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答题策略
2009-08-11宋向前
宋向前
摘要:怎样在化学高考中考出好成绩,减少失误呢?这需要正确的解题策略,本文作者经过整理、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化学高考;解题策略;时间;题型
分析2006至2008三年的全国理综试卷化学部分,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题型分布、考查重点、分值基本一致,仍为8道选择题48分和4道大题60分。
一、从整体上控制好时间
从整体上看,答化学题的时间一般控制在50分钟左右,其中选择题15分钟左右,大题用35分钟左右,时间不宜再多,否则会影响物理和生物两科的用时,得不偿失。
二、从题型上看,答好Ⅱ卷至关重要
答好II卷是得高分的关键。因为化学选择题为单选题,所以得分相对容易,应力求全对。2007年化学II卷全省平均得分36.77,区分度0.61。II卷一般为元素化合物推断、无机推断、化学实验、有机推断等题型,每道大题15分左右,其中有机推断相对得分较低。
三、从答题方法看,解答选择题常用的几种方法
(一)直捣黄龙:直接法,根据题干所给的信息,直接求出答案,然后再跟选项比较,找出正确选项。
(二)吹尽黄沙:排除法,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要求,将选项中不合题意的答案,逐个排除,加以淘汰,剩下来的就是正确选项。
(三)逆流而上:试算法,根据选项所给的结果直接带入题目,进行验证,得出正确答案。
(四)数形结合:讨论法,将题目中各种信息转变为数学条件,边计算边讨论足少量、过量等各种边界条件,用不等式、几何定理、数轴等数学工具,灵活机智地将化学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或者是将隐含的信息变为数学的边界条件,进行讨论以解决化学问题。
(五)前后量变:差量法,化学反应中,物质在量(质量、物质的量、气体体积、压强等)的方面常常发生一些变化,而这种变化的前后差值,必然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存在某种比例关系,利用这种比例关系进行计算。
(六)前后不变:守恒法,基于反应前后呈守恒关系的量,不去探究中间变化过程的分析,因此这是一种整体思维方式,具有快速简捷解答计算题的特点。守恒法是化学计算最基本的方法,建立各种计算关系的本质依据是守恒规律。包括质量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
解答化学II卷,做好知识储备。熟记元素周期表,巧记元素特殊性。无机推断找突破口,如常见金属铁、铝、铜,连续氧化碳、氮、硫等等,注意平时归纳总结。答实验时利用逆向思维、极值假设等方法。有机推断,从三方面入手。首先,利用分子式的不饱和度整体把握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其次,利用反应条件判断反应类型。再有,发挥题目中给予的信息的用处。
四、从答题纸上看,减少无谓失分尤为重要
在多次的试卷评析中,我们发现这样一个公式:卷面得分=满分108分- 知识漏洞失分-无谓失分,而绝大多数是无谓失分占据主要因素。经常听见有的学生说:“这道题我本来会做,要是我再注意一点儿就得分了。”殊不知,这正是考试的一项技能,是通过平时训练必须培养的一种能力——避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精。现举一些试卷上常见的失分情况,希望同学们引以为戒:1.选择题涂卡忘了AB卷选项横竖分布不同;2.化学式、分子式、结构式、电子式分不清;3.反应条件、等号、箭头、可逆号丢三落四;4.醛基、硝基、羟基、羧基、酯基左侧书写顺序写错等。
高考的竞争是学生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的竞争。双基是核心,心理是基础,方法是保障。最后愿各位同学轻装上阵,稳定发挥,取得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