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国演义》涉梦情节中的占梦范型探析

2009-08-04宦书亮

山花 2009年12期
关键词:谐音人事三国演义

古人认为梦是鬼神导引下人的魂灵的经历和感受,是神鬼与人类传达有关未来人事信息的一种途径(其他途径有灾异、卜筮等),它的含义是可以用一定方法占知的。即“梦占”,又称“占梦”。它指以梦这种现象作为启示人预知某些自然或社会、人事变化的征兆的一种方术。《三国演义》写了许多的梦,大多数都是有占之梦,即某人做了梦之后,请人圆梦,解释梦之吉凶福祸。如董卓梦龙罩身、马超梦卧雪地、邓艾梦登高山等。

可是小说涉梦情节中的占梦家、圆梦者或释梦者在占梦时总是说,梦见什么吉、梦见什么凶,或梦见什么则发生什么事情。至于为何有此吉、为何要发生某种情,通常难以理解。他们的梦占表面看来非常神秘,其实各种占断里面也隐藏着一种逻辑和范型。

占梦,首先要分析梦象以揭示其“神意”,然后则要把梦象同未来的人事联系起来。在这里,梦象、梦意同未来的人事之间,逻辑上只有三种可能:一是同一关系,二是相异关系,三是相反关系。于是我们看到,释梦者的各种占辞对未来人事的占断,相应的也有三种基本范型:一是根据梦象进行直解(同一关系),二是根据梦象进行转释(相异关系),三是根据梦象进行反说(相反关系)。可以说,《三国演义》中的所有释梦者甚至历史上的占梦家,都是围绕这三种范型对小说里的涉梦情节予以占断。

第一,直解范型:就是占梦者把某种梦象直接占释为它所预兆的人事。即梦见什么事情,则将发生什么事情。因此梦象同人事表现为同一关系,这种梦象一般都可以直占。例如:第77回刘备梦见关羽要求为其报仇雪恨,诸葛亮真实的梦占为“云长必然被祸”。第78回曹操病中夜梦殿外男女哭声,人死后才哭,所以曹操自己的占解结果是死,即“孤天命已尽”。第85回刘备病中梦云长、翼德鬼魂相邀,鬼魂乃死者,不在人界,所以刘各自己占解结果就是“朕不久于人世矣”。第15回孙策在神亭岭夜梦汉光武帝召见,醒时自己占解为附近可能会有光武像之类,次日问土人果得光武庙,遂往祈之。第77回王甫在麦城中向周仓说“昨夜梦见主公浑身血污”,说完果见关羽人头到达城下。第78回曹操砍老梨树,梦中见梨树神仗剑砍他,“操大叫一声,忽然惊觉,头脑疼痛不可忍。急传旨遍求良医治疗,不能痊可”。第116回钟会伐蜀至定军山到武侯墓前拜祭,晚上梦见诸葛亮劝告他,醒来“会知是武侯之灵”,显然也是他直接进行了解梦。

第二,转释范型:就是先把梦象进行一定形式的转换,然后根据已经转换了的梦象再占释人事。由于经过了一定形式的转换,便给占梦家或释梦者留下了回旋的余地。而占梦家或释梦者为求得“占而有验”,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形式的转换。常见的转释方法有象征、类比、换码、拆字、谐音等等。

1、象征:就是先把梦象转换成它所象征的东西,再根据所象征的内容说明梦意和推断人事。至于梦中的象征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天象、有山河,甚至还有人的工具和人体的器官。占梦家总是把梦象的象征意义归结为神意。在我们看来,有关的象征意义则根源于久远的风俗习惯和深沉的民族心理。由于这些因素在人们的心灵中积淀很深,一般人并不知其来由。如《三国演义》中,第34回甘夫人梦北斗,因生刘禅,小名阿斗:“日”,一般也是作为君主的象征。《战国策·赵策》曰:“梦人君者梦见日。”对一般人来说,梦见日月乃是大吉大刹、大富大贵之象征。第3回庄主梦两红日坠于庄后,结果果然见到少帝与陈留王。第38回中吴太夫人梦月入怀生策、梦日入怀生权,卜者曰:“梦日月入怀者,其子大贵”。第61回曹操在濡须江边梦见三轮红日对照,操还营自思“红日之应,久后必为帝王”;“天”,一般作为天子的象征,凡梦上天者,特别是乘龙上天者,都要占为做皇帝,因此第113回孙休在虎林夜梦乘龙上天,失惊而觉。“失惊”,不仅是因为不见了龙尾,更重要的是他在“梦乘龙上天”后潜意识里已经对其占解,此乃国君之兆,而自己只是吴国君孙亮的一个王,做此梦是以下犯上、大逆不道当遭诛,所以会失惊而觉,当然结果是灵验,第二天孙綝废主派人接他去做国君。又如动物类中,第34回引舜母梦玉雀而生圣人舜。山河类有第116回写邓艾梦见“登高山”,象征办事成功等。

2、类比:就是根据梦象的某些特点,把梦象转换为与之相类似的某种东西,然后以比喻说明梦意,用类推占断人事。这种占法由于抓住了梦象的某些特点及同人事的某些相似之处,占梦者容易借此把梦说圆,常常会使梦者得到一种似是而非的满足。但梦象的占辞虽然如此说,人事的实际同样不尽然。第105回刘禅梦锦屏山崩倒,诸葛亮为刘禅的相父,是他稳当蜀主的靠山,山崩则预示着诸葛亮要归天了。第63回刘备梦神人击其右臂,诸葛亮、庞统乃刘备的左膀右臂,击右臂就是打击庞统,由此刘备作出占断“此行莫非不佳”。第119回钟会夜梦被蛇咬,姜维则把蛇与龙进行类比,故解释为“梦龙蛇者,皆吉庆之兆也”。第104回魏延梦见头上生二角,赵直当面给魏延圆梦为大吉之兆,理由是你头上长角,麒麟头上有角,苍龙头上也有角,“麒麟”、“苍龙”是变化飞腾之象,故你将升腾,为吉兆。像这样的比喻和类推,也不能说没有一点根据;但若忽视做梦者的具体情况而作为一种教条,将很难实现“占而有验”。又如第119回钟会梦蛇咬,姜维占为吉庆之兆但结果却双双遇害。第58回马超梦见身卧雪地,群虎来咬。大雪封山后的虎都是锻虎,一群饿虎咬人结果肯定是死,所以庞德占为雪地遇虎,“梦兆殊恶,莫非老将军在许昌有事”,后应马腾死。这些占卜同样都是以物喻人而进行类推。实际上说,诸如此类的梦象,确实反映了梦者担心家破、人亡、事不成的状况。但人事的变化及其结果,并不依人的心理为转移,更不依人的梦象为转移。

3、换码:就是把梦象先转换成阴阳、五行以及八卦符号,然后根据转换得来的符号,再解释梦意和说明人事。这种梦占法与现代社会中破译电报密码有点类似,梦者一般不明梦意,须经占梦家破译才能清楚。《三国演义》第106回叙吏部尚书何晏连梦数十头青蝇栖于他的鼻上,无论怎样驱赶,苍蝇就是不肯离去。占梦家管辂以鼻梁突出,有山之象,认为鼻即八卦中的“艮”。又以鼻在头面,属于人体的天部。由此把梦中之鼻释为“天中之山,高而不危”。但青蝇集于鼻端,位峻者颠,极易败亡,只有“上追文王六爻之旨,下思尼父彖象之义”,然后“三公可至,青蝇可驱也”。第116回邓艾伐蜀前,夜里梦登高山,脚下泉水上涌。醒来后他请护军爰邵解梦。爰邵则据《周易》卦形,把整个梦象译为“蹇卦”,然后再以“蹇卦”占断吉凶。蹇卦的卦辞曰:利西南,不利东北。用于占梦的结论是“将军此行,必然克蜀:但可惜蹇滞不能还”。爰邵把梦象译为卦象,再以卦象解释梦意,其思维途径是很严密的。第73回关羽梦猪咬足,关平以象征法解此梦结果大错;毛宗岗却批为“豕属亥,亥者水也。其江东谋害之象”,显然,毛氏此处用换码法将梦象转换成五行的占断与结果相符。

4、拆字:就是把梦象语言中那些与梦者有关的字:拆成另一些有连贯意义的字,然后进行推理从中看出梦意,以此占断人事吉凶。它

“是汉语方块字独有的现象,根据汉字是由偏旁部首组成的特点,利用字形的相似、声音的相谐,进行分合拆减”,从而占卜吉凶。如《三国演义》第104回魏延梦见头上忽生二角。行军司马赵直占得此梦当属凶兆,理由是“角之字形,乃‘刀下‘用也”。今头上用刀,其凶甚矣!不过这种占法大多都是附会。但由于汉字的形象和结构早已淀入中国人的心理,有些心理活动在梦中确有可能化为一种形象。因而用解字占梦,很像根据画谜打字一样。

5、谐音:就是从梦象语言中寻找出与梦者本身有关的谐音,然后再根据这个谐音,去解释和说明人事。它是通过语音来联系梦象与梦意,因为字音同样和现实文化有着某种互渗关系,即利用中国文字同音通假的原理来占梦。在这里,从梦象的哪一个方面、哪一个角度取音,都是以占梦者的需要为转移,所以这里面往往不乏有讳密的成分:有些则与潜意识的联想和变化有关,有些心理活动确有可能通过谐音而产生相应的梦象,并不一定都是迷信。如曹操梦见三马同槽而食,第一次他之所以怀疑“是马腾父子为祸”,其实是他自己对此梦进行了谐音占解,梦象中的“马”与现实中与其作对的马腾、马铁、马休三父子相联系;“槽”与“曹”谐音,故曹操认为是马腾父子想吞掉自己。

第三,反说范型:就是把梦象反过来,从反面解释梦意和占断人事。在这类占断中,有些梦通常人们以为属吉,结果却占之为凶。第9回董卓夜梦一龙罩身认为是“果得喜信”,其母却认为“近日肉颤心惊,恐非吉兆”,后果被吕布刺死;第23回董承与吉平元宵夜饮,梦斩曹操,醒来却是“南柯一梦”,结果反被曹操杀掉。有些梦通常人们以为属凶,结果却占之为吉。如甘夫人梦刘备身陷土坑,通常人们认为只有人死后身体才进入土坑,故甘夫人想“在九泉之下”了,但关羽得释梦却是“梦寐之事,不可凭信”,结果也是大吉。又如关羽梦猪咬其足,被咬当属凶相,而关平的释梦则是“猪亦有龙象。龙附足,乃升腾之意”,占为“猪龙之瑞”。当然,最后结果并未占准。

占梦(释梦、圆梦)既有真伪之辨,亦有正、误之分。由于梦都是以形象出现的,因此释梦时往往因释者的是否具有真知灼见,或释者所处环境的有异,占断方法有别,而有种种不同解说,有时甚至言人人殊。前者例如第173回关羽梦猪咬足,真解应为不祥之兆,而关平却谬解为“猪亦有龙象。龙附足,乃升腾之意”,众官亦附和。这两种谬解一属亲人之宽慰,一属庸人的强连。后者则如第104魏延梦头上生角,赵直对之进行的两次不同解说:为敷衍他,说成如麒麟、苍龙之角,为变化飞腾之象;真话却是头上用刀,并非吉兆。前后二者的区别很明显:亲人、庸人误解,由于水平不够,实出真心,因此是个悲剧:智者曲解,纯为全身避祸,乃是一场喜剧,不可不辨。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三国演义》中的各种梦占之法,实际上不外乎都是围绕梦象的内容和形式而展开占断的。直解、反说和转释中的象征、类比、换码法主要是从寻找梦象的中心意义来解梦,是剖析梦象内容因素的占法;而拆字和谐音法则是从梦象语言的字形和字音角度来解梦,是注重梦象形式因素的占法。

作者简介:

宦书亮(1977-),男,重庆忠县人,硕士,讲师,现工作于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主要从事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谐音人事三国演义
人事人才
人事人才
人事人才
人事人才
勇闯长龙阵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谐音词里的民俗》
谐音词的规则
三国演义
绝妙的数字灯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