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教育史中的科举
2009-08-04周宏福
周宏福
【摘 要】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有上下几千年、纵横几千里之美称,从古代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发展了教育。而中国教育史中的科举制度,曾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虽然已成历史,但历史是不能割断的,笔者将古代教育史中的科举制作一阐述,古为今用,以飨读者。
【关键词】 科举 民间传说 舞台戏剧演绎 教育史实 古代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
研究古代教育的历史,借古鉴今,是运用科学发展观研究当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近五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但要对现代的教育进行研究,还要对历史上的教育进行研究;教育不但要讲政治性,还要讲人民性、教育性。古代教育史中,科举制度的产生、完善、兴盛到取消,延续了1300多年之久,当时也是教育评价的唯一手段。笔者从民间传说、舞台剧演绎、教育史实记载,以及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进行阐述。
一、民间传说中的科举
隋朝587年,是古代中国科举制度的起源,唐朝是科举制度较完善的时候,宋朝是中国科举制度改革时期,然而到了明朝,古代的科举制度处于鼎盛时期,到清代末年(1905年)废科举而结束。这种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深刻的影响,经过了一场严重斗争,清末,最终取消这种制度。
由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为了谋求生路,知识分子不仅要把终生的精力消磨于科场考试中,而且考试过程中还要受到种种折磨与侮辱。因为科举考试是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的一种办法,也是笼络和麻痹知识分子的一种手段。除了少数人可以循着这条路爬上去外,对多数人来说只是一个终生追求而不可得的钓饵,后人称之为“结发入童,白首空归”。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旦状元及第,可谓是一步登天,不仅取得无上荣耀,而且完全变成另一类,当时人们称进士中举谓“登龙门”意思是说过了此门,“鱼”可变成“龙”,山川变色,天地为宽,亲戚朋友甚至妻子也都变了态度。因此老百姓口中传说上京科考的趣闻也很多。如传说中有一人上京赶考的途中,经过一座独木小桥,因小桥年久失修,走到桥中间,独木桥忽然断掉了,人掉入桥下的水中,浑身被水浸湿了,只好到山弯僻静处换衣服,不料,刚走到山弯僻静处,见一妇人,脚蹬在茅厕中小便,那人转身便跑,觉得这对于上京赶考的人来说是极不吉利的事情,可那妇人连忙叫住他说:“小弟、小弟,你为什么要跑?”赶考的人将经过如此一般说给妇人听。妇人笑说:小弟啊,你是脱了旧袍换新袍,踩断旧桥走新桥,出门碰见龙开口,你是状元包中的。传说此人以后果然中了头名状元。
相传清同治七年,浙江天台城东门中出一位武状元陈桂芬,后人都称他为陈状元,关于他的夺魁,民间流传着多种版本和不少轶闻趣事。
按照清代科举制,各省乡试中式的举人,次年入京会试,会试亦设有武科,于是年九月举行。各省武举人参加,考试的内容分外场内场。外场试马射、步射、技勇等,内场默写《武经》,但以外场为主,内场形同虚设。会试名额不定,视临时的外场合格情况而定。
据说陈桂芬外场的走马射箭,6箭都射中靶心,步射6箭,每箭均从同一孔中穿过,“百步穿杨”,全场喝彩。试弓时,须挽弓8至12力,每力10斤,他竟然开至18力,为全场之冠。他舞刀也很突出,120斤重的大刀,在胸前胸后花盘,刀风过处,落叶起舞。掇石,最重为300斤,相传举第一块石墩时,他轻轻举起,从容前行,英姿飒爽,北方人为之震惊,举第二块石墩,将要放到地面时,因力气不济,就垒在第一块石墩上,主考官见状,忙说:“不必两块一起举,这就好了!”经过文场默写《武经》后,陈桂芬以文武兼擅被赐予进士及第。但民间传说因为他送主考官一杆天台严岭出的“双抱子”竹根烟筒,而讹传他是暗藏铁钩掇石的“甩筒状元”,这是误信了嫉妒者的谣传。
以上民间传说是对科举的一种演绎,当然这仅是民间的传说而已。
二、舞台上对科举的演绎
中国的科举制度编成戏剧一直流传至今,总的思路是落难公子中状元,私定终身后花园,金榜题名大团圆。古装戏所描写的主线是科考,十年寒窗无人问,上京科考,历尽磨难,一旦状元高中,都以七省巡抚的身份,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威风凛凛,锄奸扶善或破镜重圆,或被招为乘龙快婿,好不惬意,以此描写来满足观众的快慰心理。越剧《何文秀》描写的是生活在明代嘉靖年间的何文秀。他自幼读书识礼,17岁时,因被奸臣陷害,全家蒙难,他落魄飘零时遇相国小姐王兰英相助,两人相爱,私定婚姻。翌年上京赴试途中,路过浙江海宁,又受恶霸张堂所害,被诬告入狱,幸被救出。后来金榜题名,被任命为巡抚,而兰英却以为文秀屈死,便设灵牌祭奠3年。再说何文秀在海宁寻访到兰英下落,便化装成算命先生前去探询,深为兰英的至诚所感动,两人终于团聚,并将张堂正法。
当然,戏剧是通过艺术加工的,与史实有出入。
三、教育史中的科举制度
正式的科举考试有乡试、会试、殿试,但在正科前还有“童试”,这是参加科举考试的前提。
“童试”既是地方县、州、府学的入学考试,也是获取秀才资格的考试。清代有这样的规定,读书人凡是没有取得秀才身份之前统称为“童生”。
“乡试”规定三年一次,在子、卯、午、酉年八月举行,如遇大庆典亦有时特开恩科。乡试在省举行。考试内容以《论语》《孟子》《中庸》《五经》“四书”题用《朱熹集注》。乡试中式者为举人。
“会试”是各省乡试中式的举人,次年入京会试,即在丑、辰、未、戌年举行。会试的考试内容与乡试大致相同,举人会试及格称贡士。
“殿试”为科举考试最后阶段,会试中式的贡士参加殿试前亦需先复试,在保和殿举行。复试毕,举行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考试内容为时务第一道。殿试钦定御批,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为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中式的进士,一甲可直接授翰林院官职,二、三甲可考翰林院庶吉士,叫做“官选”。考中后入院读书,取得来年高爵资格,不中者另授其他官职。
四、古代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
科举制度从形成到废除,都是在封建社会阶段,而封建地主阶级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养士”,即培养官吏,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因此,在封建社会里,封建地主阶级的文化占着统治地位,掌握着教育大权,剥夺了劳动人民受教育的权利。但是作为历史的主人的劳动人民,在创造文化上和在推动历史不断地前进上在默默地作奉献。例如,北魏时期的贾思勰,将自己积累的来自许多古书上的农业技术资料,加上询问老农所获得的丰富经验,以及自己的亲身实践,加以分析、整理、总结,写成农业科学巨著《齐民要术》。明末清初的科学家宋应星,把自己长期积累的生产技术等方面知识加以总结整理,编著了《天工开物》一书。以上两本著作与统治阶级学习的东西不相同。劳动人民原本就与“纨绔子弟”不同,封建地主阶级的“经生”教育是不同于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的。
参考文献:
[1]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中国古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3]许尚枢.南国武状元陈桂芬
(责编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