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玩意儿闪耀新光彩
2009-08-11武良田
武良田
日前,拥有1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7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崇文区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手工艺)之乡”称号。
近年来,崇文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本区以传统手工艺为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通过广泛普查编印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汇编》(崇文卷),收入150个项目。崇文区在全市率先公布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两批名录,有九大类、68项入选。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9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37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136人(每项2人),2006年被北京市列为保护工作试点单位。2007年受到了北京市和文化部表彰。
崇文区是北京市中心城区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和人文底蕴,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公园、北京明城墙遗址以及由永定门城楼、南中轴路、前门大街、前门箭楼组成的天街被誉为“崇文三宝”。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传统手工艺、老字号、民间文化艺术等文化形式尤为突出,是北京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被誉为北京工艺美术“四大名旦”的景泰蓝、牙雕、玉雕、雕漆厂家均坐落在崇文区,在历史上有着“特种工艺的摇篮”的美称。以传统手工艺为主要内容的非物质文化形成了崇文区一大特色。
手艺人扎堆儿的地界儿
明、清及民国时期,北京的手工艺作坊大都集中在崇文区,以花市大街一带最多,尤其是绒绢纸花的制作成了名特产,有“京师通草花甲天下”“天下绢花出北京,北京绢花出花市”之称,街以物名,遂称为“花儿市”。这里不仅花局、花作众多,玉器、景泰蓝、牙雕、烧瓷、花丝镶嵌、金漆螺嵌、雕漆、料器等五行八作也遍布大街小巷,几乎涵盖了所有具有代表性的北京传统手工艺。有著名的“青山居”“富山居”“天义常”“花儿金”等传统手工艺老字号。区境内还形成了以挑补绣花为业的西湖营、永定门外和广渠门街区;这里还有以剧装为业的西草市街被称为剧装一条街;龙顺成等中式家具制造业集中的东晓市鲁班馆;以制扇业、木版年画和铁艺业而闻名的打磨厂街等。所有这些都奠定了崇文区成为传统手工艺聚集区的深厚根基。
解放后,在崇文区境内又陆续建立了14家国有或集体所有制的工艺美术工厂,其中包括具有宫廷工艺品种而名扬海内外的玉雕、象牙雕刻、木刻、珐琅、绒鸟、绢花、绣花、料器、美术红灯、剧装和龙顺城中式家具等厂家,专门从事传统手工艺研究的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都坐落在崇文区。
崇文区内传统手工艺各种门类老艺人云集,如著名的“北玉四怪”中的潘秉衡、王树森、刘德瀛、何荣都在崇文区。号称“四怪”之首的潘秉衡,不但技艺超群,而且所雕玉器各具特色;王树森则以制作花片,刻制“怪人”而得名;刘德瀛擅长制作“珊瑚花卉”,其作品使人爱不释手。象牙雕刻老艺人杨士惠创始了“杨派牙雕”,享誉国内外。绢花业著名的“花儿金”“花儿刘”“花儿龚”;绒鸟业的老艺人夏文富、张宝善;料器行业的陈德海、田文元、高俊等等,既从业在崇文区,又居住在崇文区。这些老艺人为技艺的传承发展都曾做出突出贡献。
20世纪80年代是崇文区的传统手工艺最辉煌的时期。当时从业人数达到8000余人,工艺美术大师及工艺美术师200多人,而且还积蓄了一大批经过专业学习,又能实际操作的技术骨干力量,为北京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奠定了良好人才基础,成为出口创汇的大户。
在崇文区内,传世作品不断问世,作为北京传统手工艺代表的象牙雕刻,近几十年来创作出不少传世杰作,由“杨派牙雕”的传人王树文等主创的大型象牙雕刻作品“成昆铁路”作为中国送给联合国的一件国礼,在联合国总部二楼大厅的醒目位置永久展出。由北京玉器厂工艺美术大师王树森、王仲元、高祥、蔚长海等制成的4件大型翡翠珍品,由著名学者、书法家启功命名为《含香聚瑞》《群芳揽胜》《岱岳奇观》和《四海腾欢》。该4件珍宝1990年获国家金质奖,并作为国宝永久收藏。
崇文区以传统手工艺为特色的非物质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人才辈出,精品荟萃,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北京手工艺保护、传承和发展的聚集区。
“非遗”传承不走板儿
崇文区为保护传承区内以传统手工艺为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申报、建立名录体系、开展传承和宣传展示等一系列保护工作,取得了多项保护成果,成为全市先进典型。
为了给传统手工艺创造新的保护生存环境,2003年由市、区专项拨款两千万元,创建了京城百工坊,开设了玉器、珐琅、雕漆、花丝镶嵌、地毯、补花、刺绣、机人、泥人、绢花、绢人、木雕、铸炉等多种作坊,力争建设成为新时期手工艺传承、研发和文化创意产业及旅游基地。
为对传统手工艺进行有效保护,北京珐琅厂等多个厂家建立大师工作室,培养后继人才,投资研发新产品,成为知名品牌,产品销往国内外。绢人项目在区政府的帮助下把绢塑插花工艺的培训和社区建设结合起来,筹建绢塑艺术博物馆、开办绢花专营店,举办劳动就业培训等。对北京绢人进行不断研发、创新和提高,产品先后到法国、德国、比利时、新加坡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展示交流,扩大了北京绢人品牌在国内外的影响。
崇文区各社区中活跃着众多手工艺人和手工艺爱好者,他们扎根社区,面向群众,风筝、剪纸、扇面、面塑、泥塑、刺绣、宫灯、鬃人等几十种手工艺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广泛传承。体育馆路街道的费保龄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制作的扎燕风筝等97件作品在中国美术馆收藏,并带了四个徒弟也学有所成。东花市街道葡萄常、花金、扎彩子李重获新生,多个项目还通过拜师等活动传承后人。崇文区自2005年起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传统手工艺“创意社区设计大赛”活动,在百工坊举办传统工艺的“职业技能成果展示会”,通过这些活动的有效开展,不断打牢传统手工艺在社区传承发展的根基。
2004年以来,在国家文化遗产日、明城墙体育文化节等重大节日开展各类宣传展示活动。2006年9月1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巡回展(北京)首展开幕式在崇文区永定门广场成功举办。全国闻名的龙潭庙会,从第一届起,24年来,每一届都成为了传统手工艺宣传、展示、交流的平台。其手工艺一条街每届都有近百个摊位,吸引了100多万国内外游人前来观赏。众多工艺美术大师亲临现场,向群众传经授艺,已有近3000万人次感受到崇文传统手工艺的精湛技艺。
我们还带着以传统手工艺为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进天坛、太庙,走进学校、社区和军营展示和宣传。
崇文区在天坛北路的天坛文化街新建了面积一万多平方米的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博物馆和流通中心,馆内精品荟萃,珐琅厂、玉器厂、东花市街道等8个单位建立了“非遗”展区,常年向社会免费开放。崇文区传统手工艺与亚洲、非洲、欧洲等许多国家广泛交流。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北京日报等数十家中外媒体对崇文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了多次报道。
崇文区保护传承和宣传展示活动的有力开展,普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唤起了全民的保护意识,弘扬了崇文区传统文化,营造了良好的保护环境,保护成果丰硕,社会影响广泛,以传统手工艺为特色的“非遗”保护已经形成区域独特的知名文化品牌。
老手艺开出新骨朵儿
改革开放30年来,崇文区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区域面貌焕然一新,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以传统手工艺为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全面保护和创新发展,文化软实力得到大步提升,成果显著。
崇文区委、区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崇文区被命名“中国文化艺术之乡”为契机,提出了“非遗”要进行深层保护与创新发展的新要求,在原有基础上,要面对新形势、明确新目标、实施新举措、采取新方法,从而继续有力、深入推动崇文区以传统手工艺为特色的“非遗”保护工作向前发展,也将有力推动崇文区打造“天坛文化圈”战略的实施和现代化都市文化休闲区的建设。
为更好地促进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发展,崇文区将建立一套适合辖区保护与发展的规章制度、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注重发挥出每个项目的经济和社会两个效益;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区、街、单位(社区传承人)三级联动保护网络;要以人为本,积极做好建立“非遗”人才建设试点工作,逐步建立起能够承担崇文区保护传承发展重任的新老传承人、保护工作者(专家)、经营管理者、理论研究者四支人才队伍;实现好每个项目传承发展“五个一”新的目标任务。
为实现崇文区新的保护工作目标,区政府已投入700万元专项资金,专门用于传统手工艺等“非遗”保护项目。此外,崇文区对前门大街的老字号给予政策支持,每年拨专款1000万元用于这些老字号的保护。为确保资金的使用效果,还出台了《崇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下一步,崇文区将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继续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以传统手工艺为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出人才、出作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知名文化品牌,让传统手工艺之花遍地开放,结出丰硕之果,从而发挥文化品牌效应,提升区域文化力,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