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中小学师资面临的问题及相关争论
2009-08-12赵伟民
赵伟民
德国中小学教师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由来已久。随着近年来联邦各州教育领域的不断改革,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教师问题已成为制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因素,相关争论早已不绝于耳。近来随着联邦教研部长沙万提出关于改善师资现状的建议,各方人士之间的争论又趋激烈。
一、目前德中小学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员老化
据位于慕尼黑的经济研究所(In-stitut fu r wirtschaftsforschung e.V)报告称,德中小学教师的年龄老化问题非常严重,在过去的20年里,年龄在51-65岁的教师比例增加了四倍,达到了55%;而41-65岁的教师占据了全部教师的80%。目前全德有各类中小学教师80万,未来10年内将有30万人陆续退休。
2.教师身份双轨制
长期以来,德中小学教师的身份分为两类;合同制教师和公务员制教师,两者之间的工资差距在四分之左右,体制上的弊病愈显突出。近年来,这个问题越来越为人们认识,个别州已着手解决,如柏林州将从2009年8月1日起,6000名合同制教师将大幅度增加工资,增幅最多可达40%,届时,两类人员之间的工资差异将基本消失。
3、教师工资普遍偏低
相比之下,德中小学教师的工资较公务员有一定差距。与此相关的是教师形象不佳,如常有因私事停课而事后从不补课的事情发生。不过近年来这个问题已为各州所重视,有较大改善。
4、各州政策不一,产生恶性竞争
由于德国是联邦制国家,中小学教育是各州的事务。目前由于中小学教师普遍缺乏,各州为争夺教师资源,纷纷出台各种措施。如柏林市为防止教师外流,不久前宣布大幅度提高教师待遇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但这也将进一步加剧竞争的程度。
5、没有专门的师范大学
德高校学风严谨,门类齐全,实力雄厚,历史上的洪堡精神曾引领过世界教育潮流,但与我国不同的是,德没有专门的师范大学——以培养教师为主要任务的大学。长期以来,德中小学教师的补充或是通过大学教育系(Lehramtstudiengang)的毕业生,或是大学其他专业毕业生——但通过一定时间的“实习教师”(Referendar)的岗位培训。
二、沙万的建议
针对德中小学教师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优秀的中学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教师之外的职业,近日德联邦教研部长沙万提出建议:各企业应将自己的优秀职工(工程师)送到中小学任教。她要求所有的企业鼓励自己的骨干人才有机会多到中小学任教,特别是在数学和物理课程方面。对于学生们来说,这将是一个“极有意义的激励”。她认为一个优秀的工程师一周用不了两节数学或物理课就可以让学生们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和数学,这样对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十分有益。
三、一事激起千层浪——针对沙万的言论,各界人士争论激烈,各种措施酝酿出台
全德教师协会主席Josef Kraus针对未来十年将有近1/3的教师进入退休状态警告说,中小学教师短缺的问题将会影响德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师资缺口只能通过学生改专业和退休人员两种可能性来填补。除了让企业的优秀人员走进课堂,学校还想不出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作为应急方案,为稳定师资力量,这也是各州文化部长不得已应采取的一个措施。面对师资后继乏人的状况,Josef Kraus呼吁,学校再也不能靠这种修修补补发展下去,现在到了采取措施以提高年轻教师待遇、发挥其才干的时候了!
基于柏林市政府此前宣布将大幅度提高年轻教师的工资,为避免各州间的恶性竞争,特别是富裕州对穷州的有利条件,柏林市教育部长Zollner(社民党)建议实行联邦范围内各州统一的教师工资制度。
萨克森州文化部长Rolandwoller(基民盟)对沙万的建议不以为然。他认为成为优秀教师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进行专业化的培训。除此之外,要创造条件,让那些中学毕业成绩好的年轻人成为师范学生。
图林根州文化部长BernwaldMu lle(基民盟)对沙万的建议十分赞赏为了使我们的毕业生能更好地胜任未来的职业,我们需要与经济界进行交流。但时任全德文化部长联席会议主席的梅一前州文化部长HenryTesch(基民盟),对企业里的这些优秀人才是否有足够传授知识的能力表示怀疑。
教育工会(GEW)负责人将沙万的建议称为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突发奇想”。宝马汽车公司的一个发言人说,每年该公司都将其部分优秀职工送到中小学去任教,当然也只是承担个别课程并且是在专业老师的陪同下,即使如此,他们也只是起一些补充和辅助作用。
在此期间,黑森州企业家联合会对大学里教育系的学生被看做是“二等学生”提出了批评。即:由于目前大学里鲜有在教学法等课程方面对教育系学生的专业特点更有针对性的课程,他们所修的课程不得不局限在一些泛泛的常规课程上。为使师资的培养有一个崭新的开始,他们提议成立专门的师范大学(PU)。这种师范大学将师资培训在资金上与州里的总体财政资助结合在一起。它在一开始不一定非要推出自己特有的课程,而是要充分利用黑森州高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及基础设施。为此,这种师范大学应与个别高校签订协议,协议中要明确对师范大学进行固定的资金投入。这些学生本身的素质应具有师范专业所要求的特点。毕业生(学士课程)应掌握作为一个教师所必需的各种能力的知识,然后将这种毕业生在有经验的专业教师的辅导下,进行为期一年的职业实践,以取代目前中小学里大学毕业生须通过两次国家考试后而成为正式教师的“实习教师”(Referendar)制。在此期间成绩优秀者,方能被学校签订聘用合同。
有的州在政策上已先声夺人:柏林市政府已决定新增300个“实习教师”岗位,大学增加600个教育系的学生名额。
综上所述,随着德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无论是在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的选拔、培养,还是在教师的待遇乃至立法方面,都到了一些突破性的阶段。德国中小学师资存在的问题,或多或少也存在于我国的中小学中,关注其变化和改革,无疑会对我有借鉴意义。三月份举行的联邦各州文化部长联席会议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并将采取相关措施,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樊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