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发展指引县域经济新跨越

2009-08-11周遵琴

彝良文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彝良第三产业招商

周遵琴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奋斗,彝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总量和规模已不可同日而语,但由于历史和区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彝良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交通、水利、电力、城镇等基础设施很差,不能适应县域经济大发展的需要,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困难,工业产业发展非常粗放,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在这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面前,以冯学兰同志为班长的彝良党政领导班子衔领这一命题,团结全县人民负重前行,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提升工业经济“引擎”功效,促进产业优化

抓好规划建设,为县域工业发展奠定基础。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科学合理规划全县工业布局,按照“一基地四园区”的构想,规划工业集中区及项目细项,加快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工业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的硬环境。坚持发展循环经济,尽量减少环境污染,建设生态园区。在促进产业延伸和升级上下功夫,做大做强现有产业,不断培育、壮大以铅锌、煤炭、电力、硅铁等资源为主的优势产业集群。同时,利用优势产业体的后续、衍生产业强大的“附着力”,推进产业的多元化。制定相关政策,通过引进增量,盘活存量,做大做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促进建成投产,力保煤炭、铅锌等主要工业产品生产,全力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并积极引进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后续项目。至目前,驰宏日处理2000吨铅锌选厂和天力一期20万吨电石项目已投产,庙林电站、格闹河梯级电站、白水江梯级电站等一批中小水电站建设进展顺利,天力二期40万吨电石和一期20万吨醋酸项目即将动工,驰宏10万吨电解锌项目、瑞源氰胺化工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德钢年产20万吨铁合金、2000吨多晶硅、100万吨铁矿选厂项目落户彝良。云天化集团二基地300亿建设项目,业主方初步选址小草坝乡大桥坝子。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社会性招商机制。招商引资不仅要靠领导、靠政策、靠环境,还应该创新招商机制,从目前较为单一的行政招商,向行政招商、企业招商、社会招商等多种招商机制的转变。一是要统一编制全县面向社会的招商指导目录,公开项目招商用地和引资政策,建立招商公共信息网络;二是建立公众招商奖励机制,调动全社会招商的积极性;三是要强化产业招商,积极组织企业参与招商活动,建立园区与企业互动招商奖励机制,吸引产业链条上的相关企业进园共同发展;四是要加快县、乡(镇)互动招商步伐,建立互动开发利益分配机制,鼓励县直部门积极参与乡(镇)招商活动;五是要把招商环境整治作为日常性工作,深入持久地抓下去,为全社会招商创造一个“近者悦、远者来”的良好环境。

把“一基地四园区”作为彝良工业发展的基础和重要载体。精准定位,突出优势,尽量规避与其他(区)县间产业同构,以防导致过度竞争两败俱伤。要把比较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化为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优势,化为筑巢引凤的环境优势,彻底解决好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的问题。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各方共同努力下,彝良已引进天原、驰宏、德钢、城投、瑞源、华电等大型企业(集团)入驻我县开发优势资源,全省10户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就有3户落户我县,协议引资额达200多亿元。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得到极大的增强,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性保障。

积极营造具有彝良特点的矿冶加工基地和特色工业园区。一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基地、园区的主导产业特色,注意引进企业的产业关联度,主动衔接、延长产业链,为产业集聚创造条件。二是加速培育品牌园区,精心设计、谋划,把园区做精、做大、做强。三是对产业交叉的项目,在园区内设立园中园,相对集中加以解决。四是统一制定政策,鼓励各工业园区相互推荐适合本园区集聚发展要求的工业项目,保持园区的定位特色。

二、强化农业经济的基础性地位,持续稳定的发展农村经济

彝良作为全市农业、劳务输出大县,只有优化农业生产要素,才能提升综合生产效益和竞争力。要创新机制培育本地和引进省、市农产品加工型企业。在市场经济“大势”和彝良农村自然、社会条件的现状下,彻底改变过去农村一家一户自产自销的产品循环,通过发挥企业的组织作用,推动农业生产产、供、销的小生产与县、市、省大市场的有机结合。要加强与科技部门、科技人员和省、市农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功能较全的服务机制,使服务渗透到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

大力实施乡镇区域性特色产业工程,培育高效农业产业群和产业带,大力推进特色产品的精深开发与加工,在做精做细、做出品牌上下功夫。加快发展魔芋、油料作物、紫皮大蒜、反季蔬菜、特种养殖等“短平快”农业,鼓励小草坝、龙海遍区特色山野菜(岩韭菜、刺龙芽等十余个品种)人工仿野生环境种植和部分乡特色禽畜(野猪、野鸡、野兔等)圈放结合饲养的产业培育;力争在天麻、竹笋等林特产品和油料、樱桃等农产品深加工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三、全面激活第三产业,构建产业互动新格局

基于彝良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实际,县域第三产业的发展应抓住扩大内需的机遇,以城镇为载体、民营为主体,努力改善第三产业环境,大力发展旅游、批零贸易、餐饮、交通运输、居民服务业、商务服务和房地产等带动作用明显的重点行业,拉动全县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宽服务领域,扶持、壮大信息服务、社区服务和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产业关联度高、渗透性强的现代服务业,使其逐步实现产业化,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带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

完善县域第三产业管理服务机制,打造创业洼地。落实发展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措施,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先导,企业投入为主体。按照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引导、调动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多元化主体积极投入的投融资机制。对于具有全局性且带动作用大的项目,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预算资金,通过贴息、补贴等方式,扶持第三产业发展。针对符合产业规划的项目,相关的职能部门要拿出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服务办法,在不涉及根本原则的情况下,在一些具体事务如:道路出口、人行通道、货车通行、停车位、广告牌设置等多方面,坚持“绿灯放行”。同时,主动地、超前地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与协调,为彝良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发挥精品县城优势,带动城镇三产经济发展。彝良县城中心城区面积狭小,商业、餐饮、宾馆、娱乐等传统三产欠发达,故须在扬长避短,把握优势上下功夫,以围绕打造集休闲、娱乐、旅游为一体的精品小县城为重点,扩大城镇规模,完善市政功能,提升城市形象;以堰坝塘新区、游乐场片区开发和东西正街旧城改造形成房地产经济新优势;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为着力点,壮大旅游产业,形成旅游产业新优势;以发展“将军故里、英雄家乡、赤箭原产、高质黑金”特色文化为着力点,充分挖掘各类历史、民族文化资源,努力培育文化产业。二是完善城市设施,加快滨河大道、烟复路、寨子路、跃进路建设。突出县城绿化、亮化、美化,加大投入,做好治乱、治污、治噪工作,打造县城“山在城中、城在水中、人在园中”的精品城市特色。三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把乡(镇)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民进城的主要载体,发展城镇产业,做活经营文章。要加大财政对农村的转入支付力度,完善农村供电、供水、通讯、通车等基础设施,改变农民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激活农村三产市场。

总之,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彝良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选择。

猜你喜欢

彝良第三产业招商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中科招商之退场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7%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真心做事 卓然自立
定南縣長談全民招商
招商
彝良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