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代名窑广西藤县“中和窑”史毁窑亡之谜

2009-08-04

文史春秋 2009年6期
关键词:瓷器

岑 沫

广西有一种精美绝伦的瓷器,大约产于北宋中后期,堪与同期景德镇瓷器相媲美,某些工艺水平甚至超过了景德镇。这就是藤县“中和窑”青白瓷。它的发现,在考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从此扩大了中国瓷器的产地范围,并改变了以往专家把国外发现的这类青白瓷器统归为景德镇产品的观念。但也由此留给了考古界一个个难以解决的历史之谜,诸如它产生于何年何时,又毁于何朝何代?它高超精湛的技艺从何来到南蛮之野?为何如此规模生产的精美瓷器而存世极为罕见?为何十几条龙窑遍布山岭之上却数百年来竟无史籍记载?它重见天日后数十年来的历史悬谜始终困扰着众多的专家学者,成为高悬于考古界、收藏界、学术界殿堂而至今仍然无法明了的心头之病。这一代表着高度文明的历史悬谜,是否会永远沉默下去?……

“中和窑”瓷器是收藏界的一匹“黑马”,因神秘、精美、稀罕而收藏潜力巨大。但在45年前,这种瓷器却无人知晓。它重见天日之后,其藏品极为罕见,国内仅有几件,广西博物馆也只珍藏有两件较完整的瓷品,其价值至今无人能断定。这一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制作工艺特别精湛神奇,让人叹为观止;也不仅仅是因为其生产跨越140多年漫长岁月,却只留下一些堆积如山的残片,完品罕见;更重要的原因是其在兴盛至失踪的近千年时间里,史书方志竟无点滴记载,就是在它被发掘至今的45年里,人们仍然无法了解它真实面目的蛛丝马迹。

从发掘“中和窑”遗址至今,已过去了45年,其高超工艺、瓷窑来历、兴亡原因以及为何湮灭,迄今仍然是一个历史悬谜!这个悬谜一直深深地困扰着整个考古界和瓷器专家,它神秘得如同一颗看似近在咫尺实则非常遥远的星辰,散发着深邃、神秘、迷茫的历史幽光,让人束手无策、望而兴叹。

本文作者经过多次现场考察,及走访当年的发掘者、收藏者和考古学家、瓷器专家,并从浩繁的历史典籍中钩沉史实,孜孜以求地追寻这一段失踪的历史和失落的文明,撰写此文,以求广大考古爱好者、瓷器研究专家共同破解这一历史悬谜!

无意中触发千年历史名窑的隐秘

“中和窑”在洪灾中露出神秘触角

1963年夏秋之交,连日不断的暴雨引发秋洪,河水暴涨,四野一片水国苍茫。西江支流北流河沿江两岸,洪涝冲毁了不少房子。灾后不久,梧州地区抗洪救灾工作组到藤县灾区视察灾情时,发现城关乡中和圩(现藤县藤州镇中和村)的不少房屋是用大量的匣钵(烧制瓷器的模具)来做墙脚的,圩中街道几乎也都是用这种匣钵碎片铺垫而成。他们回去汇报灾区情况时,将中和村发现文物的情况一同向地区领导作了反映,并展示了带回的匣钵、瓷器碎片等实物。

1963年12月19日,梧州地区组织文物普查。普查小组到了中和村,敏感地认识到质地如此上乘、花纹如此精美的瓷器碎片和数量如此众多的匣钵出现,那将不是一般的瓷器工场作坊,应是规模较大的瓷窑遗迹。一个近千年的历史谜团就这样露出了神秘的触角。梧州地区文物普查小组将相关情况上报了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

1964年9月中旬,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自治区博物馆和梧州地区文物考古训练班组成文物考古队,前往中和村进行文物考察。

考古队来到中和村,不禁目瞪口呆:村中长2公里多,宽1公里多范围内,废弃的瓷器几乎将整个中和村街包围,遍地遍野的残瓷碎片满山堆积,人目皆是。更有甚者,不少农民建造房屋用做地脚烧制瓷器的模具竟有三四米高,学校围墙、农舍、猪栏等等,不少也是用烧模来建筑。毫不夸张地说,来到中和村,人村就会踩着文物,出门也踏着文物,处处皆是文物。如此密集和浩繁的废弃瓷器及遗址分布,考古队还是第一次看到。考察当中,考古队在中和村北流河东岸山岭斜坡中,发现了一处烧造青白瓷的古代窑址。

为了弄清窑址的分布范围、烧制年代和贮藏情况,经过相关的准备工作,1964年9、10月间,自治区文物管委会、自治区博物馆组织王克荣、庄礼伦、韦克仁等专家进行了一次复查和试掘,采集到了各种瓷器标本、印花模具和其它窑具等800多件。其中一些较为完整的瓷器残片,经复原,其造型独特、品质超群、轻巧精美,让人惊叹不已,但不知是何朝何代的文物。

这是广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考古工作的一个重大发现与收获。中和窑的发现,扩大了我国青白瓷窑址的分布范围,填补了广西的空白,引起中国考古界的高度关注。因为专家、学者无法认定瓷窑的历史、来由,便以它埋藏、出土之地中和村命名为“中和窑”。

精美瓷器掩埋在荒郊僻岭

“中和窑”遗址坐落于藤县县城南面约15公里北流河(又称绣江、容江)拐弯处东岸的中和圩。中和圩现称中和村,俗名“老鸦塘”。这是一个乡间小圩场子,一条街巷贯穿圩中,住着100多户人家。

中和村依山面河,村后冈峦起伏,绵延数百里,是桂东南云开大山、大容山余脉形成的丘陵地带。北流河自南向北逶迤奔流,在藤县城东与西江汇流。窑址就分布在北流河东岸的中和村附近两条小溪之间的狭长地带低矮的山冈上,南起芝麻坪,北至来山口,长约2公里,宽0.5公里。数百年来,这些神秘的龙窑就静静地躺在这不显眼的山冈上沉睡着,至今未肯以真实面目示人。由于当地群众挖取废匣钵修建房屋、堆砌猪栏便厕、铺设道路码头,部分窑址遭到破坏。

“中和窑”一经发现,就蒙着一层厚厚的神秘面纱,吸引了不少考古专家、学者的目光,但它的来龙去脉及其隐藏的种种费解奥秘,却又让众多的考古专家、学者如坠五里雾中,苦无答案。就这样,“中和窑”又在北流河畔这一处荒山野岭静静地沉睡了10多年。

为了考证“中和窑”的历史,1973年秋冬,秋高气爽,山色明朗。自治区文物工作队韦仁义等组队,与中山大学梁剑韬教授等带领的中大历史系实习生来到中和村,先后各发掘清理了一座古瓷窑。这次挖掘,清理出废窑炉两座,采集到各种标本1000多件,除了极少数成品外,基本上为残废品。出土的瓷器以青釉为主,白釉为次,有各种式样的碗、盏、杯、盘、钵、壶、罐、瓶、灯、炉、盂、熏炉、魂瓶、枕、腰鼓、座器,还有匣钵、垫饼、垫托、花模具、轴臼、釉柄罐、瓷印、铁火钳、铜钱等。“中和窑”瓷器配饰花纹多以缠枝菊、缠枝牡丹等缠枝花卉、缠枝卷叶和海水游鱼、海水戏婴、流云飞禽等为主要纹饰,这些模印花纹繁缛细腻,布局严谨,匀称美观,极显精美绝伦。同时,这些瓷器胎质细腻洁白、薄而坚硬,叩之有金属之声;釉匀莹润,半透明,白中泛青。

经过科学比较、研究、测试和鉴定,得出为宋代瓷器的结论,其工艺水平可与同期景德镇瓷器媲美,有些工艺还超乎想像,远远超于景德镇水平。这一重大发现,立刻轰动了考古界。令考古专家和瓷器研究者始料不及的是,如此精美的瓷器,竟在“老鸦塘”这个毫不起眼的偏僻荒山野岭上默默无闻地沉睡了近千年之久。

此次挖掘经过和文物收集情况,发表于

1973年10月28日《中国新闻》第6940期,对有关“中和窑”情况作了详细报道。“中和窑”的发现引起了文物界的极大震动,从此打破了南方地区不能生产高水平瓷器的定论,标志着南方生产高水平瓷器的历史由此登堂入室。

此后,又在被发掘窑址相邻的13个小山包的斜坡先后发现了9条龙窑。但鉴于挖掘后的技术保护以及种种未能弄明的原因,至今仍未发掘。除了龙窑,“老鸦塘”后面的山冈上,现在还存留着20多处隆起如山脊的废品堆积。这些堆积品从山脚伸延到山顶,岭脚残存断面积厚0.5米,山腰及顶部堆积较厚,厚度一般为1-1.5米,上面野草丛生,有的树木茂盛。专家据此估算,“中和窑”至少拥有13条龙窑,每条龙窑配备的窑工、坭工、坊工、柴工、运工、杂工等不少于100人,那么13条龙窑的管理官吏和生产人员应超过1300人,可见其生产规模不小。

难解之谜困扰专家数十年

“中和窑”址发现之后,它的历史文物就一直困扰着众多的考古专家、学者,至今45年过去了,除在一些方面利用科技手段得以解释外,尚有诸多暂时无法知晓的难解之谜。

经过1964年和1973年两次发掘之后,1981年9月,故宫博物院陈列部主任李辉柄、王莉英、杨静荣等三人,在自治区博物馆张宪文等两位同志的陪同下,到“中和窑”考察及采集标本。

1986年6月,李辉柄等二人再次到中和窑址考察、研究。

1987年12月16日,自治区博物馆韦仁义、周继勇、谢日万又再次到“中和窑”址考查。

1990年以后近20年间,又有多批国内外古瓷专家学者前来考察,但考古发现不多,进展也不大。岁月沧桑,经过了漫长岁月的苦苦求索,“中和窑”的历史谜团不仅没有解开,反而更加扑朔迷离,既让专家们深为困扰,也更令他们对能否揭开“中和窑”之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就目前所了解的资料,能够产生几种推断:

1、“中和窑”可以断定为宋代瓷窑。藤县“中和窑”在历史典籍和方志中均无记载,但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一件对窑址烧制年代的断定有重要意义的实物——“嘉熙二年”款印花模具,为断明窑址的烧制年代提供了可靠依据。这件小印花模具的印面刻着飞鸟花卉纹,外卧刻“嘉熙二年戊戌岁春季龙念叁造目”字款。“嘉熙”是南宋理宗赵昀的年号之一,只使用了4年(公元1237—1240年)。“嘉熙二年”即为公元1238年。这也是迄今为止,惟一能为“中和窑”断代的物证。

2、“中和窑”的烧制从北宋中后期开始,延续至南宋后期。采集出土的标本在器形、装饰艺术、烧制技术等方面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比如一号窑:

一是窑室内出土的器物,造型多仿植物之类,碗、盘、盏、碟等圆器为敞口小圈足,多作葵瓣或莲瓣形;壶、罐、瓶等多呈短颈,瓜棱腹,圈足。这些式样都是唐、宋时期流行的典型器物,为陕西铜川耀州窑、河北曲阳定窑等窑址的北宋遗物中所常见。

二是在一号窑火膛附近出土的7枚北宋铜钱。最早的1枚为“咸平通宝”(“咸平”为宋真宗赵恒的年号,公元998—1003年使用),另有3枚“元丰通宝”(“元丰”为宋神宗赵顼的年号,公元1078—1085年使用),最晚的3枚为“元祐通宝”(“元祐”为宋哲宗赵煦的年号,公元1086-1093年使用)。据此可推定“中和窑”的建设期和第一个生产期,上限可能略早于元丰年间,下限为元裙年间稍晚,前后时间跨度可能为二三十年时间。第二期自宋高宗赵构渡江南下建立南宋(公元1127年)至理宗赵昀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稍晚。第一期与第二期时间跨度大约140年。

三是烧制方法采用北宋时期流行的漏斗形匣钵和一钵一器的仰烧法。器物的造型、纹饰的手法及烧制留下的痕迹,与北宋中期陕西铜川耀州窑、河北曲阳定窑及北宋晚期或金代的同类器物极为相似。此外,二号窑还使用了一钵多件的装烧技术——迭烧,此法最早出现于北宋末期,流行于南宋,盛于元代。

3、“中和窑”瓷器可以推断为出口外销商品。“中和窑”瓷器在中和村的窑址发掘前,国内无发现,现国内仅有数只完好瓷碗、瓷碟,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一些皇宫、博物馆却收藏有不少同类藏品。与“中和窑”出土的标本比较,一是“中和窑”瓷器有不少是以波浪、海浪纹饰,是东南亚地方使用瓷器的常见形式,与其现藏古代瓷器中一些品种属于同类;二是“中和窑”中出现的摩羯纹印花模和青白釉摩羯印花盏,表明它有出口必要(国内不见用此图形)。从实用性来看,“中和窑”生产的碗多为浅喇叭型的,与藤县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用碗习惯不同,国内其他官窑、民窑瓷器中均未发现有此种款式。

4、“中和窑”是一个生产外销瓷器的民窑。从种种迹象来推断,“中和窑”应该是一处以生产外销瓷器为主的民间瓷窑。一是从“中和窑”的瓷器来看,产品之精美可与负有盛名的景德镇同期产品相媲美,其工艺之精、纹饰之美、造型之妙、品种之全,具备了出口所必须的品质要求。一般地方民用瓷器都较为粗糙,不求精工细作,但求耐磨实用。二是从“中和窑”的生产能力来看,它可提供相当多的外销出口。“中和窑”使用的窑炉,一般都长达50多米,宽3米左右。如以口径为22.5厘米、高12.5厘米的较大型匣钵装烧,一次至少可以烧2万多件较大的瓷器。据《宋史·地理志》载,宋代藤州入户籍的有6422户。若按每户以5口计约为3.2万人口;以平均每口每年约用或损坏瓷器3件计,则约需瓷器10万件。那么,一条龙窑仅烧四五次就足以供应全州的需要,如无其它的销路,产品就会滞销、积压乃至引起窑业的倒闭。“中和窑”址目前已发现有龙窑11条,从其20多处堆积成山的瓷器废品数量来估数,烧制的时间起码在100年以上,能生产这么长的时间表明其中必有别的销路,那销路就是外销。同时,在当地乃至广西境内至今未发现“中和窑”产品的出土或流传。这都说明其产品主要不是为了供应当地需要,而是为了适应当时的对外贸易中对瓷器的需求而烧制的。

而让专家们困惑不解,深深困扰的是:

1、为何在此偏僻的南方山野兴建如此高超水平的瓷器烧制瓷窑?

2、为何如此精美绝伦的产品以前不见存于国内?其众多的产品销往何处?

3、如此大规模、并且烧制了100多年的瓷窑,史书方志何以竟无载录?

4、为何所发掘出土的瓷器均无年号也无制作窑坊印记?

5、为何如此规模浩大的“中和窑”突然湮灭在历史的视野?

……

如此众多神秘莫测的疑团与悬谜,苦苦地困扰考古专家数十年,直至今天仍然无法明了。

“中和窑”瓷器可与景德镇同期产品媲美

“中和窑”青白瓷与景德镇同期瓷器属同类

瓷器是中国人发明的,这是举世公认的。西方人称中国为CHINA,就是“瓷”的读音。中

国瓷器历史悠久,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商代的白陶,它是从陶器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白陶以前是用瓷土(高岭土)作原料,烧成温度达1000。c以上,它是原始瓷器出现的基础。

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产生于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这一时期在前代陶器和原始瓷器制作工艺发展。东汉时期,由于北方人民的南迁以及厚葬之风的盛行,在中国东部浙江上虞为中心的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成为了中国瓷器的发源地。浙江上虞县面官镇出土的东汉时期青釉水波纹四系罐,为我们展示了瓷器烧造工艺发展的初期情况。到了唐代(公元618--907年),瓷器的制作技术和艺术创作已达到高度成熟;至五代十国后周世宗柴荣年间(公元954—959年)的“柴窑”瓷器已臻化境,生产出了中国瓷器的巅峰之品。及至北宋(公元960—1127年),制瓷业蓬勃发展,名窑名瓷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钧、哥、官、汝、定并称“五大名窑”。

宋代(北宋)瓷器在胎质、釉料和制作技术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烧瓷技术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在工艺技术上有了明确的分工。这是我国瓷器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宋代闻名中外的名窑很多,陕西铜川耀州窑、河北彭城磁州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和越窑、福建建窑以及“五大名窑”的产品都有它们自己独特的风格。“耀州窑”产品精美,胎骨很薄,釉层匀净。“磁州窑”以磁石泥为坯,所以瓷器又称为“磁器”,“磁州窑”多生产白瓷黑花的瓷器。“景德镇窑”因其产品质薄色润,光致精美,白度和透光度之高被推为宋瓷的代表作品之一。浙江龙泉的“龙泉窑”的产品多为粉青或翠青,釉色美丽光亮。浙江越州(今余姚县等地,古称越州)的“越窑”烧制的瓷器胎薄,小巧细致,光泽美观。福建建阳的“建窑”所生产的黑瓷是宋代名瓷之一,黑釉光亮如漆。河南钧州(今禹县,古称钧州)的“钧窑”烧造的彩色瓷器较多,以胭脂红最好,葱绿及墨色的瓷器也不错。“哥窑”在何处烧造也一直是人们争议的问题,一般认为在浙江龙泉县。但根据各方面资料的分析,“哥窑”烧造地点最大的可能是与北宋官窑一起生产。官窑是否存在一直是人们争议的问题,一般学者认为,官窑就是汴京官窑,窑设于汴京(今河南开封,北宋京城,又称东京),为宫廷烧制瓷器。河南宝丰(今宝丰县,古属汝州,以前一直认为汝窑在其相邻的临汝县,据考古改之)的“汝窑”名列宋代“五大名窑”之冠,瓷器釉色以淡青为主色,色清润。河北定州(今曲阳县,古称定州)的“定窑”生产的瓷器胎细,质薄而有光,瓷色滋润,白釉似粉,称粉定或白定。

这当中,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白瓷(简称青花瓷或青白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白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青花白瓷与青花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并称“四大名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藤县“中和窑”出土的瓷器品种属于青花白瓷,经专家鉴定,其无论是胎体、釉质、造型、纹饰,还是制胎工艺、纹饰手法、窑炉设计、烧制水平等等,都与景德镇瓷器异地同工,如出一辙,与景德镇瓷器属同期同类品种。而其中一些瓷器,则有所创新、变化和超越,形式、品种、花样更多,凸显自己的独特风格。

精美绝伦的工艺可与景德镇瓷器媲美

“中和窑”青白瓷制作的高超工艺,可谓到了神乎其神的境界。从出土的瓷器中可以看到,它在原料的淘炼精选、制作精工和窑炉还原气色的掌握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娴熟的地步,其造型与装饰艺术的独特风格,取材广泛,构图布局严谨而多变,线条清晰流畅,手法娴熟细腻,都显示出极为高超的水准。

据现有资料,宋代能烧造出如此优质的青白瓷器的瓷窑,除景德镇外,还有江西吉安,福建德化、晋江、泉州和安徽繁昌等6处。藤县“中和窑”能烧出此瓷,可见其工艺同列、甚至超出全国一流水平。这更加让“中和窑”瓷笼罩上一层神奇的色彩,它所充满的独特魅力,也更引发人们的种种猜测与遐想。

“中和窑”瓷器可与景德镇同期瓷器相媲美,已为专家所鉴定,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广西博物馆藏古陶瓷精粹》有专列介绍。据传于日本京都博物院藏有一只瓷器精品“九龙杯”,其工艺、造型、胎质考证为宋代瓷器,但也与“中和窑”瓷一般无款识年记,疑为“中和窑”制品。此杯盛满水后,杯中九条龙的龙须与周围的鱼虾都会款款而动,活灵活现,也与“中和窑”瓷“孩婴戏水”碗有异曲同工之妙。

笔者在藤县考察采访时,藏家苏锦源先生出示了一只经过修复的“孩婴戏水”浅浅喇叭形小海碗,胎质细腻,薄而轻巧,白中泛青,正面看并无特色,迎光侧看,则见3个孩婴戏于波涛中,眼看以为凸出碗面,但触摸却光洁无比;若倒人淡茶满碗置于亮光中,则孩婴与波浪宛然浮动,极为生动传神。苏某珍藏十几年,不少瓷器专家都看过此碗,认为如此神奇工艺,即使是科学发达的今天仍难以解释其中奥妙。

另外,藤县文物馆藏有一只“海兽闹海”小海碗,绘着细密的篦纹作波涛汹涌的海水,海水中一只尖头张尾、背鳍怒张的海兽,势如倒海翻江,栩栩如生。此种造型的图案,在其他古代瓷器中尚未见发现。还有一对小花碗,无论是胎质和饰纹、烧制和造型都非常成功,可与出土于江西景德镇湖田乡(镇)宋代影青瓷媲美。

由于“中和窑”出土的瓷器中,多为碎片粘合复原,完整者极为稀罕,从而对其工艺水平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其高超而精美绝伦的手法已足以让人叹为观止。

“中和窑”窑炉的建造相当科学

“中和窑”窑炉的建造技术,展现出相当高的科学水平,与北宋同时代的景德镇瓷窑同处在一个层次上。

从所发掘的Y1号、Y2号窑来看,Y2号窑较Y1号窑为晚,两窑虽同属分级坡式龙窑,但内部结构已有较明显的变化。如Y1号窑没有发现挡火墙的设施,而Y2号窑有挡火墙,其结构已臻于完善。其次,Y2号窑出土的不少瓷物胎质上明显不如Y1号窑出土器物精致细腻,制作比较粗糙。

据当时广西文物工作队韦仁义《广西藤县宋代中和窑》一文记载:1964年试掘的窑炉编号Y1号窑、1973年试掘的窑炉编号Y2号窑,两窑地处南起芝麻坪北至来山口的中段。Y1号窑在中和圩东北约100米的四马岭西坡中间地带,从岭脚至岭顶有一低陷沟槽状两侧隆起的地形。低陷部分在岭脚田坎断面露出窑烧壁,两窑之间淤泥不厚,内有破碎匣钵残片、垫饼、瓷片等。两侧废品堆积较少,山腰处至顶部堆积渐厚,岭顶最厚的堆积达3.5米。堆积层次明显分为3层:上层即灰黑色表土层,地面野草丛生。匣钵残片、垫饼、瓷片等遗物较少,厚约30厘米。中层即废品堆积层,厚达2-3米,

主要有废匣钵、垫饼、破残瓷器碎片和印花模具等遗物,是遗物最丰富的一层。下层为河沙铺底的斜坡窑床,厚约20厘米,沙层中遗留有一些完整的匣钵和未烧好的瓷器。沙层之下为原生土层。这几个层次出土的遗物虽有些差异,但年代相差不大,应属同一时期的产品。Y2号窑试掘点在中和圩南瓦模山此坡,紧临北流河,与Y1号窑试掘点相隔200米,地貌情况相似,堆积层次也基本相同,但薄一些。窑室后部窑床沙层中遗物留有不少碗、盏、碟的半成品。遗物差别不大,应是同一时期的产品。

Y1号、Y2号两座窑炉,都是依山势而筑造的坡式龙窑,结构基本相同。这两座试掘出来的“中和窑”炉,其长度、斜度、造型、样式、填膛用料和膛砖砌法等都与景德镇现存的宋代窑炉基本相同。

但从考古资料来看,Y2号窑要比Y1号窑要晚些,两窑虽同属分级的坡式龙窑,但内部结构已有较明显的变化。如Y1号窑尾部没有发现挡火墙的设施,Y2号窑有挡火墙,其结构已臻于完善。瓷器的烧制热必须达到1000℃——1200℃以上的高温,才能满足烧制要求。这两座“中和窑”炉的建造非常合理,体现了相当高的科学水平,如窑炉的分级处理、斜坡斜度的精确设计、窑床的铺沙设置、中间大两头小的样式、膛砖的咬码砌法,都十分有利于窑炉热力的高强度聚集与均匀分布。很显然,“中和窑”的建造汲取了当时最先进的窑炉建筑设计技术,从中体现出我国瓷器烧制技术的高超水平和科技含量。

“中和窑”史毁窑亡的历史之谜

南方“水上丝绸之路”催生“中和窑”

丝绸与陶瓷是中国人民奉献给世界的两件宝物,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所用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伊斯兰民族用中国的大青花瓷盘盛饭装菜,然后很多人围着一圈共同席地享用;菲律宾等民族将中国陶瓷作为神物顶礼膜拜;非洲人将中国瓷器装饰于清真寺、宫殿等建筑上;古罗马人将中国的丝绸奉为上流社会和贵妇的奢侈品,并在公元1世纪前后引发了一场丝绸与道德之间的争论。丝绸与陶瓷作为物质产品出现,其意义不仅在此作为可用、可穿之物,由此而延伸出来的两条大道,彻底改变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肇始于西汉。从当时的首府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沿楼兰古城,过阿拉山口,出中亚、西亚抵安息、大秦等地,当然这是“丝绸之路”最主要的一条通道,此外在中国的西南、东南沿南也存在。故“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域风貌有:沙溟、草原、高原、高山、平原、海洋等,蕴含着说不尽的艰辛和酸楚。“丝绸之路”因丝绸而发,逐渐演变为后来的文化之路,现代将其命名为“亚欧大陆桥”,使之成为世界上诸多文化的母胎。在这条路上,传播得最为成功的是宗教。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甘英出使大秦,这公元前60年的历史时刻注定要在中国历史上闪烁光辉。其后的岁月,“春风度过玉门关”,也有了“劝君少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有故人”的新型外交关系。是这条路,让中国人认识了波斯人、阿拉伯人、希腊人、罗马人、日本人、朝鲜人、印度人和地道的欧洲人……

“丝绸之路”一词是由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1877年提出来的,他曾7次沿着这条商路来到中国,著有三卷本的《中国》一书,其后的“文化使者”——英国的斯坦因、法国的伯希和、瑞典的斯文赫定等也曾踩着同行者的足迹,窥视中国文化的神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8年开始实施了“丝绸之路考察”的十年规划,其主题是“丝绸之路:对话之路的综合考察”,进一步奠定了这条商路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陶瓷之路”(The China Road)发端于唐代中后期,是中世纪中外交往的海上大动脉。因瓷器的性质不同于丝绸,不宜在陆上运输,故择海路,这是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在这条商路上还有许多商品在传播,如茶叶、香料、金银器……之所以命名为“陶瓷之路”,主要是因为以瓷器贸易为主的性质,也有人将这条海上商路称为“海上丝绸之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唐代中后期,由于土耳其帝国的崛起等原因,“陆上丝绸之路”的地位开始削弱。“陶瓷之路”的起点在中国的东南沿海,沿东海、南海经印度洋、阿拉伯海到非洲的东海岸或经红海、地中海到埃及等地;或从东南沿海直通日本和朝鲜。在这条商路沿岸洒落的中国瓷片像闪闪明珠,照亮着整个东南亚、非洲大地和阿拉伯世界。唐代史书记载,唐代与外国的交通有7条路,主要是两条:安西入西域道、广州通海夷道,即“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陶瓷之路”。如果说陆上“丝绸之路”给中国带来了宗教的虔诚,那么海上“陶瓷之路”则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商业财富。

“陶瓷之路”是日本古陶瓷学者三上次男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作为日本中东文化调查团的重要成员,在埃及福斯塔特(今开罗)的考古发掘,彻底启开了这位对中国陶瓷有迷恋情结的人的心扉。于是他将多年来在世界各地对中国陶瓷的考古成果,著就了《陶瓷之道》这本影响世界的陶瓷著作,其意义深远。他在日本和世界陶瓷学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陶瓷之路》同时也让世人再一次了解和认识了这个与中国同名的“china”。

陶瓷与丝绸作为中国两大物宝,也为中国赢得了“瓷之国”与“丝之国”的美名。

从中国发展史来看,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始于汉武帝遣张骞出使西域,盛于唐太宗“贞观之治”前后,至唐玄宗“安史之乱”而衰亡。晚唐后至五代十国,藩镇割据,天下动乱,此路已废。到北宋王朝,自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建立以来,就一直处在风雨飘摇的战争和动荡之中。西为西夏,西北为辽,东北为金,西南为大理诸国,历代都是强敌窥伺,战事不断,向西出口物品的“陆上丝绸之路”早已一直闭塞不通,而东南沿海直通日本和朝鲜的“海上陶瓷之路”,又被金国所控制。北宋的“丝绸之路”、“陶瓷之路”的出路就只有南方。

同时,由于北宋的冗官政治,国家不断积弱,内忧外患日益加剧。到了宋真宗景德年间(公元1004年),北宋与辽国作战,本来操有胜券,却不得不与敌国秘密签下屈辱的“澶渊之盟”,被逼进贡大量金银、布匹、茶叶,此后的160多年间,北宋与辽、夏、金的战争基本没有停止过,而且每次均以失败告终,丧失了大片国土,并被逼贡献大量财物。要解决如此沉重的经济负担,朝廷因而急欲在南方开辟“陶瓷之路”,向东南亚诸国出口丝绸、茶叶、瓷器诸商品(部分转运南亚、欧洲和非洲各地),以获取货币或换取沉香、檀香、象牙等贵重物品市利还国家巨债。于是,在南方兴建瓷器生产基地成为国家的当务之急,因此催生了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和越窑、福建建窑以及广州、潮州等地一批瓷器生产的“重点工程”。

当时的“陶瓷之路”始发港有江苏的扬州、浙江的明州(宁波)、福建的泉州、广东的广州等,设立了对外贸易管理机构——市舶司,接

着开辟了广西的合浦等出海港口,合浦港因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而成为诸港的最优良出口港。因为除合浦港外,其他诸港都必须经过礁石密布的近海以及浪急风高、天气恶劣的琼州海峡,行船稍有不测,就会倾舟覆灭葬身海底,损失甚为巨大。合浦港近临东南亚沿海各国,而且航运较为顺畅,但最大的问题是,此路甚为遥远,瓷器多有毁坏,困扰朝廷上下。

以江西景德镇为例,一条是:自景德镇出发,沿昌江西下,途经鄱阳湖,出长江,人湘江,转漓江南下桂江,再溯西江(浔江)西上至藤州,转溯北流河往南至北流,出鬼门关短途陆路,经南流江至合浦;另一条是:沿昌江西下,途经鄱阳湖,转溯赣江,至大庾岭,过梅关陆路,再转入浈水下北江,往广州。此路水陆兼程,路遥漫长,也非常遥远,运输成本自然极高。因此,在北流河沿岸兴建瓷窑,此“陶瓷之路”无论是往广州或是合浦,路程都可缩短三分之二以上。而藤州城郊盛产优质瓷土的“白坭塘”便成为首选之地,处于北流河转弯处的“老鸦塘”,河道宽广、山岭低矮、林木遍布,是建窑、取柴、生产、运输的理想之所——“中和窑”就这样应运而生。

“中和窑”的建造可能涉及“国家机密”

“中和窑”自1963年冬被发现以前,就是朝夕与文物相处的中和村民也无人知晓它的来历。直至今天,仍然无人能说个清楚明白。“中和窑”兴于何时?灭于何时?至今无人能懂。迄今为止尚元发现史书或地方志有关记载。就是后代的元、明、清的正史、野史和名人记传,也都鲜有记录。中和大队干部配合考古队同志在窑址采集标本

笔者研究“中和窑”多年,根据出土瓷物,披阅史籍相关历史,近日又专门到自治区博物馆、文物馆等单位采访,对“中和窑”的历史、成因、湮灭作了一些考证、假设和猜想,以作引玉之砖,期待各界高明学者专家共同破解这个历史悬谜。

猜想一:“中和窑”的建筑技术和瓷器生产工艺属于国家的“高度机密”。其一,景德镇等官窑生产的瓷器,一是专供宫廷、贵族使用的,二是专供出口外销。其制造技术、工艺受到国家高度保密,严密禁止外流,因此也就禁止书籍刊载。“中和窑”要得到如此生产技术、工艺,必须得到朝廷许可,这也是宋代制瓷技术高度发达,但名窑仅区区几个的原因。其二,瓷器的高级生产技术、工艺都是口传手授的。像景德镇这样享誉千年的瓷器,其制造工艺也不见载录于书籍之中,技术工艺一度失传,就是“文革”期间景德镇为毛泽东烧制的专用瓷器,也是专家经过千百次反复探索才烧制出来的。

因涉及到国家机密,所以国家对有关信息以极其严格的条款进行监控,对于违禁者的残酷制裁,令人噤若寒蝉。“中和窑”的规模如此之大,产品如此之多,瓷器如此之精美,又处在南方“水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官驿藤州城郊不远,宋代,众多著名的国家官员都到达过藤县,都经过“中和窑”,但在他们的著作、笔记,甚至于诗词中,却都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述。这是历史上一个极为罕见的现象。据《宋史》记载,在藤县出生的或到过藤县的北宋名人有:

丁谓(966—1037),宋真宗(赵恒)景德年间(公元1004年)为相,封晋国公。宋仁宗(赵祯)天圣年间(公元1023年)被贬崖州司户参军,途经藤州溯北流而往,其传、书无“中和窑”记载。

陈执中(990-1059),字昭誉,曾任梧州(今广西梧州)知州。后官至门下平章事(宰相)兼枢密使。著有《乐全集》,其著对“中和窑”也只字无录。

冯京(1021—1094),字当世,宋仁宗皇祐(公元1049年)间“三元及第”,藤州镡津县(今广西藤县)人。相传他出生于现在藤县城东的冯京山附近(现存有其父冯式墓及“三元亭”等古迹),他及第后回乡祭祖,闻说群雁集于雁洲,因有“凤凰非梧桐不栖,大雁非白坭不足”之说,前往考察发现白坭塘广贮白鳝坭,为制瓷佳土。取土样回京,遂上书请在藤州兴建出口瓷窑作坊。于是,朝廷经考察立项,集中全国一流的制瓷专家,举全国之力,在极短时间内建窑秘密生产出口瓷器。冯京为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元老,官至参知政事(宰相)、太子少师,历朝45年,推动此项“国家重点工程”,在家乡藤州兴建“中和窑”。但其存世的文集、奏章中亦无载录。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宋代大文学家。1097年新旧党争中被一贬再贬,远放琼州(海南岛),携幼子苏迈同往经过藤州,并与弟苏辙(字子由)相会于藤州,作有数首关于藤州的诗,如《藤州江上夜起对月赠邵道士》、《浮金亭戏作》等。苏轼、苏辙都是宋代旷世大文豪,逢州过郡必有留作,但在他们众多的作品中,无一关于“中和窑”的记录。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宋代大诗人。他曾贬徙雷州,回来时经过藤州,并卒于藤州。著有《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秦观著作丰硕,在藤州逗留一个多月,遍游藤州山川古迹并留下诗词数首,但对“中和窑”也无只字记录。

丁大令(?-1263),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以隐匿军情于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罢相。次年移送南安(今越南北部)军,后移置新州(宋代广南东路的新州,今广东新兴县),舟过藤州,被将官毕遇挤落水中而死。其传作亦无“中和窑”记载。

李纲(1083-1140),字伯纪,宋朝著名宰相。北宋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入侵,李纲升为兵部侍郎、尚书右丞,率军民击退金兵。北宋灭亡后,宋高宗任他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右相)。后罢相流放到儋州万安军(今海南儋县东南)。著有《梁溪全集》一百八十卷行世。其中《靖康传信录》、《建炎进退志》、《建炎时政记》等,是他在北宋末、南宋初置身朝廷时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的记录,是研究这段历史的宝贵资料。李纲徙途中两经藤州(藤县),同样也没有留下关于“中和窑”的记录。

李光(1078-1159),字泰发。南宋高宗(赵构)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拜参知政事(宰相)。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后贬藤州安置;十四年,移琼州。著作有《庄简集》十八卷。李光跨越北、南两宋,官至宰相,两经藤州,写有《藤州安置赠枢密使臣》等诗及一些文稿,但对“中和窑”也只字不录。

根据以上横跨200多年的人物、历史材料推断,应是朝廷对“中和窑”有严令记录的戒律,使得众人不敢越雷池一步。另外有一种可能,或许有关“中和窑”的记录只能存于朝廷图书馆的档案内,但由于北宋都城汴京(开封)惨遭金人疯狂劫掠焚烧,南宋都城临安(杭州)又遭元兵屠城焚毁,众多历史典籍、档案均无幸免于战火。

猜想二:“中和窑”是宋代的一项国家“重点工程”。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丝绸之路”,从洛阳到长安,经河西走廊而往西亚及至欧洲各国。其始于汉武帝遣张骞出使西域,盛于唐太宗“贞观之治”前后,至唐玄宗“安史之乱”而衰

亡。晚唐后至五代十国,藩镇割据,天下动乱,此路已废。北宋王朝自建立以来,西为西夏,西北为辽,东北为金,西南为大理诸国,四面都是强敌窥伺,战事不断,向西出口物品的“丝绸之路”已闭塞不通,能往日本、朝鲜的“陶瓷之路”也受阻。到了宋真宗景德年间(公元1004年),与辽国作战本来操有胜券,却与敌国秘密签下屈辱的“澶渊之盟”,被逼进贡大量金银、布匹、茶叶,此后的160多年间,北宋与辽、夏、金的战争基本没有停止过,而且每次均以失败告终,丧失了大片国土,并被逼向辽、金、西夏各国贡献大量财物。要支付巨额国债,开辟南方“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势在必行。但此路甚为遥远,瓷器多有毁坏,在南方兴建瓷器生产基地成为国家的当务之急,因此催生了南方广州、潮州等地的一批瓷器生产的“重点工程”。“中和窑”也就在此时应运而生。但由于有官方背景,其生产技术、工艺,乃至产品的质量、数量、销售等都受到官府(甚至朝廷)的严密控制。

猜想三:“中和窑”盛于北宋徽宗时期。“中和窑”处地相沿称“老鸦塘”至今,取土之地现在仍称“白坭塘”,地名土而俗,周边村寨名称也并不雅美,“中和窑”有此高雅不俗的名称绝非偶然。而纵观宋朝瓷窑或瓷器,一般以地名或皇帝年号命名,如汝窑、定窑、越窑或等等。宋徽宗赵估即帝位于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于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7年)倡导“中正仁和”,行“仁和施政”之策,其后又用重和、宣和年号,“中和”既非地名又非帝号。但“中正仁和”或可作为“中和窑”名由来推断依据。至宋徽宗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兵大举侵宋,次年传帝位宋钦宗赵桓,是为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攻陷汴京(今开封市),掳走徽、钦二帝,焚毁京城,北宋灭亡。大批专家、窑工闻变,惊恐间仓促撤走,“中和窑”一夜之间尽毁。“中和窑”自兴起至第一次毁灭,大约存在了70年时间,或因涉及国家秘密及高新工艺,或因国破史毁,是故史书、方志均无传记。到南宋时,“中和窑”重新生产,但质量已经相去甚远。

猜想四:“中和窑”没有印记与古代东南亚迷信习俗有关。从目前发现的(或初步认为的)“中和窑”瓷器中,在东南亚一带发现不少。因此有专家认为,“中和窑”瓷器没有年代和印记可能与古代东南亚地区的信仰有关,其地方鬼神之说颇为流行,他们不喜使用过时的或死人用过的器具,认为人死后灵魂依附在其生前的用品之上,于是死者用过的东西大多也用于陪葬。

“中和窑”可能在战争中遭到摧毁

除了北宋灭亡和南宋灭国两次毁坏外,“中和窑”毁坏的原因,可能还遭到兵劫焚毁。

据宋代李攸《宋朝事实·兵刑·平广南蛮贼依智高》卷十六(《万有文库》本)记载:侬智高(1025-1055),北宋时期广源州人。广源州在邕州(州治在今广西南宁)西南,郁江之源。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广源州的依民富威望日高,被宋朝封为检校司空、御史大夫、上柱国。至侬智高之父辈,其势力在兼并斗争中进一步壮大。侬智高的父亲侬全福(又作“依存福”、“依存勗”)原为傥犹州(今广西扶绥)知州,为了扩充地盘,他曾杀掉弟弟依存禄、妻弟侬当道,并占有他们管辖的万涯州(又作“万崖州”,今广西大新县境)和武勒州(今广西扶绥),后因与交趾王对抗被杀。侬智高“能属文,尝举进士,不第。”仕途不顺利与亲人被杀的怨恨集于一身。宋仁宗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交趾李太宗乾符有道三年),侬智高母子出据傥犹州建立“大历国”。交趾统治者不容侬氏家族的后代东山再起,出兵讨伐,依智高力不匹敌,被擒,并传至交趾京师。李德政见其父被诛,并未能征服侬氏势力,便把他释放回籍,又授以广源州知州衔,划雷、火、戚、婆四洞及思琅州(又作“思浪州”,今广西龙州金龙以西的越南境)归其管理。两年后又给他赐都印,拜为“太保”。但是,侬智高没有臣服交趾,反因屡受凌辱而“内怨交趾”,并在被释后四年占据安德州(今广西靖西县安德镇),建立“南天国”,改年“景瑞”(或说国号“南天大理国”,年号“天瑞”或“启历”)。

宋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侬智高逐渐占领、控制了右江地区田州一路的少数民族地区。同年,他以勿恶洞(今广西靖西东南)为根据地,开始同交趾决裂。交趾命太尉郭盛溢前往征讨,兵败而还。打退郭盛溢的军事进攻之后,于宋仁宗皇祐占元年九月乙巳(公元1049年10月4日),侬智高首次试兵广南西路重镇邕州,宋仁宗赵祯诏江南、福建等路以备。是年十二月甲子(公元1050年1月1日)还派高怀政督捕进入邕州的侬智高部众,但被依军击败。

自侬智高事起,“朝廷忧之,君臣为之旰食”。在一再调兵遣将,师久无功的情况下,宋仁宗赵祯接受了宰相庞籍的推荐,给时任枢密副使狄青加了一大串官衔,派他统军南来邕州镇压依智高。狄青是北宋名将,他筛选精锐部队南下,同孙沔、余靖所部合并,从桂州(今广西桂林)沿江而下,经梧州、藤州(今广西藤县)、浔州(今广西桂平)、贵州(今广西贵港)开往宾州(今广西宾阳)驻下,计官军、土丁共31000多人。经过昆仑山的一场激烈战斗,宋军占了优势。不久,侬智高的麻痹轻敌酿成了归仁铺之败,其军被斩首2200级,官属死者57人,还有500多人被俘,依智高不得不撤出邕州城。离城之后,侬智高即沿着邕江、郁江大举挥师东下。由于当时“岭南州县无备,一旦兵起仓卒,不知所为,守将多弃城遁,故智高所向得志”,很快就占领了广西东部以及广东西部的大片地区。皇祐四年五月癸丑(公元1052年6月8日),侬军进入邕州下游的横州(今广西横县)、知州、殿中丞张仲回,监押、东头供奉官王日用弃城而走。五月丙辰(1052年6月11日),侬军进占贵州(今广西贵港),知州、秘书丞李琚不战而逃。接头侬军顺江东下攻取浔州(今广西桂平)。五月庚申(公元1052年6月15日),侬智高率军入龚州,知州、殿中丞张序弃城而遁。次日,侬军进藤州(今广西藤县),知州、太子中舍李植逃之夭夭。继之,侬军轻易地占领梧州(今广西梧州),知州、秘书丞江鎡不予抵抗,弃州城而逃生。当地有个“弃妻子,儒衣,常持一大翣,行坐独语”的潘盎,侬智高闻其异,召而问之,皆得恶言以复,侬智高怒而杀之。(见《宋史·仁宗本纪》卷十一)

对于侬智高的反叛,以及北宋朝廷派遣狄青率军平叛的经过,《宋史》、《宋朝事实》、《文献通考》、《宋会要辑稿》、《孙威敏征南录》等都有记载,《续资治通鉴长编》、《续资治通鉴》等记述侬智高事最详细,但对“中和窑”却无只字载录,方志亦然。按当时“中和窑”的生产规模及运送能力,当时其地应聚集停泊着许多运送瓷土的船只和大批商船。

狄青大军西进,沿途大量征召战船运载粮

草,而依军南下进攻广州,也是沿途招募叛众、征集船工船只使用的。藤州府时辖镡津(今广西藤县)、岑溪等县,州县府治均在藤州城内,“中和窑”与藤州城近在咫尺,举目可望,没有理由两军都熟视无睹,不取作军用之理。而且狄、侬两人都是史书不断的历史名人,而其传记均无记录有关“中和窑”只言片语。然而,从所发掘的Y1号、Y2号窑来看,两窑建造年代差异及时间推断,“中和窑”在藤州城被侬军攻破后可能曾遭到侬智高军队劫掠,并摧毁了部分炉窑。

“中和窑”在北宋末停产与南宋末毁窑

宋徽宗赵佶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一位多才多艺的皇帝,独创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瘦金体”,结构修长,笔姿瘦硬挺拔;工花鸟画,其真迹至今价值连城;能诗善文,那句“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的经典词句,千古传诵,经久不衰。然而,他惟独不会做本职工作——皇帝,正如清人王士祯所评价的:“宋徽宗百事能,独不能为君。”

宋徽宗在位期间,北宋已历经百年,政治基本稳定,这时期,政治腐败,皇室和官僚生活极度奢侈,而且官僚机构和军队建制庞大,军费开支和官俸开支越“滚”越大,与此同时,全国十分之七的土地集中在皇室、贵族、官僚和地主手里,农民赋税沉重,无法生活下去。尽管仁宗时曾有王安石变法,试图缓解阶级矛盾,化解政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但在执政过程中,赋税被转嫁到人民头上,结果农民命运更加凄苦,两极分化更加严重,社会矛盾更加突出。但宋徽宗登帝位后,为修建宫殿和花园,大兴“花石纲”,弄得“中产阶级”破产,“贫下中农”卖儿郎,引发方腊起义、宋江造反;另外,他又联金破辽,辽国灭后,自己却遭到金国的大举进攻。靖康二年(公元1126年),做了26年皇帝的宋徽宗连同他的儿子宋钦宗赵桓双双被掳。囚于冰天雪地的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客死他乡做了冤魂野鬼,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颇为有名的亡国之君。“靖康之变”,国难当头,“中和窑”大量南下的窑工北返,导致了窑炉的停产,这可能就是Y1号、Y2号窑分为两个时期,Y1号窑较早而形制接近北宋窑炉、Y2号窑较晚与南宋窑炉相同的原因。

至南宋理宗(赵昀)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正月,元世祖忽必烈荡平北方后挥师南侵,蒙古兵势席卷而来,迅速占领了潭州(今湖南长沙),接着东西并进,西线进攻四川,东线攻占湖南后挥师东进江西,川、赣等地迅速沦陷,南宋举国震动。南宋度宗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此后仅10多年时间,蒙古兵东线占领江西后,向浙江以南推进,横扫江南大地;西线从四川取道云南,灭大理国后从贵州沿红水河而下,攻取广西重镇邕州(今南宁),顺西江东下攻占浔州(今桂平)、藤州(今藤县)、梧州各州府。尔后,元兵东西两路大军直指岭南重镇广州。至南宋末帝(赵_爵)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宰相陆秀夫在压山(今广东新会南)背负幼帝赵昺跳海自殉,南宋国灭。这期间,与藤州城近在咫尺的“中和窑”工匠们闻讯元兵南下,眼见国家沦亡在即,蒙古大军已压境而来,于是四散逃匿,“中和窑”一夜之间熄火封窑或纵火焚窑。在南宋灭国至元亡明兴的60多年里,“中和窑”无人问津,被蒿草埋没,从此湮灭在历史长河中。

民间另一传说则是,南宋度宗(赵禥)成淳年间(公元1265—1274年),北流河洪水大涨,上游漂下不少檀香木,想必是上游进口商船覆没所至。窑工们把檀香木捞起晒干后放人瓷窑里燃烧,烧成后出窑的瓷器盛入清水,瓷器印刻的鱼虾竟能款款游动,窑工们既喜又惊。消息传至州府,州官以为神灵吉瑞,将其进贡皇上,皇上正值国家垂危之时,见此神奇瓷器,以为神明,龙颜大悦,下诏令窑工烧制一套“九龙杯”,要求杯中九龙也与鱼虾一样会游动,否则诛杀九族。窑工们惧怕烧不出会游动的“九龙怀”而被斩首灭族,纷纷封窑逃匿,“中和窑”一夜之间人去窑埋,湮灭得无影无踪……从这个传说来看,“中和窑”也是在南宋末年被毁,毁灭时间大约与元灭南宋的时间相当。

但这毕竟史志无载,只是猜想。遥想千年以前,北流河畔的“中和窑”一定是窑炉林立,烟火不断,一派“昼则白烟蔽日,夜则红光冲天”,人声鼎沸,舟楫往来,商贾云集的繁荣兴旺的壮丽景象。但今天,它的真实面目还如谜团一般深深地埋藏地中和村的荒山野岭里,埋藏在历史长河迷茫的云雾中。

相信有一天,随着考古的进一步探索与发现,“中和窑”的历史之谜终将大白于天下。

(本文采写中,由广西藤县文化和体育局茹恩南、霍战平、周雄,藤县文物管理所李炎明,藤县文联李燕霞等“中和窑”研究者提供珍贵文物、文史资料,并参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研究员韦仁义的考古论文《广西藤县宋代中和窑》及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广西博物馆古陶瓷精粹》等著作,特此鸣谢。)

猜你喜欢

瓷器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清三代 中国瓷器的黄金时代
国博展出元代瓷器大家族 揭开元代瓷器历史地位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
“南海Ⅰ号”两件出水瓷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
“洪州窑”瓷器赏与鉴
北京毛家湾瓷器坑那些事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