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节”

2009-08-04

现代语文 2009年6期
关键词:分化词义

李 醍

摘 要:单字词“节”的本义随着语言交际及语言自身的发展,其内涵也不断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思想意识的变化而分化发展。同时,它又不断地被喻明新知,来指称新事物,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派生出了一大批以“节”为中心的复合词。

关键词:“节” 词义 分化 复合词

一、“节”的词义的发展演变

“节”,《说文解字》释为“节,竹约也。从竹,即声。”段玉裁注:“约,缠束也。竹节如缠束之状。”《晋书·杜预传》:“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本义为“竹子各段相连接的地方”,如“竹节”。《后汉书·虞诩传》:“不遇槃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单字词“节”的本义随着认识和语言交际及语言自身的发展,逐步变为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词的内涵也不断变化发展。同时,它又不断地被喻明新知,来指称新事物,这就使得“节”由本义派生出许多引申意义。词和词义的发展演变体现着认识论、心理学、逻辑学、语言学等多方面的现象和作用,说明词义的发展演变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为进一步阐释“节”的词义的发展变化,下面着重介绍“节”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引申意义。

(一)植物枝干连接处。《易·说卦》“其于木也,为坚多节。”《礼记·学记》“先其易者,接其节目。”《后汉书·虞诩传》“不遇槃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节”字的繁体字是“節”,现代常用来指植物茎上生叶与分枝的部分,所以简化为从“艹”,省掉三画,写作“节”。取其都属植物这一范畴,因为一般的植物都有节,比较膨大明显的节除“竹”以外,尚有“蓼、甘蔗、玉米”等。如拔节、藕节、盘根错节、节节草、节外生枝等。

(二)动物骨胳连接处。《庖丁解牛》:“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素问·至侦要大论》:“厥阴在泉,客胜,则大关节不利。”《史记·孔子世家》:“‘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节专车,此为大矣。” “节”由本义引申为“动物的关节、骨节”。由于“关节”是重要的地方,所以把对事情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比喻为“关节”,由此又引申出“关键、关头”的意思。

(三)节令、节气、节日。“时令和四季”把一年分成了若干段,与竹节把竹子分成若干段相似,故引申为此义,如“节气”“季节”等。我国古代历法把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时和“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节,合称“四时八节”,即指全年。“八节”的每节一分为三就是“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开始的那天就是那个节气的“节日”。古代每逢重要节日,国家或民间常举行祭祀或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就叫“过节”。可见“节日”的“节”本指二十四节气的“节日”。在二十四节气的“节日”以外,也有一些要举行祭祀、纪念或庆祝活动的专用日子,即习俗的佳日、固定的纪念日、古代帝王的生日等都称“节”,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圣诞节、国庆节、清明节、元宵节等,人们把这些专用的日子也叫“节日”或“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开元十七年》:“百官上表,请以每岁八月五日为千秋节,布于天下,咸令宴乐。”注:“圣节锡宴自此始。后改千秋节为天长节。”后来,“节”的使用范围扩大,因每逢节日有大庆大贺的风俗,一些文化、商业活动也常用“节”来造势,如艺术节、登山节、荔枝节、烟花节、龙虾节、奇石节、冰雪节、美食节、动漫节、开游节、脐橙节、服装节、旅游节、文化节等。

(四)段落。文章的一段称一节。这一词义是由“节”的本义竹子各段的关系推及写文章时段与段的关系,于是引申为“段落”。“节”由“段落”的名词意义又逐渐发展出“选取段落”的动词意义,如节选、节录等。要节选必须有剪裁,这种剪裁又叫“删节”。宋王铚《韩愈传》:“观《文衡》之作,益知愈本六经,尊皇极,斥异端,节百家之美,而自为时法。”表示有所删节的标点符号叫“删节号”,文章中用六个圆点表示。

(五)束缚、节制;节约。竹子各段相连的地方也可以视为是对竹子生长的约束,故由本义引申出“束缚”的意思。《说文》:“节,竹约也。”段注:“约,缠束也。竹节如缠束之状。”《墨子·节葬下》:“金玉珠玑比手身,纶组节约,车马藏乎圹。”这句话中的“节”和“约”都是缠束的意思,由此引申为“节制”。《周易·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进一步引申为“节省、节约”的意思。《论语·学而》:“节用而爱人。”《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礼记·月令》:“节耆欲,定心气。”《左传·成十八年》:“宥罪戾,节器用。”注:“节,省也。”如节电、节水、节余、节支、开源节流、节衣缩食。由于生活省俭、少耗费对自己有控制、约束,由此引申出“一定的程度,适度”的意思。《墨子辞通》:“风雨节而五谷熟,衣服节而肌肤和。”《礼记·文王世子》:“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文王。”俞樾平议:“节之言适也……其有不安节者,其有不安适也。”由“节制、节约”还可以引申出“准则、法度”的意思。《礼记·曲礼上》:“礼不踰节,不侵侮,不好狎。”《汉书·哀帝纪》:“制节谨度以防奢淫,为政所先,百王不易之道也。”《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左传·庄二三年》:“故会以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由此推及行为和人际关系上的控制约束,故又引申为“礼节、礼仪”。《论语·微子》:“长幼之节,不可废也。”《荀子·乐论》:“三辑至于阶,三让以宾升,拜至,献酬,辞让之节繁。”约束控制思想行为使之符合一定道德规范的做法叫“节”,比如气节、节操。《出师表》:“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文天祥《正气歌》:“时穷节乃见。”高尚的风范节操叫“高风亮节”,投敌叛变叫“变节”。封建礼教专给妇女规定的“从一而终”的道德标准叫“贞节”。妇女坚守这一道德标准,在丈夫死后不再嫁或未婚夫死后终身不嫁叫“守节”,否则叫“失节”。三十岁以下死了丈夫而守节到五十岁以上称为“节妇”,可以立贞节牌坊予以表彰。祭祀节孝妇女的祠堂叫“节孝祠”。

(六)量词。由本义推及其他形似之物的计算单位,引申为“量词”,用来表示分段的物体。如一节甘蔗、两节火车。同时“节”也是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可用于计量水流速度和水中兵器(如鱼雷)的速度,1节=1海里/小时,也是船舰上用以划分锚链的长度单位。锚链每长2.5米称为一节。

(七)敲击以控制乐曲节奏的乐器。由本义推及其他竹制用品,便引申为“用竹编成的古乐器”,拍板一类的乐器,用以节乐,有舞节、乐节之分。舞节,结旄九重,置节于架;乐节,编竹形似箕,以圆竹二,上合下开,划以发声。见“清会典圆说·乐·乐器四”“乐器九”。《文选·左思·蜀都赋》:“巴姬弹弦,汉女击节。”《楚辞·屈原·九歌·东君》:“展诗兮会舞,应律兮合节。”《后汉书·文苑传·祢衡》:“因大会宾客,阅试音节。”白居易《琵琶行》:“钿头银篦击节碎”。蔡琰《胡笳十八拍》:“十五拍分节调促。”由此引申为“节拍、节奏”。韩愈《送孟东野序》:“其节数以急。”

(八)斗拱。由本义“各段相连接”推及建筑房屋中类似的结构,屋柱上端顶住横梁的小方木块,即引申为“斗拱”,亦称“栭”。《论语·公冶长》:“‘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梲。”何晏集解:“节者栭也,刻镂为山。”司马光《训俭示康》:“山节藻梲,孔子鄙其小器。”

(九)“易”卦名。《易·节》:“节,亨。苦节,不可贞。”疏:“节者,制度之名,节止之义。制事有节,其道乃亨。”《易·节·象》:“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十)山高峻的样子。据王力先生考证,“节”与“岊”是同源字。《诗经·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传:“节,高峻貌。”《说文解字》:“岊,陬隅高山之节。”徐锴曰:“山之陬隅高处曰岊。”《集韵》:“岊,通作节。《诗经·小雅》:‘节彼南山。”《广韵》:“岊,高山貌。”

(十一)符节。古代使者所执以作凭证,如“使节”。《集韵·屑韵》:“节,信也。”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竹部》:“节,又假借为符卪字。”用竹、木、玉、铜等制成,刻上文字,分成两半,一半存朝廷,一半给外任官员或出征将帅。《周礼·地官·掌节》:“掌守邦节而辨其用,以辅王命。守邦国者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金也。以英荡辅之。门关用符节,道路用旌节,皆有期以反节。”《汉书·苏武传》:“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由此又引申为“官名”,如“节度、节帅、节度使、节镇、节服氏、节度判官”等。

(十二)事件,事项。如细节、末节、枝节、生活小节等。《论语·泰伯》:“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汉书·儿宽传》:“其封泰山,禅梁父,昭姓考瑞,帝王之盛节也。”《新唐书·礼乐志一》:“凡祭祀之节有六:一曰卜日,二曰斋戒,三曰陈设,四曰省牲器,五曰奠玉帛、宗庙之晨课,六曰进熟、馈食。”《儒林外史》第五十回:“我同苗总兵系一面之交……只要那里不晓得假官一节,也就罢了。”

二、“节”的词义引申的类型

词由于指示新事物新概念而分出新的义项。随着社会生活、思想意识、语言的发展,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区分越来越细,使许多概念、观念的区分也越来越细,人类的思维联想规律使得词义的区分也越来越细,词义的演变使得语言词汇系统不断发展扩大。派生意义产生的途径是一般所说的引申。引申大体上可以分成隐喻和换喻两种方式。隐喻建立在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某种相似性的基础上。如“节”的义项:节气、节日、段落、量词、节约、节制、斗拱等。隐喻是“节”的词义引申的一种重要方式。换喻的基础不是现实现象的相似,而是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在人们心目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因而可以用指称甲类现象的词去指称乙类现象。如“节”的义项:山高峻的样子、卦名、乐器、符节等。

“节”的词义的演变引申过程是连锁式、辐射式、综合式的结合,把从古代汉语中接受下来的词“节”作为词根,派生出一大批复合词,形成了以“节”为中心的同族词群。

三、“节”的词义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条件

语言学家帕默尔曾说:“对意义的变迁作逻辑分类是徒劳无益的,……发现意义变化的动力和条件是重要的。”“节”为什么会有如此庞大的词汇系统和意义系统,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它发展变化的呢?

(一)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概括的反映,本身具有很大的弹性。一个词刚产生的时候大多是单义的,在使用中,有关的意义也逐渐用它来表达,它就变成了多义词。语言所要表达的意义总是在不断增多的,让一个词兼表几个意义而不必另造新词,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语言的这个要求由于词义的模糊性而得到了满足,因为一般词的意义不像科学术语那样界限明确,它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向外延伸,这使它能够兼表有关的事物。正因为词义本身具有这样的特点,“节”才能从本义派生出众多引申义,从而扩大了“节”的词汇系统。

(二)词义的扩大不是任意的,而是建立在人的认知方式基础上的。一个词与其所有的词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还是可论证的?索绪尔认为,词作为一种语言符号,其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的。丹麦语言学家叶斯柏森反对任意性原则,认为词义是可论证的。我们认为一个词的多种词义的出现并不是任意的,而是有理据的,这种词义的扩展是符合人类认知思维的。词义的派生要有现实的基础,就是说派生义和被派生义所指的事物的某一方面特征有联系。这种联系如何被用来作为派生新义的线索,与语言社会的生活环境、劳动条件、风俗习惯以及人的思维活动、语言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有关。人们认识不同现象之间的这种联系是词义派生的基础。生产工具和社会活动、材料和产品、地名和产品等都可以在人们心目中建立起联想关系。“节”的词义就是以人们的思维联想为桥梁派生出来的,它不是任意的,而是以人的认知为基础的。

(三)词义的发展变化是主客观因素制约的结果。社会不断发展,新事物不断地涌现,人们需要认识、指称这些新事物,就要给它命名,或赋予原来的词以新义才能满足交际的需要。“节”由原来的单义词变为多义词,就是为了满足交际的需要。同时,社会的发展变化,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这些主客观因素都为“节”的词义的发展变化提供了动力和条件。

参考文献:

[1]冷玉龙,韦一心.中华字海[M]. 北京:中华书局,1994.

[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

[3]辞源[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

[5][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李醍 黑龙江富锦 武警警种指挥学院训练部语言教研室 102202)

猜你喜欢

分化词义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西行学院成语班
根据认知语义学浅谈英语单词记忆法
西行学院成语班(一)
IPS细胞定向分化为造血干细胞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
论国际贸易格局分化与国际贸易秩序演变
大少不同
浅谈事件域认知模型视角下的英语词义演变
《诗经·大车》正音与谈部中古分化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