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学政治多媒体教学弊端的思考

2009-08-04李元斌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粉笔政治课板书

李元斌

前不久笔者参加了遵义市教研室组织的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交流活动,聆听了初中“隐私及隐私权”、高中“社会性是人的本质性”两个课题教学,它们各具特色,精彩纷呈。两位教师准备充分,理念先进,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欣喜之余,冷静思考两节课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发现均存在一些缺失,颇感忧心。现以此为例,略谈自己对多媒体教学的粗浅看法。

多媒体教学,凭借其形象性、趣味性、新颖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图、文、音并茂,画、字、声并举,形象生动,色彩逼真,能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综合刺激,形成立体渗透。这很适合中学生的接受特点,给枯燥单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深受广大教师青睐,在课堂教学(特别是观摩课、示范课)中广泛应用。

然而,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它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只能起到辅助性作用,如果盲目地使用多媒体,认为用多媒体才能体现出教师教学的与时俱进,不关注多媒体教学存在的弊端,片面夸大多媒体的作用,以辅代主,这会使多媒体教学陷入误区而得不偿失,应该引起我们广大教师的重视。

一、教师基本素质要求的退化

“一言三字”(普通话、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必须训练过关,方能上讲台,同时教师还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美术等方面的知识。在“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的年代,“粉笔+黑板+笔记”这一传统教学方法不知为国家培养了多少优秀人才。那时整个课堂的驾驭、师生互动交流全靠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和巨大的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吸引学生,教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教师书写时的一撇一捺,讲授时语调的一高一低,表情中的一颦一笑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很多时候,老师粉笔板书时的吱吱声与学生钢笔记录时的沙沙声,交织成让人记忆深刻的旋律;老师不标准的歌声与学生不遮掩的笑声汇聚在其乐融融的课堂里,是多么令人向往的美好景象。然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听到的是音响里的声音,看到的是荧屏上的图像,而规范的文字与标准的语言却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另一方面,在课件制作中,老师一般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板书、问题及答案都事先设计好,课堂上教师只需按程序操作课件,照“屏”宣科即可。教师基本功似乎显得不重要了,基本功训练好像可有可无了。例如在以上两节课的教学中,没有一位教师现场将重、难点板书,也没有指导学生划书和做笔记,这不禁让我担心,教师作为一个创造性主体的基本素质要求会不断退化而整体下降。

二、教学效果的弱化

教学效果是全方位、多角度的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目标的实现。教师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利用多媒体使出浑身解数:为了证明一个观点,列举很多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为了课堂气氛活跃,讨论问答、演讲调查等能用的形式都用上;为了活动形式丰富,歌曲、相声、小品齐上阵,忙得不亦乐乎。课堂活动多了,学生展示机会多了,学习信息量大了,但这样缺乏精品意识的活动形式,能获得多大教学效益,值得商榷,搞不好还有走马观花之嫌。如“隐私及隐私权”教学时,教师用歌曲《粉红色的回忆》导入新课,紧接着展示一个情景故事,引出主题“隐私及隐私权”,然后是两次合作学习——案例探究,讲授时设置多次问答,讲完后让学生组成正反双方上台开展“隐私是否是丑事”的辩论,最后才是总结——请你断案。的确,课堂形式丰富了,师生互动也增加了,但每一项活动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搞得学生眼花缭乱难以招架。加上教师对举例、知识、观点既不深入讲解,也没重难点现场板书;既不指导学生划书,也不要求学生做笔记,导致“课堂气氛热热闹闹,课后脑子空空荡荡”。这样的一节课,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学生获得了什么?

三、思想政治育人功能的淡化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优化的教学活动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氛围,而良好的课堂氛围正是学好思想政治课的基础,也是师生增加信任形成互动的前提。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大都能注意到课堂氛围的营造,以多种形式的活动为支撑,一改过去单调被动的局面,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有的老师在开展活动,让学生相互探讨、自主学习时,只注重形式上的热闹,对学生在活动中的不良表现关注不够,这不是对学生真正的人文关怀。必须看到,学生的学习目的并非整齐划一,其好动顽皮的心理特点,往往导致他们在课堂上有一些违规的个人行为表现。例如,在“社会性是人的本质性”一课时开展“人性是否自私”的辩论的确让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但也有几个调皮学生在下面打打闹闹,有闲聊的,有玩手机发短信的,有贴纸条搞恶作剧的,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充斥着课堂,可教师始终面带微笑,对那些不良行为看到了却未能及时制止,也未适时地作为教育资源加以能动利用,这种氛围与主题的不协调,怎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

况且在多媒体教学的课件制作中,媒体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大多数教学资源都可在网络中撷取,为我所用,有的甚至实行“拿来主义”。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特点及中学生的认知能力,要求我们在教育资源的开发整合中要更多地考虑理论联系实际和知行统一原则,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特性。然而有的教师过多地重视多媒体而忽视学生资源,忽视学生身边的生活素材,这给将课本理论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设置了障碍。如上述两节课所举事例或来自国外,或来自名家,却没有学生身边鲜活的素材,这样缺少生动的事例,缺乏说服力和感染力,很难让学生将教材理论内化为自己的言行,不利于思想政治课育人功能的发挥和思想性的渗透。

事实上,评价一堂思想政治课的好坏,并不是看使用了什么教学手段,而应该看是否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教学生动、直观、形象,但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内容表述,并不一定都比教师现场讲授引人入胜,对于一些原理近似书面语言的阐释,并不一定比口语化的表述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富有吸引力,对于一些重难点的板书并不一定比现场粉笔书写使人印象深刻和给人美感。这在2007年“全国知名中学教学联合体上海年会”上得到证明,54人参加竞赛,三位获得一等奖的教师皆未使用多媒体。因此,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必须处理好现代与传统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正确对待弊端,扬长避短,才能获取多媒体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责编 袁 妮)

猜你喜欢

粉笔政治课板书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粉笔怎么来的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我们的“粉笔头”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粉笔
如何上好政治课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