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发展战略
2009-08-03夏书芳
夏书芳
2002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是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一大福音。它阐明了“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必要性”,明确了“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性质和主要任务”,提出了“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强化了“县教师培训机构的领导和管理”。随之教育部又出台了《全国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标准》。这一系列指导l生意见为各县教师进修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政策,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特别让人感到欢欣鼓舞的是,国家不仅给进修学校提供了政策性支持,而且在改善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生存状态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那么,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要走出困境,真正适应新时期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需要,真正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出路在哪里呢?
高度重视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重要作用和首要地位
为什么教师进修学校地位被淡化、功能被弱化、业务被分化?其主要原因还是人们的认识问题。
教师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师资来源和质量的前提,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决定性因素。为适应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的改革需要,我国亟需改革传统的师范教育体系,重建新的教师教育体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级行政领导要进一步认识加强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的重大意义,高度重视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设。并把它作为“尊师重教”的第一要务来抓,切实办好“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有特色”的颇受当地中小学教师、校长欢迎和满意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
坚定不移地促进各种教师培训资源的融合
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应当成为教师(包括小学校长)继续教育与培训中心、教学研究与课程改革指导中心、教育科研规划与指导中心、教师学习与提高的信息资源中心、教师教育政策咨询与指导中心。单凭教师进修学校的力量,显然不能完成这一使命。这就要积极促进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与县级教研、教科、电教研等机关部门的资源整合与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合力,努力构建新型的现代教师培训机构。同时,构建上挂高等教育机构,下联中小学校的立体化教师教育培训模式。这种资源的整合与开发,不能简单地“1+1”式地组装。而要在建构之前,准确定位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方向,明确其性质与功能,规范办学行为,分清主次和轻重,特别对那些附设普高、职高、艺术班的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要凸现主业,回还“本份”,严防“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打造过硬的师训干训教师队伍
首先,师训干训教师要力争成为复合型的人才。这是因为,教师进修学校与普通中小学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别。它的突出特点是超前性、综合性和研究性。这就要求进修学校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教育理论专业功底,并且能够打破专业学科的界限,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因而对进修学校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要求更加宽泛、更加严格,这就要求进修学校的教师必须一专多能、一专多通、一专多精。
五常市教师进修学校对教师提出十项达标的规定,笔者认为对培训进修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颇具借鉴价值,现摘录如下:
(1)理论提高达标。深入研读学科课程与教学管理专著,每学期要写3500字以上的学习笔记。
(2)业务素质达标。熟悉新教材,熟练解读新课程标准,每学期写出4000字以上的学习心得、体会。
(3)培植典型达标。至少培养2~3名市(县)以上学科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
(4)合作共建达标。每学期整理和点评指导优秀课例5个以上。
(5)综合指导达标。每学期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2次以上。
(6)研究成果达标。每学期至少写一篇以上有价值的科研论文或调研报告、阶段性科研成果、教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或教育叙事。
(7)专业引领达标。每学期小学至少上4节示范课、初中上3节示范课。
(8)活动效果达标。每学期至少主持一次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9)学术水平达标。每学期至少深入一个实验点进行课题研究,力争取得阶段性成果,达到顺利结题和推广。
(10)题库建设达标。组织学科教师建立学科学业水平测试题库。
在教师队伍的结构上,笔者主张“立足本校,广泛吸纳”。建立一支以本校专任教师为主。以聘任县内中小学名师及高校专家为辅、进修学校之间教师资源共享的“三合一”专兼职教师队伍。
改革与创新教师教育的模式,提高培训质量
传统的教师培训存在许多弊端:一是用新瓶装旧酒——培训内容东拼西凑,不是“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而是“我有什么”就“讲什么”,缺乏针对性;二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有的师训干训教师对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理念本身就是一知半解,但仍然冒充南郭先生,不懂装懂,让学员听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三是盖房请来箍桶匠——盲目迷信专家学者,花高价钱请专家学者搞讲座,可是脱离了县情、校情、教情,从理论到理论,没有多少实用价值;四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现在不少中小学教师紧缺,老师们根本没有整块时间外出学习,导致每次培训缺课、请假的教师很多,甚至有时教师成了“光杆司令”。这种缺乏针对性、灵活性、实效性的培训,到头来,必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培训没有效果,学习没有收获,行为没有改变。
教师培训结构,将教研、教科研、电教并入进修学校后,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其工作职能主要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1,指导,尤其是对各中小学校本培训的指导;2,服务。通过多种途径,为中小学提供师资服务、资源服务、上门服务等;3,协调,促进校际间的交流与协作,推行校际间的优势互补;4,研究,深入研究培训的方向、内容与形式,从而增强培训的实效。
就目前教育的需求来看,以下几种培训模式比较有效:问题需求式、个案研究式、菜单讲座式、集体分享式、网络教育式和研修反思式。
教无定法,教有优法,贵在得法。同样,教师教育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只有适合教师模式,才是合适的模式;只要是有效的模式,就是科学的模式。
建立健全教师培训机构的运作机制,保障教师教育的正常开展
(1)大力推进创建标准化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活动
按照《示范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标准》的八项指标:组织领导、功能定位、规划管理、基础条件、师资队伍、经费投入、社会影响、特色创新,逐项对照,全面整改,力求达标。创建标准化、示范性教师培训机构的过程,是一个全面优化学校管理的
过程,是一个全面提升师生素质的过程,是一个全面提高学校品位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教师培训机构领导与教师认识水平的过程。长期以来,一些教师进修学校常常把生存状态的不佳归咎于行政部门领导不重视、经费投入不足等客观原因,但缺乏对自身不足的查找与反思。所以,教师进修学校要打破发展的瓶颈,必须转变观念,振奋精神,自力更生。奋发有为。以有为求有位,以有为求发展,以有为求实效,以有为求品位。
(2)建立多级化网络。构建区域性教师教育一体化运行机制
构建学校五级区域性教师教育新体系,形成“以县为主,上下贯通”的阶梯式教师培养和培训机制。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必须树立开放意识、大教育观念,创立上挂高等院校,中间加强进修学校之间的协作,下联中小学、幼儿园的立体教育网络。探索多元化办学模式,构建科学发展的教师教育机制。
(3)改革人事制度,优化教师队伍
要大力改革教师人事制度。首先,通过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的办法,对观念陈旧、知识老化、责任心不强、严重不适应新形势下教师教育工作的学校干部和教师进行合理分流;其次,通过外请内聘,上挂下联的办法。聘请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基层中小学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作兼职教师,建立一支强大的、高素质的、相对稳定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并不断根据培训的实际需要,充实调整。最后,建立并完善培训教师的培训机制,促进其专业化发展,使他们真正胜任“教师的教师”。
(4)打造教师教育文化,提高教师培训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必须大力加强物质文化建设,通过塑造具有独特风格的校园环境,为基层教师提供高雅、清新、优美、舒适的学习环境;要抓好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积极推行“教师至上,服务至上,发展至上”的学校办学理念;要不断积淀适合校情、教情、学情的教育文化、教学文化和管理文化。文化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形式,文化力体现实力,彰显魅力,决定竞争力。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是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中学教师提高专业水平的重要基地。因此,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给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只有加强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在新形势下、新课改背景下建设的定位研究、模式研究、存在问题的研究和解决问题的研究,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才能走出困境,向标准化、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宏伟目标迈进,最终成为促进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航空母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