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带禅悟万枕梦
2009-08-07曹文恭
曹文恭
张友宪南京人,别署二乾书屋主人。现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198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并留棱执教。1984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1992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第二次个人画展,1993年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张友宪画展》。1997年应邀参加江苏美术家赴德国画展。2000年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张友宪罗汉系列画展》。出版有《画家之路·国画山水》《友宪素描》《美术家之路·国画人物》《张友宪芭蕉系列选辑》《张友宪水墨画》《张友宪中国画作品选集》《张友宪人物画精选》《张友宪扇面画精选》《中国画教学大图典·写意花鸟卷》《黄瓜园画谱》(人物、山水、花鸟三册)等。
高古而简劲,雄浑而苍穆;飘逸而雅致,诡异而梦幻……气韵高清,不遗五彩。有抽象与统一,写实与写意的水乳交融,有历经风雨之后的绽放和返璞归真的极致……这,便是张友宪先生的画。
综观张先生的画作,约略可归为两类。一类是古典的,从中国历史或典籍野史中撷取题材,表达出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真如灼见;一类是现实的,显溢着浓郁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生活气息。
比如面前的这幅画:一截松枝,几片针叶。流畅夸张的线条勾勒出一个手执一笔,纵情狂笑、宽袍大袖的古人。画题:梁楷造像。
粱楷者,南宋人也。祖籍东平,身居钱塘,同代大家贾师古之高足。工人物佛道鬼神,兼及山水花鸟。创碱笔画法,饮誉中国画坛千年而不衰。其性放荡不羁,烂履敞衫,一杯在手,戏王侯,傲公卿。迷时师度,悟时自度。这幅画曲尽粱楷天地之间任我恣性纵意、高情远致之态。
我久久地端视着这幅梁楷造像,由衷钦佩作者的构思和那管力透纸背的铁笔。虽然,乱花迷人眼的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可能再去当隐隐逸士,但那斜眼世俗,藐视权贵,洁身自好,适意而为的特立独行人格和个性,则是我们当今不可或缺的。这不是提倡漠视现实,超然世外,而是在于此画给予人的一种精神的力量,或许这就是友宪先生作品的旨意和真谛之所在。
再比如这幅令人神清气爽的《坐看云起时》。数棵秋松。修长而劲直,高与天齐。野水浅返,舒缓泄地;归雁天边,遥望若无。一立一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整个画面是那么地宁静幽美,气定神闲,又是那么的和谐安定。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心潜岁月既久,自能烛玄探微。
而在《绿了芭蕉》画面上,几棵蓬勃茁壮的芭蕉,茎精叶肥,扯天拽地。大块的墨团,苍老的笔触。欢快流畅的叶脉,飘忽秀逸的野花枝蔓……远远望去,如山如岳,如剑如戟;如铜墙,如铁壁……大起伏,大张扬,别是一番风光入眼帘!充满了神圣,充满了庄严,充满了生生不息的坚强旺盛的生命之力。自然中绿肥红艳的芭蕉,在其妙笔之下,得到了充分的升华!
说起张氏芭蕉,当年南京艺术学院的师生们至今犹记:由春至夏,由夏至冬,由今岁到来日,张氏曾经在校园内对着芭蕉整整画了3年。其在冰天雪地里对着芭蕉枯枝败叶勾画的身姿,竟成为当年冬日校园的一处风景,一段佳话。在张友宪的眼里,芭蕉的夏日之怒放,故当浓墨艳抹。而冬日菱顿于地的芭蕉,亦有生命、有灵魂、有思想、有情操。零落成泥碾作尘,化作春泥催新芽,昭示出生命的顽强轮回和生生不息。
宋代郭熙曾言:“重山水亦有华,以林泉之心惜之则价高;以骄侈之目临之则价低。”友宪画蕉,既得其形,更得其意,得其神,得其韵,得其趣。天簌一片,新意迭出。当代画坛大师程十发曾慨然叹之:“怀素书蕉,友宪画蕉,六法精粹,使吾拜倒。”
中国画向来很注重画意,讲究一种人生的意念和追求。有的评论家爱把绘画归纳为具象、意象、抽象、物象4大类型。而友宪先生却从没有想过自己是属于哪种类型。他完全凭着自己深厚的文化艺术学养,对生命的感悟,有感而发。其画作重气势,重功夫,重张力,重内涵。既“有法可依”,而又“无法无天”。他对中国画的探索已产生了质的飞跃和提高,厚重而结实,空灵而隽永。华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融化于笔端,故其作品充满了无穷的诗情和画意。观其画,尤如倚南窗而品茗,步寒山而闻远钟。荣辱俱忘,快哉御风。故令当今中国画坛大家点论频频:
董欣宾先生说:“画含清冷,笔带禅意。”
亚明先生赞之曰:“神气,逸气、怒气兼而有之。”
郎绍君则更是美誉有加:“风格多变,线描古拙瘦劲,勾染间用。笔迹锐利,意象萧索,是一种粗服乱头、荒率不拘的风格。”
2006年新春,一场别具一格的迎春音乐会在古都金陵奏响。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提升江苏在全国的文化大省的地位,江苏有关部门举办了“2006新春·丹青琴韵古琴中国画雅集”活动。它首次用现代方式演绎中国传统文化,将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融为一体,著名古琴演奏家龚一先生和张友宪先生出任了这场盛会的主角。
上万年的传承,五千年的古国,华夏文明一步步走向成熟和辉煌。在历史的幽深隧道中,在浩渺无垠的天宇里,一种独特的声音直透龙的传人的心底,并为之深深打动和着迷,这就是古琴的声音。
龚一先生登场了。一壶茶,一炉香,曲曲古韵在他的手下流淌。“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性倾听”。
然而琴道之意美则美矣,惜过耳即逝。而人们对于消逝了的美,总是抱有无比的留恋。友宪先生历时一年为此次音乐会创作的妙笔《古琴曲意》,恰好弥补了人们的这种遗憾和对琴意的向往。
大山巍巍,绝壁高耸。苍松郁郁,泉水淙淙。伯牙支琴,子期倾听。琴声既起,或巍巍乎高山,或洋洋乎江海。在人们的生活中,最难解的当是人的心灵。因为它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正如刘勰《文心雕龙》所说:“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
而今日伯牙所念,子期心明,诚可谓千载其一。一个无言的起点,指向一个无言的结局,这便是友情。友情的至善之美,终生奠逆。一曲《高山流水》琴声,正从友宪先生的《流水》画作中潺潺流出。
长天茫茫,峰岫出没。白雪皑皑,草芽方露。郊野梅林,老干虬曲,新枝旁逸。红蕊初绽,自朵送香。一淑女衣褶流畅,正俯身操琴。一士子肃立其旁,横笛和鸣。一种亭亭淡淡,冷冷清清的意境;一种疏影横斜,傲世独立的境界。那始于春秋而附丽于梅花的雅洁气质,仿佛弥漫于清亮舒缓的琴韵之中。友宪先生的《梅花三弄》图,伴随着龚一先生那令人心醉神迷的悠扬琴声,刹那间倾倒了四座宾客。梅者花之最清,琴者声之最清,此时此刻,贤主佳宾,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一种心物相合、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
《阳关三叠》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灞桥送别友人一诗谱写。“劝君更尽一杯酒”不仅浸透了诗人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厚意,更饱含着他对国家和平安宁的美好祝愿。这正是《阳关之叠》千百年来久唱不衰的魅力所在。
友宪先生的古琴曲意《阳关三叠》图,展现的正是友人昔日酬别的场景。杨柳依依,古道渺渺。主客二人举杯话别,情意殷殷。整个画面,笔墨简练而概括,笔触泼辣而粗放。而撷取人物的神态,又是那么地驾轻就熟。伴随着龚一先生那如泣如诉的淳朴悲恻的琴音,观赏着友宪先生的这幅杰作,使人由然于沉郁的心境中生发出几许拔剑挥舞、狂歌猛啸之慨。
在悠悠的琴声中,人们如痴如醉地观赏着张友宪先生的一幅幅经典的《古琴曲意图》:
潇湘水云;
昭君出塞;
前赤壁赋;
清人布颜图曾言:“制大物,必用大器。故学之者当心期于大。必有一段海阔天空之见。存于有迹之内,而求于无迹之先。”
张友宪先生是制大物者,其画当是大美。
夫世间万象,惟真美大美,无需虚张声势,无需妖娆惑众,更无需晔众取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