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教学如何巧用古诗来提高教学效果
2009-08-04陈吉海
陈吉海
【摘 要】 以诗证史,以史解诗,文史结合,是历史教学本身的规律所决定的。引诗入课,有利于历史课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有利于丰富历史课教学的内容,拓宽学生历史知识视野,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目的。
【关键词】 历史 教学 古诗 学生
一、引古诗入历史课教学的必要性
其一,有利于历史课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国是诗词的国度,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在中国两千五百多年的诗歌发展史中,无数文人骚客用具体、生动、典型的语言文字,多方面地展示了广阔而复杂的古代社会生活,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描绘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风尚的无比珍贵的史诗。古代诗词作为历史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它们以生动精炼的语言、具体感人的形象、引人深思的议论,融诗史于一体,义理深邃,寓意深远。以诗证史,以史解诗,引诗入课,能丰富历史课教学的内容,拓宽学生历史知识视野,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其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特别是古代史,由于它是已经发生了的事实,人们无法直接观察和体验,只能凭借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字、遗物、遗址等来进行思考和认识。因此学生普遍感到难学,兴趣不大。试想,如果一堂课充斥的只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结果的讲解和灌输,一个个要点、一幅幅知识骨架图,讲的是空洞的干瘪枯燥的语言,学生就觉得索然寡味,其学习兴趣和能力就难以培养起来。因此,教师应充分运用有关的语文知识,将搜集到的那些引人入胜的古诗,恰当穿插,通过巧妙的设疑、精心的引导和精彩的讲述,使历史教育学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理论通俗化,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之自觉地刻苦钻研,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其三,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文史相通,文史不分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文史结合”是历史教学本身的规律所决定的。一方面,要再现历史真相,探讨历史规律,阐明历史概念,本身离不开“文”;另一方面,古典诗词远离今人,不易理解,要深刻领会古诗含义,也离不开“史”。以史解诗,以诗证史,这是所有文史课本身的内在要求。
二、历史课教学巧用古诗的方法
我们认为,首先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寻找可用的古诗。初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语文教科书共选有古诗词课内30首、课外60首,其自读教材中收录有古诗词54首,如果加上中小学推荐背诵的古诗词篇目,初中学生已能够掌握的古诗词约在300首,古人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初中阶段学生已接触过相当数量的古代诗词,这是我们引诗入课的基础。其次,在教材之外寻找,要摘引那些与教材内容有内在联系,文辞简明、凝练的古诗,穿插在课文讲授之中,以补教材之不足。具体办法,我们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著,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国古代史》作为范本,试述如下:
其一,补教材之缺。中学历史课教材,编写都较为简略,有不少的地方仅点到为止,不作论述,留下内容空缺和悬念。这种现象在历朝的“文学艺术成就”中表现较多。
例一,教材说:“南唐后主李煜是五代时期最杰出的词人。他的词前期多描写宫廷生活,风格柔靡;后期主要是南唐亡国之作,抒发国破家亡的愁苦心情,哀婉感人,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然而,教材却不列一首李煜的诗词,“李煜是五代时期最杰出的词人”就成了空话,给学生思考留下逻辑的空缺和悬念。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收有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和《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教师可在课堂上与同学背诵这两首词,既可温习旧课,又可理解李煜的诗词风格特色。
例二,教材说,盛唐时期,诗歌成就最大,诗人辈出,“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晚唐诗人杜牧、李商隐,别创新格。他们的咏史诗感人至深。”但也不列一首诗以证其说。此处可引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也可引杜牧《赤壁》,经教师对这两首诗词的讲解,学生就易领会“边塞诗”和“咏史诗”的艺术风格了。
例三,教材在说到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文学成就时,也仅说“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她的词属于婉约派,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明白如话,生活气息很浓。”但是,也不列她的一首词以明其旨,同样留下逻辑的空缺。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将她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簟秋》引入课中。这首诗词,今人已谱成歌曲,优美动听,在社会上广为传播,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轻吟低唱,学生既能领会教材所说其“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明白如话”的含义,也能体会“婉约派”的艺术风格。
其二,伸教材之意。即对教材已提到的内容进行演绎、深化、扩展。
例一,教材说:“秦大兴土木,修改房宫,筑骊山墓,筑长城,百姓被迫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焚书坑儒,严禁私学,行愚民政策”。
此处可引唐末诗人胡曾咏史诗《长城》以伸其意: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此诗从关心民生疾苦的角度出发,辛辣地讽刺和批判了秦始皇滥用民力修筑长城的愚蠢行为,指出这不仅害苦了老百姓,而且祸起萧墙,长城作用尚未发挥,结果反是国人推翻了秦王朝,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以德政安天下的政治见解。也可引唐代诗人章碣的《焚书坑》以明其事:
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此诗对秦始皇“焚书坑儒”、残害文化的行为作了批判,有力回应了教材的内容。
例二,教材说:“公元前202年初,项羽被围于垓下,人少食,四面楚歌,后突围至乌江自刎。”此处可引李清照《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此诗把项羽自刎乌江的原因说得很明白,阐明了教材的幽旨。
其三,增教材之趣。历史教材在“各民族交往”和“社会经济”一节,往往写得较抽象,多用结论性语言来表述,学生觉得难以理解,教师如照本宣科,就会使整个课堂枯燥无味。此时如引诗入课,用诗来概括教材文义,就能活跃课堂的气氛,加深学生的印象。
例如教材说:“西汉初期,匈奴不断南下,鉴于国力有限,汉政府不得不与匈奴‘和亲,并进行贸易往来……汉元帝将宫女王昭君作为公主,远嫁呼韩邪单于。昭君出塞,密切汉匈关系,互市兴旺,文化往来增多,四十多年间双方和睦相处。”此处可引唐代诗人汪遵《昭君》诗:
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猛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
此诗高度评价了王昭君出塞的作用,认为昭君出塞,使汉朝和匈奴和睦相处,起到猛将谋臣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其四,约教材之文。教材有的地方写得较具体,较松散,教师可对教材进行浓缩概括。
例一,教材在“武王伐纣”中,在揭露暴君商纣王罪行后说:“公元前1046年双方在商都郊外牧野展开激战。阵前,纣王临时凑集的军队倒戈,引导周军攻进商都,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在此,可引胡曾《矩桥》以明其意:
积粟成尘竟不开,谁知拒谏剖贤才。武王兵起无人敌,遂作商郊一聚灰。
这首诗,文意浅显,紧扣教材,可起省约教材文字的目的。
例二,唐朝是中国封建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昌盛时期,教材在此处着墨很多,教师可引杜甫的《忆昔》来概括: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此诗以典型的视角描绘了开元盛世的景象,有利于学生了解领会“唐朝是中国封建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昌盛时期”的大旨。
其五,评史之得失。对过往的史事作客观、公正、科学的评论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学的难点。在封建史学家眼中,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的有名暴君,他开凿的大运河,劳民伤财,是导致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但是,我们的教材却说:“隋炀帝于605至610年,修成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长四五千里,以洛阳为中心,直达余杭,往来不绝。”这个评价与前人有很大的不同,我们认为这个结论是客观的、公正的。但这样的评价并非开始于此。晚唐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就说: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在皮日休看来,将隋的灭亡原因归结为大运河的开凿未免表象,因为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解决了南北水上交通和农田水利等重大问题,直至数百年后,人们往来千里仍依赖它通航。假若没有隋炀帝为一己享乐而搞的水殿龙舟穷奢极欲之类的事情,那么,兴修运河之举就简直可以与当年的大禹治水相媲美了。这里,诗人求实的态度,把大运河的开凿与隋炀帝的暴政一分为二,角度新颖,识见高卓。古人这种公正的评史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史观,科学地认识历史和评价历史,无疑是有帮助的。
三、引古诗入历史课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其一,所引古诗的内容和数量要适当。引诗入课,以诗证史,要尽量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出发,从历史教学角度来审视、分析、归纳、整理古诗的知识,做到少而精,以免喧宾夺主。补充的古诗不可太多太滥,否则将影响历史教学任务的完成。毕竟文史结合只是一种教学手段,不能为追求轰动效应冲淡主要任务的完成。因此,在时间、分量上要把握好,做到心中有数,详略得当。具体选哪些古诗,必须根据我们的教学目的、教学手段及学生的接受能力来决定。
其二,所引古诗,要求文辞浅显,通俗易懂。只能选择那些与课文有关的又常用的来讲,勿引那些生僻难解的古诗,否则学生消化不了。
其三,要有批判吸收的态度。因为古代诗文既然是历史的产物,就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社会、阶级、民族情感等因素的影响。教学中所引用的古典诗词要站在今天的高度来审视它的历史价值,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能囫囵吞枣,全盘吸收。只有这样才能不仅帮助学生增长历史知识,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分清是非,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责编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