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探讨

2009-08-05刘永建

当代经济(下半月) 2009年3期
关键词: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

刘永建

【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文章在对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优势、弱势、机遇和挑战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合作社如何进行规范管理、提高产品竞争力等方面,提出了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构想,为发挥合作社的优势,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提供服务,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 可持续发展 常德市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它在解决农民增收、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推广农村新技术、新成果以及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常德市作为一个农业大市,截至2007年底,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社99家,拥有成员2.7万户,带动农户35.5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其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对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一、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分析

1、发展的优势

(1)地理环境优越,农产品资源丰富。常德市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管辖武陵区、鼎城区、安乡县、汉寿县、澧县、临澧县、桃源县、石门县和津市市,总面积为18190km2,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沅水、澧水两大河流横贯境内,地形大体上是三分丘陵三分山,四分平原和水面,其西北部属于武陵山系的低山区,西南部为雪峰山余脉,东部为洞庭湖平原,这既有利于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的生长,也有利于淡水养殖和畜牧业发展,使得常德市形成了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生产基地。

(2)交通便捷,有利于农产品的输出。常德市位于湘、鄂、渝边境,素有“湘西门户、川咽喉”之称,是湘西北的历史重镇。国道207和319横贯该地区;长(沙)张(家界)高速公路经过此地;常德城区至各县均由二级以上公路构成,95%的县至乡公路通了水泥路,99.5%的行政村通公路;桃花源机场常年开通北京、上海、海口、广州等航班;石长铁路连接京广线和枝柳线;水路北通岳阳经洞庭湖入长江。现已形成以公路为骨架,空运、铁路、水路协调发展的立体交通网络,这有利于农产品的输出。

(3)涉农加工企业较多,有利于农产品的转化。近年来,常德市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重点、统筹城乡发展的操作平台和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围绕粮、棉、油、猪、鱼等拳头产品发展十大龙头型产业,形成了一批规模基地、核心企业、合作组织、营销网络和知名品牌,建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目前,常德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4430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18家、市级146家,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210亿元,加工转化率60%以上,这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发展的弱势

由于常德市处于湖南西北部地区,农民受传统思想的约束较大,相当多的农民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合作的必要性、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是满足于一家一户地单户独干,采用传统的手工方式生产经营,对市场不了解,缺乏基本的现代生产技能,缺乏合作所必备的市场观念、法制观念、诚信观念、组织观念等。合作社同农户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对谈恋爱的男女,高兴就结婚,不中意就分手,不用讲什么道理的;少数农户受市场利润的驱动,掺假使杂、坑蒙拐骗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些都将影响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3、所面临的机遇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赋予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资格,确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主体地位,规范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保障了农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另外常德市市委、市政府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非常重视,将其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体制平台,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从财政投入、税收优惠等多方面制定了扶持政策,要求农业、林业、畜牧水产等部门负责提供业务指导、产销信息和技术培训服务,并通过常德电视台、常德日报社、中国常德门户网站等媒体推介典型,介绍农民合作知识,把《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纳入市委党校乡镇党委书记学习班培训内容。目前,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正在组建常德职教集团,目的在于释放职业教育的潜能,根据地方实际,开展项目对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这些措施的出台,必将为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4、所面临的挑战

由于常德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在起步阶段,各区县发展也不平衡,规模偏小,还面临着资金积累困难、产品深加工滞后、市场信息不灵通等问题。目前,很多合作社自身能力非常有限,实力较弱,又缺少有效抵押物,较难从银行获得贷款,造成产品深加工滞后,产业化经营水平低,产品单一、档次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导致农产品的卖难及价格的不稳定现象,市场经营风险仍然很大。加上常德市地处内陆地区,农村专业合作社的信息来源和传递绝大多数依靠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提供,信息反馈迟,缺乏对市场需求信息的了解,使农副产品的种植和销售都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

二、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目前,从资源禀赋与区位特点的角度综合分析,常德市的优势在农业。因此,根据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结合常德市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1、完善制度建设,实现规范运作

农村专业合作社有无生命力,关键在于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而制度建设是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通过健全合作社内部管理制度,包括管理决策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奖励制度等,以保障其操作运行的规范化;健全成员大会,规范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加强财务建设,定期公布账目,接受会员监督,促进财务的规范化与制度化;建立健全利益返还机制,加强农户与合作社的利益联结,确保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汉寿县洲口隆平米业种粮专业合作社在规范管理方面树立了典范,它建立健全了《成员代表大会制度》、《理事会工作制度》等25项运行制度,合作社下设理事会、监事会两大管理层以及生产、机耕、植保、收储四个部门和18个服务站,另配会计、出纳各1名。理事会为合作社的执行机构,负责日常工作;监事会为合作社的监察机构,负责监督和检查理事会的工作。四个部门各设经理1名,由理事会成员兼任,各部门切实做到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由于合作社实行了规范管理,日常运作和重大事务决策按照合作社《章程》的程序办理,使得合作社绩效显著。

2、坚持品种升级与产品深加工,促进品牌开发,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品种与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要素,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加强与国内外农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优势品种资源,促进本地品种的升级换代。汉寿县文利蔬菜专业合作社于2006年从日本引进无公害南瓜“日本东升红”、“短蔓京绿栗”、“栗佳一号青皮”三个新品种,现在已形成了规模,产品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该合作社累计推广5816亩,新增收入3167.8万元。随着人民的生活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从农产品市场的供求关系来看,仅仅靠做初级农产品市场不会做大,因此,需要加快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常德市绿然獭兔专业合作社进行兔肉储藏、兔肉与兔皮深加工,形成年可提供冷鲜兔肉,冷冻兔肉360万斤,提供獭兔生皮、熟皮120万张,产值达1亿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应以做强、培特培优为目标,通过点、线、面的结合,加速合作社的整合,增强实力和带动力。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充分发挥常德地区的生态资源优势,在“专业化”上做文章,要以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为方向,打出生态品牌的招牌。安乡县湘北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开发无公害蔬菜,把已获国家农业部产品质量中心认证的无公害蔬菜“罗洲冬瓜”、“罗洲南瓜”做大做强。2008年进一步创品牌,上档次,注册商标,开发“绿康”、“绿秀”2个绿色蔬菜品牌,这不仅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效益,也促进了合作社的发展。

3、坚持人员培训与技术指导,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层次

近年来,常德市农村青壮年劳力大多都外出打工,留在家中务农的大多是妇女、儿童、老人,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缺乏。因此,常德各级政府要坚持以提升合作社人员素质为切入点,重点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业生产和运销大户进行经营业务培训,可以与湖南文理学院、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专院校开展交流合作、不定期邀请专门技术专家上门有针对性地指导交流。临澧县安福镇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为了帮助该镇清水鸭业合作社切实解决养鸭成活率低的技术难题,安福镇党委和政府出面,使得临澧县畜牧局派遣了一名专业技术员,常年驻基地、上农户,开展饲养场地消毒、饲养技术巡回指导与培训工作,近两年,先后举办养鸭技术培训班8期,培训人员23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7000多份,使养鸭农户基本掌握了养殖主要操作规程,从而增强了鸭子的成活率,提高了农户的收入。

4、加强扶持力度,增强竞争能力

目前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都处于成长初期,经济实力薄弱,生存发展能力较差,要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的发展,迫切需要国家和地方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应根据农业、工商、供销、金融等部门的管理职责,围绕合作社的规范发展,加强联系沟通,建立一套常态的协作服务机制。最终形成一个农业局主管、各涉农部门单位协同配合、各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的格局。地方财政在确保原有扶持资金落实到位的情况下,要增加专项扶持资金额度,安排专门资金或财政贴息贷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质量标准与认证、市场营销等服务,提升合作社的层次,增强竞争能力。

三、结束语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农村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对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分析,其目的是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良性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更好地促进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

(注:本文为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科学研究项目《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ZY0808。)

【参考文献】

[1] 刘明祖、李春亭、安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50问[M].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

[2] 汉寿县经管局:加快合作社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关于洲口隆平米业种粮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调查与思考[EB/OL].http://www.cdnjx.cn/.

[3] 湖南省汉寿县农经局:创新经营机制增加成员收入——湖南省汉寿县文利蔬菜专业合作社[EB/OL]. http://www.caein.com/index.asp?xAction=xReadNews&NewsID;=39365.

[4] 常德市绿然獭兔专业合作社简介[EB/OL].http://www.lxttw.com/se.asp?nowmenuid=500031.

[5] 安乡县农业局:安乡县湘北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EB/OL].http://www.anxiang.gov.cn/Html/SNDT/123746793.html.

[6] 清水鸭之乡——安福镇[EB/OL].http://www.llnj.cn/zjzz/200809/26493.shtml.

猜你喜欢

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安排部署中小学教育装备信息化管理工作
夏铭作品
常德市第十七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澧县举行
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创新: 案例剖析
隆阳区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存在问题及思考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