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下的“顿悟”
2009-08-12刘丽娜
刘丽娜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诚如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教育教学更需要反思而行,行则再思,思则再行。只有这样,才能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获得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厚泽学生。
教学本身就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即便是一堂成功的课,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相信所有的老师都有过评别人课和被别人评课的经历,尤其是在被评时,对于别人的发言会有种“莫名其妙,不知其所云”之感,以下镜头是评课过程中的真实写照:
镜头一——对教学研究课《检阅》的评课
“……我认为老师在课堂上注意细读了两个场景,做到了引导学生抓住并分析重点词句或段落,去感悟文本的内涵。但如何把学生带入情境,体味个中滋味,任课老师在朗读的指导上略显火候不足,全课‘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教学目标体现的不够……”
“我上课让学生读了,又是练读,又是指读,还有齐读等多种形式。看!教案上全有……”执教者申辩道。
镜头二——青年教师课堂大赛后
“小张老师文化底蕴丰厚,教材挖得深,吃得透,就是语速太慢,说话拖腔拿调,家乡口音时不时冒出来……”
再瞧小张老师,“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的样子,分明在说:“是在说我吗?”
镜头三——节随堂课
“李老师课前能够精心备课,上课时情绪饱满,能够做到以情促情,学生们的思维也非常活跃,可就是学生的听课习惯不好,上课‘溜号的多。上课时老师关注的应该是学生,组织教学还需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取取经,多想想好办法。”
“我提的问题,我们班的孩子绝大多数都举手了呀!我的眼睛也一直盯着学生呀!”李老师分辩道。
以上的三个镜头相信作为评课者和被评者,一定都不陌生!究其原因,授课者在上课时全情投入,往往忽视上课过程中的一些细节,而此时的评课对于一些老师来说就收效甚微,甚至会引起抵触情绪。
如何走出课堂教学的困境,让老师们在教学反思中真正尝到甜头,使“反思”由被动变成老师的一种自觉行动,扎扎实实落到实处。成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如果能够再现教师的课堂。让教师们能看到自己的授课过程,一切问题不就不迎刃而解了吗?何不根据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用摄像机录下来,送给教师,让教师们通过回放教学片断,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从而自我反思、自我提高?
于是领导班子、教研组长多次开会,总结出每个教师课堂的优势与劣势,然后根据教师的不同特点进行录像,再把录像带制作成光盘作为礼物送给每住老师。一张张小小的碟片如雪片,飞入每位教师的手中:一张张小小的碟片如和煦的春风,吹暖了每位教师的心田;一张张小小的碟片也如熊熊的火把,照亮了教师教学中的盲区,点燃了每位教师奋发向上的激情。
镜头四——寻找学生“溜号”的症结
“哦!我找到学生不听课的症结了。”
“在哪?”
“是我提的问题搞的鬼。看,我在指导学生写‘仍,可我却说‘孩子们,注意看老师写的字读音是什么?如果改成‘请同学们注意字的笔顺,待会儿老师可要考考你们哟。写完后,再马上追问‘仍右边的第一笔是什么?这样既强调了重点,又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哪还会有‘溜号的?还有这……”
镜头五——发现自己的不足
“这板书的字写得也太难看了。”
“我呢?写得又慢又难看。”
“该练字了。”
一次次的镜头的回放,一次次的课堂回味,加上一次次的自我顿悟,使老师们在“反思”中找到了成长的起点,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也找到了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幸福!
责任编辑:杨雪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