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语言艺术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2009-08-04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歌谣记忆教学

毛 恒

教师必须提高自身教学语言应用能力,尽可能多地使用风趣、生动、幽默的语言,采用特殊的地理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一、故事导入,设置悬念

导语虽不是课的正文,但却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兴趣。处理得好,即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不可忽视。如在讲授“时区和日界线”一课时,我先简单地讲了一个小故事:4月10日9点多,一位老太太凭着一张中奖8000美元的彩票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花旗银行要求兑现,遭到银行拒绝。因为按票面规定,中奖领款日期是4月9日,老太太痛惜不已。这时一位中年人对老太太说:“这张废票3000美元卖给我吧”。老太太心里想,这张废票反正无用处,也就同意了。中年人拿着废票马上乘飞机从马绍尔机场飞往檀香山,1小时后飞机降落在檀香山机场,这时当地时间是4月9日11时。中年人以3000美元买到的中奖彩票一下飞机就向檀香山花旗银行领取8000美元。死票复活,这是怎么回事?上飞机明明是4月10日,怎么下飞机变成了4月9日,难道时光可以逆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是要揭开这个奥秘。经过这样的导入,一下子就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课堂处于活跃的气氛之中,教学效果良好。

二、巧借古诗,创造情境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许多优美的古诗都与地理有关,借用这些古诗,可以创造优美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共鸣。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优美词句,无形中把学生引进了内蒙古大草原的环境中去。又如,用毛主席的“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的两句诗,以及李白所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庐山挺拔险峻,峡谷瀑布的秀丽风景;用唐代诗人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配合有轻有重、抑扬顿挫的语调,展示三峡图片,这样就形象生动、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三峡滩险、流急、景美的特点;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描述黄河奔腾咆哮,滚滚东去的气势;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描述春雨的细,春风的柔;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形象逼真地描述长江中下游地区,春末夏初梅雨季节的天气特色;用“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来描述成熟的秋;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描述雪白的冬。这些把学生带到诗的意境之中,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引用成语,增辉添彩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成语,会顿时课堂生辉,助长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沧海桑田”描述了地壳的运动;冷锋过境时,形容天气用“风雨交加”;讲地球运动时用“星移斗转”;讲海陆间循环用“百川归海”。讲到南极洲冰雪覆盖的大陆时,引用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来说明南极洲厚厚冰层的形成原因。在学习东亚时,形容日本与我国的位置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与朝鲜是“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引用这些成语准确、生动、形象,既具有科学性,又客观地反映了地理现象,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四、民谣谚语,加深理解

易记的歌谣、谚语、顺口溜可加深理解记忆。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歌谣,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快。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并且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熟语,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内蒙古高原用“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温带草原的辽阔、壮丽,这样的教学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如描述横断山区,为了说明其岭谷相间、交通困难,可引用“上山云里钻,下山走河边,对面喊得应,走路要一天”的民谣。《长江》一节要求记忆的东西特别多,有长江的源头、长度、流经的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上中下游、注入的海洋,编成顺口溜即“长江源头沱沱河,流自各拉丹东山。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入东海。宜昌湖口上中下,黄金水道六千三。”我国海运条件优越,沿海多优良港湾,需要记的开放海港城市有十四个,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借助歌谣“江海连波通三州,秦皇云烟上青天”记忆较好。我国九个商品粮基地速记为“三湖四江一成松(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三江平原、江淮地区、江汉平原、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和松嫩平原)”。运用歌谣记忆地理事物不但巩固了地理知识,激发了兴趣而且也培养了学生跃跃欲试进行地理歌谣创作的热情。

总之,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和独特的魅力。一堂好的地理课,地理教学语言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它是地理课堂教学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和保证。

(责编 李 晔)

猜你喜欢

歌谣记忆教学
幸福歌谣
春天的歌谣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春天的歌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记忆中的他们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