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改革出路在于“职业化”
2009-08-04邹连
邹 连
随着社会分工的进步与分化,社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也越来越抽象,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在操作型人才数量需求越来越大的形势下,高职学生的就业情况却越来越不理想,他们很难在专业岗位上找到合适的工作。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高等职业教育不职业是一个主要矛盾。正是因为教育滞后于现实社会的发展,对市场的反应迟钝。才导致了职业教育不“职业”的尴尬境地。因此高职教育改革必须谋求“职业化”的策略。
一、人才标准的职业化
1职业化的人才标准。①要进一步明晰高职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明确我国的高职教育在这一现代“大职业教育”框架下应该兼顾狭义的“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既要注重培养国内当前紧缺的高级技工一类的技能型人才,更不能忽视培养具有鲜明现代化和国际化特征的技术型人才这一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主体。要使广大高职院校充分认识到,高职教育即使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也不再是培养一般意义上的技术工人,而是以技术科学为指导的“技能型创新人才”和以理论技术和智力技能为主的适应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现代技术型人才。②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就要理解职业化的人才标准。高职学生层次不高是不争的事实,但职业化的人才标准并不意味标准的降低,而是恰恰相反。因为谋求生存和市场利益最大化是社会发展的核心要务,社会是不可能牺牲自我生存的权益来降低用人标准的。所以,培养符合职业标准、能够承担相应岗位职责的人才是高职专业建设的核心工作,也是高职专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遵循职业化的规律,才能真正实现国家职业教育的理念。
2兼顾区域性的人才标准。区域性就是指要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的优势,按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这是由高职专业设置的基础决定的。专业建设也要兼顾现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技术优势,高职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属性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其人才观、专业建设等必须与地方经济结构和产业模式相适应,依托区域来建设专业。如,振兴东北和辽宁“五点一线”开发建设促进辽宁新型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但目前IT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正在制约着辽宁产业层次的提升和发展的可持续性。面对如此巨大的数量和质量上的人才需求。对辽宁、东北乃至整个环渤海经济区的IT类专业来说,都是一个得天独厚的良机。可见专业人才标准的建设还要体现区域的优势。
3职业精神的人才标准。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与职业生涯相协调,职业是人生的一种信仰,是人的生命价值的具体体现;而且无论什么职业都具有知识能力和道德素质两个方面的要求。职业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知识和能力,而且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塑造良好的职业人格,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高职院校的专业文化应该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努力建设“以人为本”,树立创新理念,既竞争又合作,是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注重人的培养并发挥其作用。高职专业的文化建设应该突出职业意识、竞争与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专业文化建设要为学生适应企业文化提供服务。
二、专业群建设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
1构建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群内的专业由于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反映在课程内容上有相当一部分共同的理论、技术、技能基础,因此,基于专业群建设的课程体系,适合采用“平台+模块”式的模式构建,“平台”是根据专业群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备的共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各专业技术的共性发展和学科特征要求而设置。“模块”是根据不同的专业(或专门化方向)而设置,由体现专业(专门化方向)特色的课程组成。每一个模块是以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为依据,是围绕某一工作过程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综合,是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训练的综合。各模块的课程学时数大致相等,学生在修完“平台”课程后,获得专业群共同的职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具备在行业内从事专业群所包含岗位的基本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就业需要自由选择其中一个模块进行学习,主要实现按不同职业方向进行人才分流培养,较好地解决专业群内各专业的针对性问题。
2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专业群建设有利于教师团队的形成,在专业群的基础上,必然形成师资队伍集群,形成某类专业建设的良好的师资队伍环境。同样,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是提高专业群建设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和根本所在。选好专业带头人特别是选好专业群内核心专业的带头人是教师团队建设的关键,专业带头人通常是指在某一行业领域内对专业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其技术水平处于国内本行业领先地位的技术人才。专业带头人的选拔标准,一般从技术水平、领导能力、协调能力等方面加以评判。
教师团队建设的另一项任务是双师型骨干教师的培养,要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龙头,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教师团队。教育部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中提出的“双师素质”教师标准,要求“双师素质”教师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有两年以上基层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指导本专业实践教学,具有中级(或以上)教师职称,亦即相关岗位工作经验加教师职称;是既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专业职称;主持(或主要参加)两项(及以上)应用性项目研究,研究成果已被社会企事业单位实际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尽可能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引导教师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不断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3建设开放共享的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是高等职业教育中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实训基地建设应以专业群内各专业的核心技能训练为基础,按专业群分类组建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应为:①专业群内各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基地;②校企合作企业的职工培训基地;③本地区职业技能训练考核鉴定基地;④技术开发应用与推广基地。实训基地由技术展示中心、操作技能训练中心、工程技术训练中心和技术研发服务中心组成。
4创建优质完备的专业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是指按照一定的技
术规范和专业课程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的,由优秀的数字化媒体素材、知识点素材及示范性教学案例等教学基本素材构成的,可不断扩充的开放式教学支持系统。建设教学资源库,是为了整合优秀的教学资源,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凸显专业的示范与辐射效应。每个专业群都要围绕核心专业,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可以考虑与相关院校、按专业群分类,共同研制开发教学资源,形成共建共享的良性循环机制。教学资源库建设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领导有足够的重视,保障必需的资金投入;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对教学资源的应用给予密切的配合;需要网站技术人员良好的技术和技能。专业群建设关系到高职学院专业布局和办学特色的形成,对于高职学院的长远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三、课程建设要适应市场的变化
1柔性课程建设。课程是为人才培养的目标服务的,高职课程是为就业岗位群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服务的,所以突出职业技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所有的课程要整合到专业和职业技能培养的目标上去。柔性课程建设是指课程目标、教学与操作内容、学习的手段等课程要素之间的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更好地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为实现岗位技能的标准服务,也就是要体现职业特色。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的课程体系是“柔性不足,而刚性有余”,其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统得较死,结构僵化。高职教育的情况亦如此,在飞速发展的技术和瞬息万变的市场面前,目前的课程体系结构是无法满足学生就业和发展的要求的。所以有必要构建一个柔性化的课程体系结构,“柔性化”是职业化的必然要求,为了应对21世纪全球经济竞争的挑战,专业建设应该在市场的驱动之下,放在整个经济价值链中来研究其定位和价值取向。
2实践资源整合。实践资源的整合是指专业建设要与IT主流企业建立深层次的合作关系,整合企业的一切资源,利用企业的真实教学情境使实践、实训教学更渐近“实战”效果。但目前我国校企间还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的机制,所谓的合作基本上是学校热、企业冷的局面,校企双方的理解还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建设校内的“校外实训基地”的方式,即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室,整合企业的技术、人才和经验资源,是一种比较好的“产、学、研”合作形式。
3进行课程整合。课程整合就是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有选择的将原来分属于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组合成一门新的课程,将原来按学科体系分设的课程转换为按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而设置的课程。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整合主要体现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上。专业基础课程的整合,主要围绕着能够“支持相近的多个专业的专业课程”这个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展开的,通常整合后的专业基础课程所涉及的面比较宽;专业课程的整合,围绕着能够“承担该职业的主要的工作任务”这个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展开的,通常整合后的专业课程所涉及的点比较深。课程的整合,并不是原有内容的简单混合,而是有机地组合,课程的整合应是化学反应,而不是物理反应。课程的整合可以先从物理反应开始。课程整合围绕着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展开。这里,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必须时时刻刻把握。凡是与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相关的内容,一般应保留,不能轻易丢掉;凡是与特定教学目标要求无关或者关系不大的内容,即使再精彩,也要坚决舍去。围绕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去掉重复的部分,合并类似的部分,删减繁琐的部分,扬弃过时的部分,保留个性的部分,增加先进的部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