所有可利用的资源消费掉。这就是人类发展模式的第二种类型:控制自然、利用自然、无节制地消费自然。
目前,这种发展模式达到辉煌的顶点,它的危机也随之到来。环境严重破坏、资源日益枯竭、人口数量剧增,对于持续发展形成障碍,而且威胁到人类生存的基础。如何在巨量的人口规模下使巨量的经济继续健康地发展,是当代人类所面临的客观矛盾,这一矛盾要求人们从新的客观条件出发,遵循科学规律,构建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使世代积累起来的文明不断延续。
(三)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客观矛盾和在其中起作用的规律
当前,中国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中国的发展成就前所未有,中国的发展难题前所未有,中国处在一个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又处在一个发展的矛盾凸显期:
一方面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发展速度和经济总量都居世界前列,国家综合实力获得前所未有的提高。另一方面,新的矛盾积累很多,严重制约了进一步的发展。包括经济速度与经济效率的矛盾、贫富差距过大、城乡差距过大、区域发展不平衡严重、社会事业落后等等。我国社会矛盾关系由不突出抓好主要矛盾就无法解决非主要矛盾的阶段进入到了不兼顾解决好某些非主要矛盾就难以继续抓好主要矛盾的阶段。虽然,社会事业发展、政治体制改革、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问题,相对于我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而言不是主要矛盾,但是这些方面的问题和矛盾在不断激化,成为了严重制约我国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如不投入更大的力量去解决,我们已经难以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个主要矛盾。当前我国发展
的这些阶段性特征和出现的新矛盾新课题,正是当前已经影响我国发展的特殊规律的表现形式,即社会的发展必须以协调为条件,单一的片面的发展,往往是以对社会其他部分的损害和不公正为代价的。这种代价也会反过来扼制单一的、片面的发展。只有协调的发展才是健康的、有利于社会整体进步的发展。
20世纪以来,发展的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使原本被掩盖的矛盾突出,原本隐蔽的联系凸现,原本处于沉睡状态的规律苏醒过来并产生出其不可抗拒的作用。科学发展观正是这些客观必然性的反映,特别是客观规律的集中体现。
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形态
科学发展观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自从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思想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理论工作者、各级领导干部在各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内容不断丰富,不断深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系统地对其内容和意义作了阐述。
(一)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话所概括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框架。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科学总结
一般认为,在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用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方法论是科学发展观的首次权威性的表述。
2007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全面、深刻、系统、准确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理论形态的基本框架。
(二)国内广大理论工作者的探讨和研究——对科学发展观的扩展和丰富
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后,迅即得到全国上下、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广大理论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观作了大量深入的分析和阐述。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第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包括如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民本发展,即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民为本,这是发展的根本要求;(2)全面发展,即新世纪中国的发展必须涵盖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这是发展的多元内容;(3)协调发展,即新世纪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要保持发展的不同领域、不同方面、不同要素、不同要求的相互适应、有机配合、优势互补与彼此促进,这是发展的基本原则;(4)可持续发展,即新世纪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生态、环境与资源相互适应,这是发展的重要体现;(5)统筹发展,即新世纪中国的发展必须遵循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是发展的战略指导。
第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发展的本质和目的、发展的中心、基本内容和根本要求等。科学发展观要回答的问题有:要不要发展,为谁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往哪里发展等问题。具体来说就是:(1)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目的,是回答“为谁发展”的问题;(2)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回答:“要不要发展”的问题;(3)科学发展观还要回答:“发展什么”的问题,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完成的任务;(4)科学发展观要回答:“怎样发展”的问题,这就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基本内容主要是坚持“五个统筹”;(5)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回答“怎样发展才能保持永续性”的问题。
第三,有些学者还从哲学的高度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他们认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三句话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内涵,是用马克思主义反思传统发展观的结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精髓;这三句话还构成科学发展观的完整内容:第一句话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或哲学指南,是它的灵魂,第二句话的三项要点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第三句话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由上述三句话组成的科学发展观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探讨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精髓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波澜壮阔实践中的展开,马克思主义因此而精彩。
此外,广大理论工作者还对科学发展观的演进过程、提出的背景和依据、贡献和意义,以及如何落实进行了多方面深入的阐述。挖掘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客观依据、重大意义,论证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结合现实矛盾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些设想。
(三)国外相关的研究成果——科学发展观的印证和组成部分
当代国外发展理论印证了科学发展观的客观性、科学性,也证明了发展问题所具有的时代性和普遍性。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全人类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时,所具有的认识高度趋同。实际上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组成部分。
从战后初期至上世纪60年代中期,这是国外社会发展理论孕育形成的早期阶段。主要是“经济增长型”的发展理论,着重强调经济增长在整个社会中的根本作用和重要地位,着眼点是追求高指标、高速度、高产量,高投入,造成社会发展理论的经济化倾向异常突出。把工业化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把提高国民生产总值的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忽视人的主体性和精神要素以及社会与文化因素在发展中的综合优化作用。这种发展观把人看作是自然界的主人,人对自然界具有支配地位,并把大自然作为人类可以无偿掠夺、占有和任人宰割的对象。
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末,这是当代发展理论发生重要变化的历史阶段。主要体现为“社会综合”发展理论,其本质特征为立足于从社会领域和社会要素的角度来解释发展的内涵,意识到整个社会结构中经济、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化对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发展观对发展所作的范围定位带有明显的社会功能倾向。以法国弗朗索瓦·佩鲁为代表的“以人为中心”的新发展理论,首开西方发展理论自身反思和批判现代性之先河,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发展理论,并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民众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自我意识和文化自觉性,对20世纪末以来的社会发展理论和现代化理论的创新产生深远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后期可持续发展理论应运而生,标志着人类对发展问题的研究进入一个全新阶段。其基本特征表现为:一是人的全面性发展。人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协调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手段、条
件。人与自然的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人与人的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实质”。二是持续性发展。在综合的维度上,注重实现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社会持续性的协调统一。可持续发展建立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之上,保持生态持续性对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可持续的经济是建立在生态持续基础之上的、良性循环的经济。‘三是协调性发展。在空间维度上,体现着整体与局部的系统协调统一。1994年联合国通过的《行动纲领》指出:“可持续发展作为确保当今世界所有人公平享受的手段,要充分认识到和妥善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使它们协调一致求得互动平衡。”这就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性问题,强调资源、环境、经济、人口、社会几大系统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四是平等性发展。在时间维度上,体现着现在与未来的统一。在可持续发展中,人与人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平等原则。它包括代内平等与代际平等两个方面,涵盖着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关系问题。尤其是代际平等原则的提出,要求处理好代际之间的利益关系,这是20世纪末发展理论的重大发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独特创见,深化了发展理念。
三、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的转化
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形态转化为实践形态,不会是自动完成的,还必须要做大量的实际工作。因为,再好的理论,如果产生之后不付诸于实践,被束之于高阁,也是没有用的;如果付诸于实践后,得不到有力地、持久地落实,不经过反复的磨合,也不会很快产生预期效果。还因为,与科学发展观相对应的,还有违背科学发展观的意识、习惯、做法、体制、机制,甚至与之相联系的一些部门、群体、地方、个人利益。这些因素,是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阻碍,其本身不会自动自觉地消失。相反,还会以种种形式、方式同科学发展观相抗衡。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是一个宣传、研究、改革、改良、检查,督导等环节组成的系统工程。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形态,应该包括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形态转化为实践形态的具体实施过程,产生的实践结果即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以及转化后的持续运行、完善和修补。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各种政策、方针、体制及改革措施
首先,国家和各级党政部门应该以强烈、迫切的自觉意识,通过自身掌握的行政资源,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将科学发展观转化成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以纠正实际中存在的违背科学发展观的现象、做法、观念,对旧的不科学的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和完善一构建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和规律的新体制,
其次,要将贯彻落实有关科学发展观的各种方针、政策和改革措施纳入长期的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科学发展观是“长期的指导思想”,但仅此并不能保证其彻底地被遵循。因为所谓“指导思想”,其约束力相对较弱。必须使科学发展观同时具有指导思想、基本国策和国家法制、干部考核指标的地位,才能保证在实践中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
再次,坚持长期贯彻落实有关科学发展观的各种方针、政策和改革措施。要完成发展模式的转变,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事,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幅员广阔、经济体系庞大的国家,可能会需要更长的时期。连续而不断的贯彻落实是十分必要的。绝不能因为人事上的变动、领导人的更替而中断这一过程,也不能因时间周期长而疏于检查、督导。否则,各种违背科学发展观的行为就会以各种方式重新出现。
(二)构建以人为本的良性循环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从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分析,不难看出,它在发展的目的、发展的结构、发展的方式、发展与消费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了符合实际的新观念,否定了旧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新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而新发展模式的实质,就是“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落实科学发展的各项举措,最终必然是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变。
从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精神来分析,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其主要内容是:侧重“质”的发展和发展的质量:控制消费欲望,控制人口规模;实现主要原材料和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实现“发展一人口一自然”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它的主要特征是:控制和利用自然,也控制人类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其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侧重“质”的发展,控制“量”的发展。人类经济及社会发展史表明,源于科技进步而产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具、新原材料,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质”的改变是很明显的,每一重大发明的诞生,都使经济以效率更高、质量更优、消耗更小的方式向前迈进。如金属冶炼、蒸汽机、电力、电脑、互联网、农业的良种培育、滴灌技术等。我们看到,科技发达国家如美、欧、日等国,掌握最尖端的技术,不断推出技术含量更高的最新产品,在市场上获得非常高的附加值。而且,这些国家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要比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少得多。所以,重视“质”的发展,是一种高效低耗的发展方式。
而恣意扩大“量”的规模,使之超过“度”的合理界限,这种增长只具有名义上的价值,是一种“空洞”的增长,“恶”的增长。如盲目地扩张人口,大兴土木;恶性竞争,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只关注产量,不关注效益等等。这样的发展,成本高、浪费多,费劲大、收益低,而且会形成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乃至破坏。经济总量虽然在增长,但经济结构失衡,投入产出失衡,经济增长同时导致人口膨胀,使经济总量中很大一部分是无效益乃至负效益的。这种发展方式,无疑是不可取的。
第二,追求高质量的发展,放弃低质量的发展。发展也存在质量问题。必须将其纳入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加以考察。高质量的发展是高效益、低消耗、保持与环境的和谐,而且均衡协调,具有后劲的发展。而低质量的发展则是“高速”、低效、规模大、消耗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大,发展的后劲小,是一种畸形发展。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追求的是高质量的发展。一是要追求低消耗,不以浪费资源为发展代价;二是要保护好自然环境,不以生态失衡为发展代价;三是坚持协调的发展,纠正畸形的发展。
第三,夯实发展的可持续性基础,消除发展的隐患。
——控制消费欲望,建立节约型社会。发展要保持可持续性,就必须将资源尽可能地合理利用,尽可能地产生出较大价值。如果用在过度消费上,实质就等于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必须纠正对自然资源和劳动产品的过度消费和浪费现象。中国目前人口已达到13亿,如果每个人都要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我们将用尽现存的资源储备。理性的选择只能是建立节约型社会,提倡节俭的生活方式,提倡合理消费的生活理念。
——控制人口规模,实现人与自然
的和谐。人口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着适宜的比例关系。特定的自然环境只能承载一定数量的人口。如果超出了比例关系,会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原来适宜居住的自然环境发生逆转的变化。对于世界来讲,科技的进步对人力资源的排斥趋势越来越显著,日益膨胀的人口对于人类来说价值是负增长的,而且是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损害。必须在世界范围内控制人口规模,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建立以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在科学技术的帮助下。可再生资源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如大力发展水电、太阳能、风能;发展海水养殖,森林草原的养用结合;天然工业原材料的开发利用;农业的精细化耕作等等。经济发展中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越高,则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就越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性就越弱,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就越强。反之,过分依赖于不可再生性资源,则会使经济产生突然断层的困境。
——加强对不可再生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石油、有色金属、煤等不可再生资源,有些是一次性消耗产品,如汽油、煤等,有些是可以重复使用的产品,如有色金属、塑料等。对于前者应该倍加珍惜,不能因为其价格相对低廉就放手使用(这是很不恰当的),而应采取各种措施,节约一次性资源的消耗。对于后者,则应该在高效利用的基础上,努力做到循环应用,重复利用,即使循环应用的成本高些,国家也应制定政策,予以补贴,因为从长远来看,循环经济不仅可以减少开采新的矿藏,而且还可以减少废物对环境的污染,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
矛盾是推动发展的动力。面对新的矛盾,我们不能停止发展,或者倒退,而要以新的方式继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本身为构建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提供了蓝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就是将这一蓝图变成现实的过程。
(三)以人为本的良性循环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运行
在初步形成的良性循环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后,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的转化初步完成。可以预见,它必将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期。只要其产生、存在的条件不发生改变,存在的根据不发生变化,它就会持续地运行下去,并发挥其积极作用。在运行过程中会不断地得到完善和改进。
另一方面,在新的发展模式的运行过程中,仍然需要警惕和纠正各种违背科学发展观的行为。不能以为新的发展模式建立起来,就不会有反复和波动。人类社会中法律存在了几千年,但如果社会一旦放松了对法制的坚持,违法犯罪的行为就会不断发生甚至造成社会治安的恶化。这并非因为法律本身不符合社会需要,而是少数人希望通过不法途径获取暴利。同样的道理,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形成为社会主体的制度后,也会有少数个人、地方、部门,因为追求短期和局部利益,而出现违背科学发展观、违背制度约束的事情。对此,不能掉以轻心,必须保持长期的警惕,一经发现,立即加以纠正。不能让其因违规而得到利益,甚至产生负面的社会效应,因而腐蚀、侵害新的发展模式。因此,要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由此形成的改革举措做为基本国策,长期的国家战略,甚至形成法律,长期坚持下去。
结语:科学发展观是对客观存在着、并影响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客观现实、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这种反映本身是一个过程,还会继续下去。不断地通过实践达到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相互印证,因而决定了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开放的体系。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形态必将要转化为实践形态,其含义不仅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各项工作的长期的指导思想,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观念、措施、制度、体制的改革,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逐渐扬弃旧的发展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的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形成科学发展观“物化的”实践形态。这个转变,将会保证中国未来长期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不仅是速度和数量上,更重要的是在质量上具有优势。因而会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和示范作用。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的转变是一个长期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转变过程基本完成、新的发展模式基本确立后,仍然需要长期坚持、维护、补充、完善,以防止旧的发展模式的复苏和新的发展模式运行过程中发生的脱节和漏洞。
责任编辑傅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