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技音乐新课程与学生音乐审美心理

2009-07-31方展珊

商情 2009年10期
关键词:新课程

方展珊

【摘 要】通过分析中技音乐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中技音乐新课程的模块和理念上分析了设计原则,重点论述了中技音乐鉴赏教学在中技音乐新课程中的地位,以及中技音乐鉴赏教学中的音乐审美心理相关的问题。

【关键词】中技音乐 新课程 音乐审美心理

1 引言

中技音乐新课程最重要的基本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是由中技音乐新课程的性质而决定的。贯彻“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就是要使中技音乐课程按照美的规律来设置、构建和实施,把对音乐美的感受、体验、表现、创造作为课程的基本方式,将培养审美情趣、增强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视为其重要价值观。“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决定了音乐课程目标、音乐课程内容和音乐课程实施的审美性质、特征和原则。也就是说,在音乐课程中,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都应围绕着“审美”这个要素来展开,音乐教学目标的设计,音乐教学内容的安排,音乐教学方法选择,都要体现“审美”的意义。

2 中技音乐新课程的模块和理念

中技音乐教育面临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的今天,如何加强中技音乐教育自身的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进美育的发展,己成为摆在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以美育为基本属性的音乐学科,在其教育、教学形式与过程中同其他学科有着显著的区别,那就是淡化教育活动的知识传递过程,代之以师生双方主动投入、相互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动,并视这种活动本身为音乐教育的目的之一。

(1)情感性原则

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给人情感的移入比其他艺术有力得多,能更直接更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审美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教育。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和中介。在音乐教学中牢牢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会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能使学生在情感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情操。

(2)体验性原则

音乐是体验的艺术。音乐创作、表现和鉴赏都离不开人的亲自参与和体验。因此,音乐教育和教学基本上不能通过讲授的方式来进行,它只能意会,不可言传。音乐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可以说,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教学。

(3)形象性原则

形象性是音乐艺术的主要特点之一。由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语言所创造的音乐形象,具有声态、情态、形态、动态等一系列形象化特征。音乐审美教育正是借助这些具体可感的形象来引发和感染受教者。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贯彻形象性原则,以美引真,最易为学生所接受,尤其是在音乐知识、识读乐谱等教学中,变抽象、枯燥的概念为生动有趣的形象,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愉悦性原则

音乐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食粮,人们之所以需要它,是因为它能够给人以愉悦,能使人在精神上产生美感。因此,保持学生的良好心境,使其充分感受音乐的愉悦,这既是音乐教学能否获得成功的前提,也是音乐教学的目的之一。

(5)审美性原则

音乐教学环境的审美性,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听觉环境和视觉环境的优美,二是两者间的和谐,这是创造良好音乐教学气氛和情境的外部条件。

3 中技音乐鉴赏教学在中技音乐新课程中的地位

中技音乐课程标准首先对“音乐鉴赏”进行了内容定位即“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后又提出了关于“音乐鉴赏”的教学建议“针对中技学生,更应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并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进而为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中,体现了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很好地体现了音乐课程目标的多维性,既有音乐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内容,又有音乐情感、态度以及音乐学习过程与方法方面的内容二是拓展了音乐鉴赏的内容领域,将以往中技音乐课程中所没有的内容吸收了进来三是加深了音乐鉴赏的层次与程度,不仅要求能够对音乐作品的音乐风格、文化特征进行比较,还要能以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对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或社会音乐生活现象做出恰当的评价及选择。

音乐鉴赏是音乐艺术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人们创作与演唱、演奏音乐,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人欣赏。音乐鉴赏是进行音乐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在音乐教育中也起着其它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音乐鉴赏可以使受教育者有机会接触更多的音乐作品,扩大其音乐眼界,在培养人的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情感、提高人的音乐审美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4 中技音乐鉴赏教学中的音乐审美心理相关的问题

中技生音乐审美心理因素在中技音乐鉴赏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在教学中与之相关的主要问题有:

(1)缺乏对中技生审美趣味的关注

中技生平时接触的音乐很多,己经形成一定审美标准,并且不像小学生、初中生那样较容易接受教师安排的审美对象。由于中技生和教师两个不同群体审美个性的差异,教师没有很好地关注青少年群体的审美心理,对青少年群体的需求缺乏理解,导致中技音乐鉴赏的选材不够全面,往往难以激起中技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兴趣。

(2)缺乏音响感知的墓础

中技生缺乏对音乐要素的了解,这使得他们的音响感知很不稳定。当播放某段音乐特别是器乐曲时,有的学生小声说话,有的开始看其它书籍,对音乐关注较少,形式参与、消极参与现象比较明显。

5 结束语

通过对中技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学生审美心理进行分析,探索从中技生音乐文化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中技生走进中外经典名曲,逐步达到审美的深层次境界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方法,本文得出在中技音乐鉴赏教学中,中技生作为音乐审美主体,对其音乐审美心理特点的把握将更好地帮助教师实施音乐鉴赏中的审美教育。

参考文献:

[1]林华.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08.

[2]杨恩寰.审美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02.

[3]唐品.调动积极心理因素是提高音乐欣赏水平的关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03).

猜你喜欢

新课程
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背景下的生涯教育校本实践探索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英语教师负向能动性及其应对策略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探究中学英语教师对新课程学习的认同感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
关注人类健康 凸显新课程理念
直线与圆的方程易错题简析
帮你实施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