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果索因,求异察同,立言达意
2009-08-04李修贵
李修贵
高考文综历史非选择题所考查的知识较系统、综合性强、分值高、区分度大,应是考生考前复习主攻的重点。笔者认为,近年高考文综历史非选择题彰显了“执果索因,求异察同,立言达意”的考查理念。
因果关系是揭示客观事物前后继起、彼此制约、相互联系的范畴。追因求果和执果索因,是探索各种历史现象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固有的因果联系的思维方法。人们在探讨因果关系时往往是先知道结果,然后再去探讨其原因,这一过程称为执果索因。执果索因是从历史结果出发,探寻哪些条件使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人“选择”了这样的结果,这些条件又是从哪里来的,它们是原始的独立变量(自变量),还是由其他情况决定的中间变量(因变量);如果是因变量,继续探寻它产生的条件,一直探寻到原始自然地理条件和外生变量为止。执果索因作为一种逆向思维,通过演绎、归纳、类比、分析、综合等思维方式,由给定的结论出发,追溯使结论成立的条件。如果试题直接指明了最后要求的是什么,就可以执这个“果”去索取解决问题的“因”。如2008年高考文综历史题目给出“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这个“果”,要求考生探求其原因;“在陈述两国关系方面,两广总督上呈的译文与英方信函不同”这个“果”,要求考生分析其原因等。执果索因,能拓宽思路,活化已有知识,激发逆向求索与发散思维,从而能较容易地解决问题。
“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其实质是通过对事物的分析与综合,抓住事物的各种特征,同中求异,异中察同,并加以抽象和概括。历史比较,是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一些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概念和历史现象等进行对照,找出并分析其异同,揭示其本质,探寻历史发展规律的思维过程。从比较方向的角度说有横向比较和纵向对比,横向比较是把发生在同一历史时期的相关历史现象进行比较,纵向对比是把不同历史时期的相关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从比较方法的角度说有类比和对比,类比是揭示同类现象的异同,对比是指出不同历史现象的本质区别并能从比较中说明某一问题或引出新的论断。如2008年高考文综历史题目要求“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属于横向比较求异,而“指出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则属于纵向比较察同。运用历史比较法,有利于全面地认识、深刻地理解历史现象,有利于发现和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有利于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充分发挥历史比较的多元化功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逐步建立脉络分明、融会贯通的历史知识网络。
历史认识即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包括历史思维和历史解释。这是一个由表及里、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过程。历史认识不是体验性的感性认识,而是与价值判断联系在一起的理性认识。就历史学的本质来说,它是一门立足于现实、关于价值判断的科学。新课程指出: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只有从现实出发对已有的历史知识进行反思,阐释它的地位、作用、意义、影响,才能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不断得到美的教育和熏陶,从而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以后整个世界观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如2008年高考文综历史题目提出“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评价乾隆皇帝对英方要求的回应”,“如何理解土尔扈特的回归是‘值得我们传诵的一篇伟大的叙事史诗”,“分析驼峰航线的作用”等都是考查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理解、分析、评价,即历史认识。理解是在记忆的基础上,形成对历史概念、历史规律和考察历史的理论方法与基本内容的概括性、特征性、本质性的认识,将对历史表象的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将已有的结论性的理性认识内化为自己的理性认识,并能掌握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等的评价标准一是历史评价,二是道德评价。历史评价是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作出判断,凡是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有利于人类进步的就予以肯定;道德评价则是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作出善或恶的判断。马克思主义认为应当兼用这两种评价,同时应把维护新事物发展的历史评价放在第一位,即历史评价优于道德评价。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也可同一定的社会矛盾相联系,如评价历史事件的性质要看其主要方面,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要一分为二。只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等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侧面把握,而不拘泥于教材的一般观点,才能得出相对客观公正的历史认识,从而有助于培养辩证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考生考前只有熟稔“执果索因,求异察同,立言达意”的考查理念,才能在历史时空交错变幻中高屋建瓴,有的放矢,最终呈交一份点全面广、逻辑清晰、科学规范、精练精彩的答卷。
(责编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