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国的教育景观
2009-08-03王三阳王汝凯
王三阳 王汝凯
2009年2月18日,四川省成都市新源学校胡校长带领学校47人来到蒲江实验学校(以下简称“蒲实”)进行为期一天的参观学习,下午听完了最后一节课,他们踏上了返程的汽车。在车上,老师们兴奋激动的心情依然不能平静,大家议论纷纷,其中一位高老师啧啧连声:“今天一天的参观,给我的感觉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震撼。”
这是本学期开学以来蒲实迎来的第八支参观学习团队,参观者总计已有300多人次,按照目前学校得到的电话约请,下一步前来参观学习的人数将呈不断上升趋势,而且,地区已经扩大到成都市以外。
据了解,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已经有很多学校正在借鉴蒲实高校课堂的教学模式,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效果。蒲实,这个天府之国的教育景观正在放射出越来越夺人眼目的光彩。
那么,蒲实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呢?
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是校长的责任
2005年暑假,王祥高校长在每年一度的教师培训会上向学校的老师们发出了“让我们一起寻找幸福”的倡议。
王校长说:“人们往往在行走的途中,错误地把行走当作目的而忽略了观赏沿途的风景。这种现象在教育中尤为严重,教育是心灵的事业,更应是充满幸福的行业,可是教师生存质量的低下和心灵的灰暗令人心颤。现在已经有多项调查显示,教育工作者存在心理疾病,工作焦虑、职业倦怠等指数都居行业前列,这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担心。教育是用灵魂唤醒灵魂、以人格塑造人格的事业,如果教育工作者本身就是‘心残者,那么,我们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呢?就教师个体的生命而言,教育教学活动在其一生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如果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寻找不到人生的幸福,那么他整个人生的幸福又在何处呢?做个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既是教育事业的必需,也是教师个体生命的必需。”
王校长把让每一位教师都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当作自己工作中最高的目标追求。引领教师学会“欣赏、合作、分享”,是王祥高走上校长岗位之后的主要工作,他认为,只要学会欣赏、合作与分享,我们的工作质量就会不断提高。
用欣赏的眼光看周围的人,学会与身边人合作共赢,并且乐于和他人分享收获的喜悦,成为蒲实人共同追求的一种境界。
王祥高校长认为,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既不纯粹是“传道、授业、解惑”,也不完全是为社会培养“人力资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让人成长为自由的、全面的、大写的人。
可现今,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精神成长的关注甚少,更多地局限于知识、能力,甚至是只关注考试成绩。只关注中考和高考。这种本末倒置,有着深刻而广泛的背景渊源,与素质教育未能真正落实有密切关联。这种错误的教育理念在伤害学生、伤害教师的同时也伤害着教育:不幸福的教师在不幸福地教书,教出一群不幸福的学生,制造出一个缺少幸福的校园。
王校长说:“教育工作者之所以被尊崇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是因为我们从事的事业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工作,不同于其他行业和职业。作为老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为社会培养真正的人。很多教育工作者往往满足于追求教学的成绩,满足于追求升学率,而很少去审视自己教育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而这些恰恰是教育工作的关键。”
从建校之初,蒲实就在着力创建“书香校园”“绿色校园”“数字校园”的同时,提倡师生携手共建幸福校园,让学校成为师生精神的家园。人们走到蒲实的门口,标语牌上“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段醒目的话语已经向人们昭示着学校的理念。
打造高效课堂是全体教师的追求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蒲实人多年来一直精心构建富有特色的高效课堂模式。
徐林副校长介绍说:“为了给学生一个平台,让学生在讨论中受益;给学生一个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在反思中进步;给学生一个对手,让学生在竞争中成长,我们采取‘9+1教学模式,对小组互助学习的认识已经跨越理念走向行动,从盲目尝试到有序运作,从注重形式到讲求实效。”
如何真正让学生的行为、认知、情感参与到小组合作中来,使学习更有效,这是蒲实人十分关注的问题,提高小组合作效率的策略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学习小组的建设研究,包括小组构建、小组评价和小组奖励等策略的研究。
蒲实的“9+1”模式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相互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学习小组通常由5~6名学生组成的“异质小组”,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且具有互补性,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截面,这样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
分组要量体裁衣,首先从全班挑选出9名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在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学生担任每组的组长;然后按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分别选择编排每组的副组长(1人)与组员(4人或3人),并从组长到组员依次编号;最后由班主任与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小组之间的综合水平基本平衡。在组建学习小组的时候,他们特别注意为班上的“调皮王”找到一个理想的位置。组建好学习小组,并不等于学生就能合作、就会合作了。要使学习小组能够正常运行,合作富有成效,则必须做好以下三件事:
1,组长是老师的小助手和代言人,是一组之魂。其余的人不仅要“人人有事做”,而且要“人人有官当”。能力最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各组员根据各自的特长担任科组长或卫生督导员等。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激励能力和分辨能力。这是培养学生领导才能的一个起点。教师定期集中培训小组长。培训时除了了解反馈信息、作业专门指导外,还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以利于使他们领导的小组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
2,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让每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磋商,为小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事实证明,只要教师相信学生,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学生的潜能和智慧必定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看看学生给自己小组起的名称:光荣、金龟、无敌、勤奋、日进、翱翔、合力、雄鹰,这是何等的信心,何等的意志,何等的气魄。
3,编一个相应的代号。按照一定的
标准分好小组之后,再按照学生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进行编号。全班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代码,并且每组学业水平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代码相同如7组5号。这样既便于组长分工一一小组内成员按一定的序号发言、交流、讨论,或者按一定的方式合作,又便于教师抽查——指定同一层次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并给予及时评价,使个人承担一定的小组责任。
小组评价是对小组合作过程和学生合作表现的监控,是促进合作小组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中的小组评价包括个人自评、小组自评和教师评价。平时主要以小组自评为主,个人自评和教师评价可以定期进行。小组自评也称小组自加工、小组反省等。在实际的合作学习实践中,不少教师由于时间紧迫或者注重学科知识等原因,轻视甚至忽视小组自评这个环节,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这种自评能够使学习小组成员维持良好的工作关系,便于合作技能的学习,使组员对自己的参与情况有所了解,保证学生在原认知水平上,能够积极进行思维,为强化小组成员的积极行为和小组合作的成功提供必要的条件。
让学生得到理想的发展是共同的目标
近年,蒲江实验学校的教学成绩连年递上新台阶,2007年首届毕业生上省重点高中384人,省重点高中招收理科实验生100人。蒲实上线95人。2008届上省重点高中409人,理科实验班上线98人。
在2007-2008学年成都市对480多所学校的调研考试中蒲实取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绩。
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学校高效课堂的建设,得益于学校坚持、坚定、坚决地进行课改。
坚持:自从确立“科研兴校”这个方向后,学校对教师的培训就从来没有间断过,要求在更新自己的理念的同时,加强对各科老师的引导扶持工作,课题组或教导处对学案作了一系列的修订和审查,以确保其有效性。
坚定:从学生的需要来说。学校最近对学号是5的倍数的学生作了抽样调查,有91%的学生喜欢“我的课堂我做主”,有83%的学生能从现在的课堂中感受到交流合作的幸福、互动展示的幸福。从教师的成长来说,现在的课堂更能促进教师学习,让老师们在不断地反思中日趋成熟。从学校的发展来说,这样的课堂能使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成就。
坚决:既然幸福课堂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益,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那么对于复古倒退的现象,蒲实人理所当然地坚决摒弃,并出台了相关政策进行制约。对于抱着教材一讲到底、不关注学生长足发展的教师,坚决让他们“下课”,退居二线
魏书生曾经说:“什么是创新?创新好比挖井,当你挖到别人没有达到的深度就是创新”。通过考察蒲实的办学情况,我们进一步明白了这番话的深层次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