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界画掇英

2009-08-07王倚平

书画艺术 2009年3期
关键词:楼阁文联山水

王倚平

界画在中国画中具有高度写实的特点,是指以亭台楼阁、宫室、屋宇等建筑物为题材的绘画,在描绘这些建筑物时,它使用界尺为辅助工具来画线条,使线条规整、不变形。最初的界画大概就是建筑物的设计图或建筑物完工后的效果图。这种画法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不断地丰富其表现手法使之完善,以其工整典雅、富丽高贵的山水楼阁而独成体系,并逐渐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元代的陶宗仪在《辍耕录》一书中,将绘画分为13科,其中即有“界画楼台”一项。宋元以后,文人画日渐兴盛,而界画总的趋势开始衰落,画的人很少了,其原因是界画要求熟悉建筑的理论知识,营造法式,施工经验,画时用笔纤细入微,一丝不苟,故不易掌握,又费工费时,为文人画家所轻视,称界画为“匠气”“俗气”,视为工匠所为,地位日益低下。明末清初时逐渐消沉下来,特别在清初文人们重视“四王”的山水画,擅长界画的人更是寥寥无几,清初界画几乎绝迹。元代汤垕在画论中说:“世俗论画,必日画有十三科,山水打头,界画打底。”界画在当时的地位可见一斑。

至今,提起清朝扬州画坛,人们往往只会想起“扬州八怪”这样一批画家,如此认识是不够的。在清朝康熙至乾隆这百余年间,扬州画坛呈现的是各种画风争奇斗艳的格局,“扬州八怪”一类的写意竹石花卉画,只是其中的一脉,康乾年间,扬州出现了一些以工笔重彩见称,擅长青绿山水的画家,著名的有李寅、萧晨和颜峄、颜岳兄弟、袁江、袁耀叔侄等。袁江、袁耀不顾世人的偏见,顶着压力,将元明以来一直呈衰颓之势的古老画种界画重新振兴,在继承唐、宋界画的传统的同时,又有所创新,在清代画坛独树…帜,将界画推向新的高峰。

袁耀,约生于康熙后期,字昭道,江都(今江苏扬州)人。袁江之侄。一说袁江之子。工画山水、楼阁、界画。画风工整、华丽,清代《画人补遗》说袁耀:“山水楼阁,尚能守家法”。与袁江相似,同为清代界画大师。

扬州地区是个富庶繁华的所在,南方商业重镇,在这座城市里聚集了众多的官员、商人、文人、市民,还有很多的画家。艺术风尚自由活泼,画坛上曾经呈现出流派纷呈、繁花似锦的胜境,这些自然使画家们受到有益的熏陶。一是艺术的,使袁耀有这样一手绝顶的画艺。另一则是商业气氛,使他知道了生存可以有各种灵活的方法,效古人隐逸守穷是一种;具备一些经济头脑寻找生活富足之途,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以画为商品,随盐商一起走南闯北,李智超在《界画的发展和界画的研究》中写到:“尉姓在太原自明朝即为大地主,二袁均曾被聘至伊家作画。”袁耀北上晋地,到山西盐商太原尉姓家中作画多年,这说明,袁氏叔侄利用绘画艺术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乃至目下,山西一带流传袁氏的作品较多。

这里介绍二件湖北省博物馆馆藏袁耀作品。

一、山水通景屏,绢本,纵165厘米,横248厘米。是现存袁耀作品中较大的一幅,工笔山水,规模宏大,层峦叠嶂,丰山高峻雄峙,雾锁云封,飞流隐现,气象苍茫,于湖边山石之间,界画楼台亭阁,葱茏苍翠的松、柳、柏树穿插错落有致,奇异玲珑的山石布置其间,丛篁修竹掩映苍松翠柳,山麓湖滨点缀村舍田园,板桥港汊,人马往来。活动于殿堂、亭阁、长廊之间的人物虽小,但身姿、神态细致生动。画幅左边,湖波粼粼,浩渺无边。远山水墨滋润,云雾蒙陇,垂柳、殿宇掩映,景色幽深。近景庭院结构精巧,一丝不苟,颇富真实感,一派江南风光。构图严谨,景观开阔,极雄厚峻伟之势,笔法工写结合,画中山石树木的皴擦点染颇具宋人笔意,勾勒精细,晕染雅逸。右上款“壬辰清和月,邗上袁耀画”钤“袁耀之印”“昭道”白、朱文二印。王辰为1772年,是他接近晚年之作。

二、山水册。纸本,1册8开,纵245厘米,横302厘米。

1竹林茂密,随风摇拂,乌云迷蒙,…雨欲来,湖中游船,一高士手持书卷临窗而读,船工正欲摇橹。左上角款书“画船听雨时壬申仲冬写于修竹山房袁耀”钤“昭道”白朱文联珠印。壬申为1752年。

2青绿山水,左边危壁耸天,半腰临江筑亭。中间山峦层叠,纵向逶迤,山峦之巅,错落古刹仙居,山凹水榭楼阁,山脚萦曲小路,行人出入。右上款书“紫府仙居”,钤“袁耀”白文联珠印。

3眷麦油油,农家村落,田间小路,农妇抱婴携童,农犬荷担。左上款书“春畴麦浪”,钤“袁耀”白文联珠印。

4崇山峻岭,高入云端,坡上松树挺立,古亭一间。左边款书“匡庐瀑布”。钤“袁耀”白文联珠印。

5远山绵绵,水面宽阔,春水如镜。坡石岸边,农家院落,小桥流水。枝条茂密,扬柳垂青,清幽旷远。右上款书“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下钤“袁耀”白文联珠印。

6远山横抹,水畔平坡,山石突兀,杂树茂盛,篱芭、茅亭屋舍坐落其间。左边款书“法吴仲圭笔意”。钤“耀”白文印。

7杂树相陈挺立,树木葱郁,屋舍掩映其间,几抹横山,层次向后伸展,悠远无尽,浩渺江波,舟帆点点。左上款书“正月江深草阁寒”。左钤“袁耀”白文联珠印。

8群峦层叠,山腰树竹掩映楼阁,殿阁半露,山下平缓,商贾行旅匆忙,神形俱足。左上款书“随车翻缟带,逐马散银杯”。下钤“耀”自文印。

袁耀作品基本皆用绢本,此册乃生宣纸所写,极为难得。除一帧为界画本色,余皆以劲健之笔作山水树石,以写实手法,从山间人物穿行,到小船荡漾。近处的坡石,墨色阴阳相间,实处用笔如锥画沙,虚处皴擦,意到笔不到,淡而行力,树木的描写,重点突出,因质而异,相得益彰,当是平日用功之作。

袁氏叔侄虽身份不高,一介平民,但在中国绘画史上则是不可抹煞的画工。“青绿重彩”“山石皴法”“散点透视”这儿方面恰恰是袁氏叔侄继承创新、卓有建树之所在,也是明清以来绝大部分画家不与问津或表现平平的薄弱环节。在千人一面,摹古日盛的背景下,竟有如此气势雄奇、功力深厚义自成一格的写实高手,领异标新,开凿出自家的仙山琼阁,创造出一代壮美精致的画风实属难能可贵。涉及的内容有山水、人物、宫殿,寺院、园林,民居、陵寝等。域家通过对自然界细致入微的观察和透视的理解,在平面上表现由近而远的三度空间,这种科学的观察方法,在当时有蓿非常重要的进步意义。袁耀的作品极富创造力,他所创作的楼阁作品,赋予了它们新的面貌,他将雄伟壮阔的山色与富丽堂皇的楼阁,很好地融为了一体,既精细入微,又气势磅礴,形成了画面中动与静、整齐与活泼的鲜明对比,这也是袁氏比前人进步的地方,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这同时为我们研究古代建筑、社会风俗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提供了很可贵的历史资料。为什么影响如此之大的画家,史料记载阙如?究其原因,当时袁江、袁耀不属于“文人画家”之列,作品颇不为士人所重,所以,有清一代,似乎没有人专门为他们撰写传记,于是画史上对他们的记载也非常简略,因此给今天的研究带来遗憾。

猜你喜欢

楼阁文联山水
空蒙山水间
《山水间》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六站(下)
山水朋友
安顺文联宝安文联 联姻共促两地文艺繁荣
吊兰
亭台楼阁知多少
扶贫
山水聚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