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问艺术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09-08-11石顺红
石顺红
摘要:设问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一种教学艺术。恰当的设问在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如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很好地运用设问,笔者认为设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层次,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有启发性,要科学严谨、表述准确,要有渐进性,并且要创设一种和谐的设问氛围。设问是开启学生心灵和智慧的大门的钥匙,运用得适度,必然会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设问;生物课堂教学;应用
恰当的设问,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习惯;恰当的设问,能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恰当的设问,还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条件。笔者认为设问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一种教学艺术。因此,恰当的设问在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
一、设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层次
课堂设问最忌大而空、细而浅。随意、浅显的问题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学生的随声附和更难以反映其思维的深度。同时,课堂设问也不能过于深奥,这样会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挫伤积极性。只有适度的设问,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才能令学生领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二、设问要有群体效应
设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并积极思考,使他们通过努力达到目标,感受到经过努力取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好地激发起群体的积极思考热情。如根据学生实际分层次设问,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设问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待学生都思考一会儿后,再让他们回答,同时让其他学生仔细听回答的是否正确,教师再进行准确的评价和补充,这样,设问就利用了班级教学的特点,使设问对所有学生产生影响。
三、设问要有启发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创设一些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思考,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知识或经验,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做出假设。如教师可以提供材料——打破休眠期的完整的种子、子叶被虫咬过的种子、减去部分胚的种子、被煮熟的种子等,让学生判断哪些种子不能萌发,并思考为什么,这样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动他们的思维。
四、设问要科学、正确
生物学属于自然科学,要求语言科学、准确,言简意赅。诸如“果蝇的染色体多不多?”这类问题,就缺乏科学性,因为多少、大小这类概念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范围和比较就无法区别,学生难以回答。如人的尿液中为什么会有葡萄糖?这种设问不够严谨,指代不清而导致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若改成“一个健康的人为什么尿液中会出现葡萄糖?一个人并没有食用大量糖类食物为什么尿中会出现葡萄糖?如果这个人的肾脏没有病变的话,这可能与人体内什么物质的调节作用有关”等问题,就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准确思考和回答。
五、设问要有渐进性
设问既要体现局部知识与整体教学内容的统一,注意由已知到未知的衔接,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又要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原则,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地获取知识,建立知识系统,培养迁移能力。如在讲述长颈鹿进化过程的内容时,就不宜直截了当地问学生:“达尔文是如何解释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这样的问题不能达到启发学生思考的目的,而且会打消大多数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教师的讲解也必然显得枯燥无味。而应该由易到难分几步设问,效果要好得多:1.达尔文认为生物都具有过度繁殖的能力,长颈鹿的祖先是否有所例外呢?2.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长颈鹿的祖先会有什么样的个体差异呢?3.在缺乏青草的时期,哪些个体比较容易获得充足的食物而生存下来呢?4.哪些个体因得不到充足的食物而被淘汰呢?5.为什么除了长颈鹿,其他草食动物的颈和前肢并不长,它们又是怎样适应环境的呢,请分别举例说明?通过系列设问,学生对于自然选择学说有了更加透彻的理解,既掌握了达尔文学说的基本内容,又能应用其学说解释生物适应性的形成过程。
六、设问要创设和谐的氛围
设问不是为了为难学生,而是要达到师生间彼此沟通情感和教学信息的目的。教师设问时要有意创设一种和谐的设问氛围,态度要和蔼可亲,如可以使用:“请某某同学回答这个问题。”“不要紧张,错了也没有关系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都要给予正确的评价,评价要以鼓励为主,切忌态度冷淡,缺乏耐心和爱心。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鼓励是对学生的一种评价,也是一种反馈,特别对于学生而言,只要是超越了他自身能力水平的,哪怕是一丝创造思维的火花,我们都有责任让他得到鼓励与表扬,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多种方式、多种层次的鼓励,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进步,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每一位学生的不同层次的潜能都能得到挖掘与开发。因此,设问后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对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强烈求知欲、好奇心以及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善于辩论等给予肯定、表扬,对准备充分、发言精彩者给予加分等。有时一个亲昵的动作、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浅浅的微笑,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设问是一种艺术,是开启学生心灵和智慧大门的钥匙,运用得适度,必然在学生的心灵中激发出智慧的火花,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龚雷雨,缪国忠.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落实.生物学通报,2008,6.
2.张洁.把“备学生”真正落到实处.中学生物教学,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