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

2009-08-01王征兵AllanRae

关键词:民主监督农民专业合作社

王征兵 Allan Rae

摘要: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会员已占农户总数的11%,会员收入增长速度高于非会员3个百分点,但仍存在着规模不大,机制不健全和业务范围狭窄等问题,为促进合作社发展,提出改进一人一票制,实行“一会两制”、建立会员资金帐户及按股分红与利润返还相结合的利益分配机制,健全民主管理,强化专家指导等对策。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民主监督;杨凌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

中图分类号:F32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09)03-0001-05

杨凌原为陕西省武功县的一个镇,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全区共有三乡一镇一个街道办事处,71个行政村,总人口16万,其中农业人口8万,总面积94平方公里。近年来,杨凌示范区不仅在农业科技方面做了许多示范工作,而且在农业经济管理方面也做了大量探索和示范性的工作,农民专业合作社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杨凌利用当地两所农业院校的农业经济管理专家及资金扶持等办法,积极探索和建立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了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但在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拟对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就与问题做一剖析,以期进一步促进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并对其他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所借鉴。

一、杨凌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种类和数量

截至2007年,杨凌全区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9个,会员2200余人,占总农户的11%。这1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种类与数量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小(以50-200户的规模为主),起步普遍比较晚,成立时间较短(其中西桥果树合作社例外,成立于1992年),政府引导作用相对较强,但区域范围比较狭窄(主要以村级为主)。

二、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情况

(一)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活动频次

通过对19个合作社的问卷调查,合作社每年开展活动次数及会员参与率见表2。

(二)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活动内容

1、提供生产技术服务。目前杨凌大部分合作社所作的主要工作就是依托政府有关部门(农林局、科技局、农技站、畜技站等),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有关专家为会员及周边群众进行作物生产、养殖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如奶牛、蔬菜等合作社经常定期、不定期组织养殖、种植技术指导,其中2004年果树、奶牛、蔬菜等合作社共组织开展培训30场次,培训会员及周边群众3000余人次。

2、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杨凌草莓合作社、杨凌果树合作社在实施草莓和名优杂果的引进、试验、推广上做了许多工作。目前杨凌草莓合作社储备有十余种国外优质草莓新品种,准备每年推出一个新品种,以此来促进会员增产、增收。

3、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示范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主导产业发展起来的,像南庄、胡家底等设施蔬菜种植大村,均成立有蔬菜合作社,会员几乎涉及所有的大棚种植户;在大寨乡蒋家寨、官村等奶牛养殖村都有奶牛养殖合作社、奶牛养殖小区等等。目前全区入会农户已达到2200余户,占总户数的11%,通过合作社降低了一家一户小生产很难逾越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4、组织产品销售。农产品的销售是农民最为关心的问题。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杨凌奶牛养殖合作社,奶牛合作社不仅将其产品顺利销售给晨光乳业公司、神果公司、宝丰公司等,而且通过合作社与企业协商,将奶价由原来的每500克0.60元提高到2005年的0.80元,同时帮助农户解决拖欠奶款等问题;南庄蔬菜合作社多次到西安、宝鸡联系客商,促进蔬菜销售,目前,农户基本不用出门就可以解决销售问题。

三、会员与非会员农户的生产经营状况对比分析

通过对会员与非会员农户在经济收益及农产品销售、获取市场信息、农资购买、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户经营的具体影响及作用。

(一)农户经济收益的对比

通过对200个农户的随机调查,农民专业合作社给农户带来的经济效益如表3所示。

从对其2002年、2003年和2004年的收入状况调查中发现(见表4),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已摆脱年收入低于3000元的水平,参社的年收入超过7000元的农户增长幅度明显高于未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以2003年和2004年为例,从2003—2004年参加合作社且收入在7001~10000元的农户的数量提升9.1%,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提升10.4%;相比之下,未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比上年增加分别是8.4%和6.4%。

(二)农业公共设施建设上的对比

农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一般需要大量资金,而且一般的农户没有能力也不愿意投资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合作社这一中介组织可以将各会员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进行公共设施建设,如杨凌奶牛养殖合作社,依托会员力量,目前已组织建设大小奶牛养殖小区15座,机械挤奶站6座,小型挤奶机30余个,既方便农户平日的生产,又有助于提高其产品质量,增加养殖户收入。

(三)对病虫害统一防治、畜禽统一防疫的对比

病虫害防治与畜禽防疫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帮助,会员不但对病疫做到了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理,统一防治、防疫,在提高防治、防疫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成本。杨凌奶牛合作社通过统一防治、防疫,目前已经使其会员的奶牛防疫率达到100%,鲜奶产量提高了10%左右,牛犊成活率提高到98%,农户受益匪浅。非会员的防疫率仅为42%,牛犊成活率为83%,成年牛死亡率为会员的2.1倍。

(四)对农产品销售与农资购买状况的对比

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吸引来了客商,而且农户在农产品销售上可以提高自己与商家、客户的谈判地位,因为合作社充当一个较大的经济实体敢于在农产品销售上提高价格,而在农资购买上压低价格,防止农民利益流失。杨凌的蔬菜合作社、奶牛合作社在这方面成绩突出,不仅其农产品销售无忧,而且价格经合作社努力有所提高。会员的产品销售价格比非会员高15%左右,而农资价格则低10%左右。

四、对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评价

(一)会员与非会员的评价

调查组在杨凌随机抽取200户(含会员与非会员)调查发现,目前农户对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态度为:60.9%农户表示愿意加入合作社,18.6%的农户对合作社没有兴趣,20.5%的农户表示随大流。

几个规模大的合作社(如杨凌奶牛养殖合作社、草莓合作社、果树合作社)的会员普遍对合作社反映良好,认为加入合作社以后,切实在技术交流、培训以及新品种推广等方面有所收益,92.2%的农户通

过合作社的帮助收入有所增加,7.8%的农户人会前后收入变化不明显。但是规模小的合作社的会员以及没有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认为合作社对生产没有做出具体实质性的帮助且约束过多。

(二)政府的评价与态度

杨凌被列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试点县区,省市区三级政府对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都相当重视。特别是杨陵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虽然在资金支持上有限,但在政策上积极引导合作社的发展和建设,切实希望扩大合作社的规模,提升合作社的水平,发挥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农户。政府对几个规模较大、发展潜力较强的合作社,采取重点扶持策略,对规模较小的合作社则提供政策引导和组织经验交流与技术培训。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评价

据调查,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基本都是由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民主选举产生的,且均为当地的农村干部或养殖、种植大户。目前,各合作社负责人的态度因其合作社规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受政府重点培养、规模大的合作社(杨凌奶牛养殖合作社、草莓合作社、果树合作社)的负责人普遍对合作社工作热情较高,认为通过合作社帮助,势必会增加农民收入,抵抗市场风险。其他合作社的负责人态度相对保守。

五、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一)“小、散、弱”是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最大的障碍

主要表现在:一是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较小、影响力不够。除了杨凌奶牛养殖合作社、杨凌区草莓合作社和杨凌区果树合作社等几个稍有规模以外,其他大多数合作社规模都不大。全区合作社共19家,会(社)员数最多的仅为500人左右,最少的只有8人,其中会员少于200户的有14家(占总数的94.74%),会员少于100户的11家(占总数的57.89%)。从调查中发现,由于规模过小,很多合作社只是个“牌子”,没有对农户提供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即使有也主要局限在低层次服务上。二是协调性不够。以奶牛合作社为例,除全区性合作社杨凌奶牛养殖合作社以外,还有村级奶牛合作社5家,且相互独立。蔬菜、果树合作社同样如此。未能协调与统一,显得散乱。

(二)行政部门协调管理困难

在具体协调与规范管理上,部门之间有时相互推委,有时又相互越权,管理比较混乱。

(三)组织管理机制残缺

对于合作社的组织管理,最重要的是要以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为保障,实行真正的会员民主管理。然而,目前杨凌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完善。有的没有按照规定设立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或者虽然设立,却形同虚设,连续数年不开会员大会,剥夺了会员对合作社的决策权和监督管理权。

(四)监督约束机制残缺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不以赢利为目的的组织,其管理者并不拥有剩余索取权,因而通过改善管理所得到的收益不可能资本化为管理者的个人财产。在自身素质不高而又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管理者有可能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从杨凌各合作社运行情况来看,部分合作社内部没有监事会等监督机构,致使合作社的监督机制不健全,合作社成了个别干部、生产大户谋取私利的工具。

(五)业务范围狭窄

目前杨凌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业务范围比较狭窄和单一。从活动领域看,多限制在村、乡范围内,能实行跨区域的、纵横向联合的较少;从服务对象看,多集中于纯农户,特别是从事传统生产而不是商品性生产的农户;从服务内容看,多局限于优良种苗的提供和部分经济信息的传播等单项服务,有点实力的充其量开展一些新技术培训,在真正能够获取丰厚利润的市场开拓、产品营销和农产品加工等诸多领域,涉足不多。

六、促进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民主机制

一是民主管理机制。在坚持民主管理的前提下,改造“一人一票制”。传统农民专业合作社认为“一人一票”制既能实现平等,又能体现公平,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区分于股份制企业的特征之一,因而将其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民主管理的主要手段。但是各国实践表明“一人一票”不是民主的惟一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对资金的需求,客观上要求突破“一人一票”制的框框。在具体的操作上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在表决权上实行加权制,即对股金总额特别大、贡献特别突出的成员,在一人一票的基础上酌情给予其增加一定的票数,但要规定一定的上限(如拥有不超过总票数的20%的表决权),当然这样就应把股金分配的红利限制在不超过银行同期利率若干个百分点(如两个百分点)的范围内。但在理事会、监事会等领导机构任命及关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大问题仍采取一人一票制。

二是民主控制机制。(1)最高权力机构。一般规定会员大会是最高权利机构,每年召开一次。成员较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规定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在表决机制上,一般应规定会议必须由全体成员的2/3以上参加,决定事项需要参加人数的过半数通过,对于重大事项需要2/3以上参加人员通过。(2)管理机构。一般规定设立理事会,作为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决策机构。(3)监督机构。一般设立监事会,代表全体成员监督和检查理事会的工作。(4)日常运行管理部门。对于规模比较小的组织,一般由理事会负责日常的各项工作。但对于规模比较大、业务内容较多的组织,则在理事会下设立总经理及若干个部门,负责日常事务。

(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利益分配机制

传统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般都严格坚持按交易额分配盈利的原则,反对会员通过拥有资产受益,但这种做法完全忽视了会员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出资多寡的因素。如果只考虑交易额一个因素,势必挫伤出资多的会员的积极性。在坚持按交易额分配的前提下,适当兼顾按股分配。具体说,可以有以下几种分配方式:(1)按股分红与利润返还相结合。(2)“一会两制”形式。对外来资本和社会资本实行按股分红,合作社内部则实行按交易额返还。

(三)明晰合作社内部财产产权

一般而言,农民专业合作社财产由三部分组成,即会员出资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中的积累和国家支援投入。现行规章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公共积累不可分割,即两个财产主体:一部分是会员名下的公共财产,另一部分属于农民专业合作社。但实际上没有人能真正对这部分财产行使所有权。对此,可以通过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公共积累分解为零的办法加以解决,即先按会员各自的交易量返还,记在会员个人名下,再提取积累,这样形成的积累以“个人内部资本账户”形式加以分割。“个人内部资本账户”的增值,不得以现金方式提走。职工的个人内部资本账户只享受股息,利率可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若干个百分点,不再分红。

(四)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机制

传统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般都只在会员之间进行交易,实行封闭式服务,不面向市场,不对非会员提供互助合作,但随着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分工协作进一步加深,农民专业合作社传统的指导方针束缚了它的发展,因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根本没有哪个经济组织可以脱离外部市场而封闭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必须在坚持服务于会员的同时,面向市场,实行商品化经营,那么对外盈利就不可置疑地成为其生存的条件,也是更好地为会员提供服务的前提。

(五)典型示范

利用杨凌两所农业院校农业经济管理专家较多的优势,在专家的指导帮助下建立数个规范、科学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带动其他合作社的发展,并在此方面发挥杨凌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猜你喜欢

民主监督农民专业合作社
发挥政协优势 提高民主监督实效
韩启德在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座谈会上建言
关于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策略和方法研究
积极主动全力配合政协民主监督
把党员民主监督落实到“神经末梢”
破解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制约因素 提高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
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创新: 案例剖析
隆阳区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存在问题及思考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