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高物理教学中尝试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
2009-08-11张彦昆
张彦昆
摘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都是完成学习活动的必要条件,也是完成其他一切领域实践活动的根本保证。在职高的教学中,我尝试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笔者根据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
关键词:职业高中;物理教学;学习兴趣;非智力因素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都是完成学习活动的必要条件,也是完成其他一切领域实践活动的根本保证。职业高中的学习主体最急需开发的就是非智力因素,因为他们缺乏的恰恰是学习动机。只有在学生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集中的注意、坚强的毅力,也才能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我尝试从兴趣、意志、情感等方面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带动智力因素的发展,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
一、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渗透思想教育
理想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理想,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如利用阅读教材和学生所学的知识向学生介绍所学内容的发展简史,物理发展史往往伴随着一则则动人的故事,无疑会引起同学们探索和联想的心理效应。同时结合介绍古今中外物理家研究物理的伟大成就,不但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为祖国强盛而发奋学习的动机,从而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在物理入门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学从现实生活中来,又应用于现实生活,从而使学生明确学好物理是今后生活、工作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并且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认真学好物理知识,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好奇心作为学生思维的先导,是中学生思维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培养好奇心,能使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是成功的起点,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进行引发和激励。如:在讲动量一节时,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茶杯掉在水泥地上容易摔碎,而掉在泥地上不易碎,这是为什么呢?一片树叶落下时,人们不以为然,而一块砖头从高处落下时,人们会望而生畏,这又是为什么呢?又如在学完电磁振荡、电磁波后,我利用学科活动时间,举办半导体收音机和电视机原理及电路结构专题讲座,许多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发生了浓厚兴趣,主动购买有关元件,按照电路图自己组装简易收音机,教师进行辅导、提高,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境界。
三、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
意志是在克服困难中表现和成长起来的,它是一切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心理条件。职高学生由于来自不同初中学校,基础参差不齐,日常又听说高中物理难学,特别是对具有较强逻辑性、抽象性和实验性的物理内容,由于在运用概念、规律来分析解决问题时,思维方式跟不上,容易因为学习困难、缺乏成功的体验而产生厌学情绪;再加上现在独生子女多,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很多学生意志薄弱,害怕困难。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意志培养的情境是很有必要的。我在平时布置作业时,根据不同内容的难度,提出不同的要求,一般要求做到步骤完整规范,运算准确,书写工整,按时完成,不合格重做,对难度大的题目甚至可以缓交,但必须独立完成;实验中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独立完成,不成功补做,直到成功。平时,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内容,切实制定章节、单元的教学目标,采取“小步子、低坡度,跳一跳,摸得着”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的意志品质逐渐得到培养,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四、注重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是物理课兴趣培养的优势所在,特别是在学生做实验时,他们的眼、耳、手、脑能够并用,往往会因为自己验证了某种物理规律或现象而感受到心理上的满足。实践证明,即使是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后进生,也同样对物理实验有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调动学习物理的积极性。首先,在教学中适当增加演示实验,演示时要通过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观察能力。其次,实验时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动手,切忌以教师讲实验代替学生做实验。学生实验课最能使学生产生兴趣,每当完成一个实验后,他们会从心底里感到高兴。第三,重视物理小实验和小制作。这些小实验和小制作具有器材简单、容易操作等特点,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它对提高学生的观察、动手、思维、设计等综合能力,以及调动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总之,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是相辅相成的,浓厚的学习兴趣是物理教学的内在动力;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是物理教学中教给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的“金钥匙”;适时目标激励,才能使学生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才能促进物理教学并收到良好效果。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教学设计都应该是有针对性的,只有适合学习主体的教法才是最好的教法。针对职高学生的特点,教育工作者更要大胆创新、勇于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