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2009-08-11史雅宁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和谐校园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

史雅宁

摘要:辅导员是工作在高校第一线的学生管理人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是与学生接触最为广泛的教育者。本文主要对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构建和谐校园谈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谐校园

大学的氛围是自由活跃的,学生有了更为广阔的自由空间。大学里,学生们接触最多、交流最多的莫过于辅导员。辅导员是工作在高校第一线的学生管理人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是与学生接触最为广泛的教育者。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对于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构建和谐校园,在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具有吸引力的学生活动

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潜在作用,这也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良好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有利于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锻炼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因此,我们应该创造一种格调高雅、健康向上、文明有益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应结合自身条件,建立和发展各类学生社团、协会,定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活动,增强学生爱党、爱国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往与沟通,使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充实,性格更加开放,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还有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科技节及各种形式的体育文艺比赛,既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又可以检验教学成果,是一种非常值得肯定和推广的形式。

社团活动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才能充分展现的场所,应予以鼓励。但社团活动若引导不好,也会产生反面作用,如容易在学生中形成小团体,不利于团结等等。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活动的指导,使这项活动能够健康开展,把学生吸引到校园文化活动阵地上来,以促进青年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二、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竞争激烈、复杂变幻而又充满诱惑,对每个社会个体来说不但机遇与挑战同在,而且往往成功与挫折并存。要应对这种种的竞争与压力,势必要求具备较强的心理适应性和心理承受能力。但是对于处于社会转型期,而且大多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来说,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已成为他们健康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构成他们良好素质的基础性要求之一。

现代社会对于健康的定义已远远不仅是肌体的健康那么简单,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提高情商(EQ)已成为其中一项重要而又必要的工作。

我认为大学生应不断提高以下几种能力:1.迅速把握自己情绪和面临的问题的能力。2.提高“抗逆”能力。3.培养“悦纳”自己的能力。作为辅导员要了解分析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换位思考,与学生达到心灵上的沟通交流,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扰,培养他们积极、健康、进取的思想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不断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养,在不同阶段完成自身的角色转换

辅导员与学生朝夕相处,不仅意味着更多的责任,而且意味着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是工作上的,更多的是人格上的,可以肯定的是,辅导员工作有力地促进着辅导员自身人格的成熟。而只有在人格上更加成熟,更富于人格魅力的辅导员,才能真正胜任自己的工作。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高校辅导员自身的人格魅力本身就是强有力的教育手段。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重心在于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而辅导员在其中发挥的就是培养、教育、引导、榜样的作用。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天然就是楷模、就是榜样、就是规范。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辅导员,我们有义务和责任用完美高尚的道德、信念、情感、意志和行为,潜移默化地去塑造学生。因而,我们必须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和形象修养,健全人格,通过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真正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通过不懈的学习和积累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教育理念、文化素养、道德品质等综合素质不断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佩服、信任、依赖,也才能让我们的教育、规劝、忠告、建议和批评具有号召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现在和今后一个时期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都会对我们的国家民族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合理调整工作重心,培养良好业务素质,使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更大发展。

猜你喜欢

和谐校园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坚持以人为本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