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矿区唱和谐
2009-08-04王赵民
王赵民
铜川矿务局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旗下的国有大型煤炭企业,1955年在原同官煤矿的基础上成立,全局现有8对生产矿井,分布于铜川、焦坪两个自然矿区,井田面积174.23平方公里,保有地质储量9.11亿吨,可采储量5.73亿吨。现有职工两万六千多人,经过50多年的发展,原煤年产量已由建局初期的30万吨提升到了目前的1000多万吨,逐步成为一个集矿井设计勘探、施工、开采、机修、火工为一体的大型煤炭工业基地。企业资产总额为80亿元。建局54年来,累计生产原煤2.9亿吨,上交税金20亿元,为陕西省和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2008年,该局“三型六化”建设成绩显著,全年共生产原煤产量1100多万吨,销售收入44亿元,职工收入大幅度提高,安全状况保持稳定,重点工程进展顺利,科研项目推广应用,企业管理工作有序推进,谱写了企业安全、稳定、和谐发展的新篇章。
过去,煤矿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脏乱差黑,生产条件恶劣,职工生活困难,生存条件简陋。而今,取而代之的是绿树成荫美如花园的矿区,文明的煤矿职工,井井有条的工作秩序……铜川矿务局提出了要让职工“快乐工作,体面生活”,坚持以人为本,让职工充分享受到企业发展的成果。
(一)
几度兴衰,几度辉煌。铜川矿务局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我先来到了铜川矿务局下属的王石凹煤矿,该矿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之一,由前苏联列宁格勒设计院提出初步设计方案,西安煤矿设计院承担技术设计,1957年开工建设,1961年建成移交生产,年设计能力120万吨。据介绍,目前仍在使用中的选煤楼、办公楼、井下运输大巷、井筒、绞车,都是由前苏联专家设计建造的,如果不是对选煤楼、办公楼的外表进行粉饰,根本看不出是五十年前的建筑。
记得1974年,还在上中学时,学校组织参观“霸王窑”展览,我第一次来到王石凹煤矿,矿山给我的印象已经淡出了记忆,但记忆犹新的是第一次带着一颗好奇心乘坐来往于山顶与山底运输工人上下班的缆车。那沟沟岔岔上,布满了职工搭建的非常简陋的棚子里,像蜂窝一般密密麻麻,如今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整齐的高楼,外墙粉饰一新。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故地重游,那古朴的载人缆车还在运行,只是周围的环境大变样。王石凹矿修建了广场、音乐喷泉、廉政文化公园、企业文化墙。新盖了职工住宅楼,让特困户告别了危房,住上了单元楼。整个矿区高楼鳞次栉比,绿树簇拥,三季有花,四季长青,昔日老牌煤炭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充满了活力。
王石凹煤矿有离退休职工3859名,离退休职工人数比在岗职工还要多。这些矿工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为矿区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矿上为离退休职工新修2000多平方米的室内活动中心,增添了棋牌、乒乓球及健身器材,经常举办适宜老年人参加的文娱活动,使他们愉快地生活,颐养天年。
玉华煤矿位于铜川市区北,是国家和陕西省“八五”及“九五”重点工程之一。1991年12月开工建设,2002年正式投产,年设计生产能力150万吨,2005年改扩建后,矿井产能已达到年产300万吨。该矿拥有国内外先进的综合采煤系统和完善的后勤保障系统,煤矿用人远远低于省内同类矿井,全矿仅一千名员工,年生产原煤200多万吨,先后被评为全国特级高产高效矿井、全国“双十佳”煤矿、陕煤集团文明煤矿,实现了由生产建设型、生产经营型向规模效益型的跨越式发展。
矿上建有全局一流的单身职工食堂,饭菜质量好,花样多,用矿工的话说就是“价廉、可口、实惠”。职工宿舍实现了公寓化管理,每个单身职工宿舍配有公用被褥、床单、电视机、写字台、衣柜等。矿上成立了洗衣中心,购买了洗衣机、脱水机、烘干机和紫外线杀菌消毒等设备,9名女工分三班每天24小时免费为井下工人洗涤、缝补入井工作服。矿上建有两个足球场一样大的职工洗浴中心,里面宽敞明亮,装修豪华,非常干净,甚至比西安一些专门的洗浴中心还要高档。有桑拿、冲浪浴、淋浴、坐浴及按摩椅,定期用浴品杀菌、消毒、除臭。在安排好职工吃住的同时,矿上多方为职工的娱乐、学习创造条件。他们建有文化活动中心,健身器材、乒乓球、羽毛球、台球、康乐球、棋牌室一应俱全。还有专门的电脑室,配有多台电脑,供职工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信息;图书室配备了1.5万册书籍,每天都有职工在这里汲取“营养”,充实提高自己。
通过对以上这一老(王石凹煤矿)、一少(玉华煤矿)两个煤矿的了解,足以涵盖整个铜川矿务局的面貌,对铜川矿务局打造“三型六化”学习型企业所取得的成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从内心感受到他们推出并实践“三型六化”的奋斗目标高瞻远瞩,深入人心。
(二)
前几年,铜川矿务局这个老工业基地面临着“四多”的严峻形势:一是富余人员多,而且结构不合理。一方面富余人员过多,一方面生产技术骨干流失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二是历史欠账多。全局现有8对矿井,多数都是计划经济时代在煤炭紧缺的情况下边设计、边施工、边生产的“三边”矿井,无论生产装备还是生活设施欠账都很多,矿井现代化程度低,职工生活困难。三是安全隐患多。北区矿井自然灾害严重,东区矿井生产条件复杂,安全生产压力大。四是不稳定因素多。一些历史的、现实的、显现的、潜在的矛盾交织在一起,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激发群体性事件。
“四多”的局情,使铜川矿务局面临着安全、稳定和如何可持续科学发展“三大压力”的挑战。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铜川矿务局根据煤炭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借鉴国内同行业的先进经验,引入学习型组织这一前沿的先进管理理念。2005年,把学习型组织理论与企业管理实践相结合,制定了《铜川矿务局创建学习型企业指导意见》,确立了“一年打基础,两年有收获,三年见成效”的创建目标。2006年元月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组建以来,面对2004年“11.28”事故带来的阴影,矿井安全生产压力重重,职工群众人心不稳、士气低落的严峻形势,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关怀支持下,局党政领导班子坚持把企业的发展定位、形成共同愿景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在确立“发挥北区优势,稳定东区产量,战略重点向陕北转移”发展战略的基础上,针对面临的各种压力,明确提出了实现安全与稳定“双零”目标(即安全工作实现矿井无死亡、地面无重伤,从零开始,到零结束;稳定工作实现无越级上访、无群体上访,从零开始,到零结束),建设“三型六化”学习型企业,让职工快乐工作,体面生活的共同愿景。
所谓“三型”即:安全高效型、稳
定和谐型、学习创新型。其中,“安全高效型”中的“安全”二字,是紧密结合煤矿属于高危行业的特点,与该局近年来提出的安全实现“零”目标相配套,将安全定位于企业的根本和关心职工生命与健康的“天”字一号工程的高度,突出了安全这一煤矿管理的永恒主题。“高效”二字,则是全局广大职工希望企业尽快做大做强,职工实现共同富裕的良好期盼。“稳定和谐型”中的“稳定”二字,与该局近年来提出的稳定实现“零”目标相配套,是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和谐”二字,则是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矿区的高度,以稳定求和谐,向和谐要稳定,将稳定和谐作为时代的主旋律,努力实现让职工快乐工作、体面生活,人人心情舒畅、户户安居乐业的奋斗目标。“学习创新型”,是基于提高职工学习力,激发职工创新力,以学习求创新,培育优秀人才队伍,创造扩展未来的能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而提出的。
“六化”即:基础管理精细化、技术装备现代化、人员培训制度化、行为规范军事化、井下治理工厂化、地面建设园林化。“六化”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安全质量、基础管理、技术装备、职工培训、学习创新、行为规范、井下治理、地面建设等物质、精神、政治、环境四个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是“三型”大目标的具体分解和量化,也是实现“三型”目标的具体措施和重点。
(三)
经过2005年试点、2006年全面推进及2007年总结提升三个发展阶段,铜川矿务局对创建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围绕“三型六化”目标,通过层层推进,使创建工作由浅到深、梯度铺开、逐步深化的八个方面。
1制定规划绘蓝图。该局制定了《铜川矿务局创建“三型六化”学习型企业五年(2007-2011年)战略规划》和《铜川矿务局创建“三型六化”学习型单位千分制考核评估办法》,编制了《企业文化手册》、《安全文化手册》和《廉洁文化手册》,成立了局、矿创建学习型企业指导委员会和创建办公室,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共同参与的创建领导机构和组织体系。按照“硬件建设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软件建设超常发挥、彰显个性”的思路,扎实开展宣传舆论引导、理念灌输、准军事化训练、班前礼仪示范等一系列活动,促进了职工行为养成;同时,在深入分析以往管理中存在的粗放弊端和薄弱环节的基础上,把推行精细化管理作为创建“三型六化”的着力点,在生产矿井重点推行了以“精细管岗、精细管人、精细管事、精细管物、精细管心”为主要内容的“五管法”,在辅助单位着力推行了以ABCD四卡及看板管理为重点的精细化管理运作模式,使创建工作扎实开展。
2强化管理抓安全。该局确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根本理念,强力推行了安全“零”目标管理。全局先后投入资金7亿多元,对矿井生产、运输、“一通三防”各系统进行了全面技术改造,新建了5套瓦斯抽采系统,全局瓦斯抽采率达到55.2%,采面抽采率达到78.5%,抽采能力较2004年提高了3.6倍,升级改造了3套监测监控系统,建设安装了4套注氮系统、6套综采面自动化喷雾降尘系统。在井下安装了瓦斯、一氧化碳、风速、温度及通风设备开停遥测遥控系统,24小时不间断监测井下各类气体变化情况。建立了多屏幕电子视频监控系统,为部分矿井安装了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3注重培训提素质。该局把“人员培训制度化”看作是给职工的最大福利,作为提高职工素质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完善了职工培训教育规划和制度,健全了职工培训、技能鉴定实施办法,采取多种形式,扎实开展了职工教育培训素质再造工程。投资2000多万元建立了局安全教育基地,完善了各生产矿井四级煤矿安全培训机构,有计划的选派人员外出学习考察,开设安全管理、工程技术、特殊工种和区队后备干部、班组长以及优秀中青年干部等各类培训班,组织专业技术培训、资格培训和技术岗位培训五万人次。还与西北大学联合举办了2期、164人参加的工商管理硕士(MBA)课程研修班和铜川矿务局大讲堂,邀请全国知名的经济管理专家、高校教授和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学者授课,使全局50岁以下的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机关、基层的业务骨干都能享受到这一高层次的培训机会,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4精细运作抓管理。该局制定了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和考核评估办法,修定、整合了各项管理制度,明确了岗位工作标准,完善了单位、区队、班组、个人四级愿景体系,基本做到了人人有标准,个个有愿景,工作有目标,考核有依据。在安全质量精细化管理方面,重点抓了“四位一体”安全质量验收确认开工制度的落实,每班生产前由班长、安全检查员、质量验收员、瓦斯检查员确认生产现场安全可靠,并共同在开工单上签字才可开工生产。同时,不断强化现场走动式管理,坚持对职工施工行为、隐患排查、质量验收等情况进行现场动态巡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突出重点抓班子。该局围绕“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制定了《铜川矿务局党委常委会议事规则》、《铜川矿务局领导人员谈心制度》等8项制度和《铜川矿务局创建“四好领导班子”目标和措施》等17个办法,初步形成了“靠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的良性工作机制,促进了各级干部作风的转变。
6丰富载体建平台。该局坚持把创建工作与“四五六”(四好领导班子、五好党支部、六好共产党员)创建、“六五四”(六好区队、五好班组、四有模范职工)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广泛开展了学习型领导班子、单位、区队、班组、家庭和学习型员工等系列创建工作,举办了评选安全生产明星、效益明星、首席员工和创建工人先锋号等活动,营造出了创建文明单位、构建和谐矿区的浓厚氛围。2005年以来,该局建成全国文明矿2个、省级文明单位1个、省级文明矿1个、集团公司文明矿4个,涌现出了“感动中国的十大杰出矿工”徐群贤、全国“十佳矿嫂”高桂凤、全国首届“百名优秀母亲”李晓宁等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
7关心职工办实事。该局始终把提高职工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作为创建“三型六化”企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发展生产、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千方百计增加职工收入,提高职工生活水平,真正做到让广大职工快乐工作、体面生活。坚持每年都按照比上年增长10%以上的幅度调整职工岗位工资,实现了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实行了生产矿井五大科室工程技术人员井下补贴,调整了采掘一线职工井下津贴和班中餐标准。坚持组织劳动模范、优秀区队长、技术尖子和一线优秀职工外出疗养,在局中心医院增设了尘肺病灌洗中心。开展了疑似职业病复查鉴定、接尘史职工健康检查和工伤认定等工作;重视矿区环境改造,先后投入资金1亿多元,对全局部分单位实施了环境综合整治及职工福利工程改造。各单位也积极筹措资金,加大环境改造投入力度,矿容矿貌有了明显改观。
8人文关怀重疏导。该局始终坚持稳定高于一切,实行稳定工作“零”目标管理,制定《铜川矿务局稳定工作考核办法》和《铜川矿务局处置群体性上访事件应急预案》等8项制度,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强化教育和制度监督,坚决纠正任何损害职工群众利益的行为。完善稳定工作运行机制,变被动为主动,变上访为下访,扎实开展了矿区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人性化、亲情化妥善处置群众反映的实际困难,尽最大可能把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投人数百万元,为已经关闭破产的原李家塔矿等单位进行了环境综合治理,新建和改造住宅楼,增设文化广场,安抚和稳定了职工家属情绪。同时,不断强化矿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障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打造“三型六化”企业战略品牌,铜川矿务局形成了安定团结、和谐共处的良好局面,矿区呈现出安定团结、健康文明、安全和谐的新气象。三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企业销售收入从2005年末的22亿元提升到2008年的44亿元,资产总额从2005年末的39亿元提升到2008年的80亿元,三年间等于再造了一个铜川矿务局。职工人均收入也翻了一番。在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新形势下,该局党政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高起点谋划,以抢抓“振兴渭北老区”历史机遇为契机,树雄心壮志,做大、做强、做优铜川煤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争取两三年内,在现有的基础上再造一个铜川矿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