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三农”思想对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的启迪
2009-08-01徐国喜
徐国喜
摘要:邓小平“三农”思想的主要内容有: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农村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中国农业的改革与发展要有两个飞跃,要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邓小平“三农”思想对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具有重要的启迪:要进一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农业生产的不断创新,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闽台农业合作。
关键词:邓小平“三农”思想;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农村;农民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09)03-0006-04
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袖人物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始终坚持一切从中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出发,特别重视解决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并把它纳入到实施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构想之中,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们探讨、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理论武器。
一、邓小平“三农”思想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的“三农”思想丰富而深刻,透过《邓小平文选》一、二、三卷,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大量的文章(在全部222篇中占到约1/4)论及到农业发展、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改革与发展、农民问题等,其中有多篇是专论“三农”问题的,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对“三农”问题的敏锐洞察。
1、强调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邓小平认为农业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问题。他说:“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这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农村现代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头等大事。他说:“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农业是根本、是战略重点,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可以说,这个思想是他思考和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出发点之一。20世纪70年代中期,他在恢复工作后不久,就强调首先要抓好农业,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现代化。”80年代初期,他在规划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时,把农业列为战略重点的首位。他一再告诫人们:“农业是根本,不要忘记。”“发展工业,发展其他产业,必须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
2、强调农村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农村改革之所以见效,就是因为给农民更多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以调动农民积极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在领导农村改革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等一系列基本政策,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此,他高度评价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决定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其核心就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邓小平说:“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是在物质利益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针对改革初期不少同志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持犹豫观望的态度,邓小平同志说:“中央的方针是等待他们,让事实教育他们。”1992年在视察南方时,他进一步指出:“我们的政策就是允许看。允许看,比强制好得多。”“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话,阐述了推进农村改革的基本方法,揭示了农村改革成功的基本经验。
3、强调中国农业的改革与发展要有两个飞跃。邓小平提出的“两个飞跃”思想,是站在时代高度,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而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对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近百年认识及实践过程的总结和概括,是邓小平关于农业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构想。邓小平同志极有远见地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与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他还强调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围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这个目的做文章。与此相关,他还提出关于农业经济因地制宜,综合经营,全面发展的思想。他说:“农业翻两番主要靠多种经营,最直接的措施有两条:一是饲养业,二是林果业。”并指出这些要同因地制宜、区域专业化生产相结合,“该种粮食的地方种粮食,该种经济作物的地方种经济作物,不仅粮食大幅度增长,经济作物也大幅度增长。”在新的形势下落实邓小平这一思想,就是要进一步创新农村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组织制度,发展农业产业化,搞好农业项目开发,实行集约化经营。
4、强调要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邓小平同志分析了乡镇企业发展与城镇化的关系,认为我国农村必然要走以乡镇企业为主干、以农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主要载体的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同步发展的道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对此邓小平同志给予了满腔热情的高度赞誉。1987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外宾时指出:“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邓小平同志深刻分析了乡镇企业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关系,认为我国农村要走以乡镇企业为主体、小城镇为载体的工业化、城镇化道路。他指出:“农民不往城市跑,而是建设大批小型新型乡镇”,“大量农业劳动力转到新兴的城镇和新兴的中小企业。这恐怕是必由之路。总不能老把农民束缚在小块土地上,那样有什么希望!”乡镇企业的发展,为我国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目前,我国农村社会总产值的近3/5、国内生产总值的近1/3、工业增加值的1/2和农民收入的1/3都来自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吸纳了1.32亿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邓小平“三农”思想对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的启迪
邓小平“三农”思想,对于指导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富裕起来,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重温邓小平同志的“三农”思想,仍具有重大的
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对于指导“三农”工作具有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依法维护农民的权益,保护农民的利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关注农村、重视农业、保护农民,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重中之重,也是当务之急。
目前,福建省农业还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起步阶段,农民的收入还不高,农村依然比较落后,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农村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农村现代化首先要推进经济的现代化。不论什么时候,都要把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三农”工作的主题。
1、进一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仅是密切联系农户的纽带,也是连接农民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桥梁,不仅可以解决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过渡层面问题,还可以协调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对繁荣农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中,把加快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发展作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要任务,把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股份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培育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主要内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全省各地蓬勃兴起。但由于不少组织起步晚,起点低,机制不完善,也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发展不平衡,覆盖面偏低;组织规模小,辐射能力差;制度不完善,规范化不够。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要使中国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农户有能力与国外的大合作社、大集团进行竞争,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和海峡西岸的省份,福建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方面理应走在全国的前头。为此,必须采取积极的发展对策。一是从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提升合作经济组织的总体水平。合作经济组织的任务要明确定位,这样组织才有凝聚力,合作的事业才能发达,才能实现从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提升发展和服务能力,提高合作经济组织的总体水平。二是从本土型向外向型转变,增强组织辐射能力。要加强跨地区合作组织的联合,提高市场竞争力。
2、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的不断创新。从根本上看,决定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动力在于农业的科技创新。近年来,福建省努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等支撑体系的建设,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与合作,克服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和日益严峻的动植物疫情的影响,促进了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福建农业科技进步虽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然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有较大的差距。总体而言,福建农业科技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二是现有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有限。正是由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和推广转化效率低下,导致了福建省的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整体上滞后于经济发展,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水平还比较低,农业企业缺乏必要的自主创新能力,农业科技力量分散,学科带头人不足,科研条件比较落后,技术推广和转化工作薄弱,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能适应福建省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围绕我省农业发展目标,本着合理配置资源,立足现有基础,注重长远发展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不断调整与优化学科结构,加强良种选育、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力争在我省三条特色农业产业带、四大主导产业和九个重点特色农产品发展上作强有力的支撑,从而建立起完善和开放的福建省农业区域创新体系;同时创新科技传播体系,改革现有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起以科研、教学、推广三者结合的,以区域特色为核心的包括科技孵化基地、中试基地、示范基地、培训基地为一体的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特别是在要继续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高良种良苗的覆盖率。以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为契机,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和农业科技进步工程。结合农业区域结构调整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构建,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
3、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的经济运行方式,而市场经济机制无疑有利于促进农业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合理使用,促进农业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转移,促进农业结构向多元化变动和调整。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之所以会促进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因为产业化经营是同农业和农村经济商业化、市场化相紧密联系的,龙头企业需要按市场需求建立原料生产基地并进行农产品加工,而在生产或收购的过程中,龙头企业就把市场信息及时传送给了农户,引导农民及时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这样,既可以解决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又能使农产品转化增值,从而有效地开拓市场空间,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产出率。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目前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前提下,一种更加符合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经营方式,只要加强协调,搞好规划,调整农业产业及产品结构,处理好龙头企业和农民的关系,农业产业化经营必将迎来新的、更大的发展,而农业的产业与产品结构也一定能按照市场的要求实现优化和升级。
4、进一步加强闽台农业合作。加强闽台农业合作,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举措,是福建“三农”工作的一大亮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闽台农业合作与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关系密切,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为闽台农业合作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落实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实施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扶贫开发力度,增强贫困乡村自我造血功能。而闽台农业合作为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台湾农业已基本实现现代化,农业集约化水平和外向度都较高,加入WTO后应对自由经济的适应性强,农业生产效率高,具有较强的科技优势。福建有发展闽台农业合作的独特优势。一是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二是渊源深厚的人文优势。三是丰富优越的资源优势。当前,要充分利用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的独特优势,按照依托“五缘”、推进“六求”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闽台农业合作与交流,努力把我省建成台湾农产品输入的区域集散基地、台湾农业岛外发展的吸纳基地、台湾农民再创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为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奠定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