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化”培育先进文化

2009-07-31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安徽公司党委

企业文明 2009年6期
关键词:四化内化文化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安徽公司党委

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聚化于气,不断用先进文化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工企业谋求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求。近年来,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安徽公司在中国铁建主体文化引领下。从“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聚化于气”入手,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公司发展战略、两个文明建设有机融合,进一步培育了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责任感,为公司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和精神动力。公司及公司党委先后获得总公司先进工程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徽省、蚌埠市文明单位合肥大建设先进单位和合肥大建设十大风云企业先进称号。

升华理念内化于心

先进的企业文化只有通过先进的文化理念升华并内化于心,才能融入职工观念之中。内化于心重点是“培育一种精神”。即:培育“不畏艰险、勇攀高峰、领先行业、创誉中外”的中铁建人的精神,促使职工树立不断超越、敢于领先的观念。为了摆脱生产经营困境,我们曾展开了一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讨论、大反思。2005年前,安徽公司经营亏损,总产值仅1个多亿,与集团内领先的公司相比差距悬殊。落后明显。可差在哪里?又怎样去消除这个差距?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关键是缺少先进企业文化引领,必须解决与消除长期困扰在企业中的“企业吃惯国家大锅饭、职工吃惯企业大锅饭”的旧有观念束缚,解决干部与职工“同床异梦”的问题。董事长、党委书记王帮群对此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什么喊了30年还在喊?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市场化,可是我们的思想观念、发展机制、发展意识、发展动力仍停顿在计划经济时代,还在“等靠要”,碰到困难怨老天不帮忙、怨领导不扶持、怨群众不听话、怨下属没本事,就是不怨自己、不反思、不学习、不敢试、不敢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首先要从领导班子开始。

总经理周光民提出了“八个反思”:第一,不是队伍能力太差,而是企业运行机制僵化;第二,不是我们没有制度,而是执行力太差;第三,不是确定目标太远大。而是我们信心不足;第四,不是对手太强大,而是我們自卑感太强;第五,不是业主太挑剔,而是我们服务意识不到位;第六,不是市场太强大,而是我们的管理太粗放;第七,不是员工期望太高,而是我们关心沟通不够:第八。不是企业知名度太低,而是我们展示自己的能力不够。

“八个反思”无异于一枚炸弹。炸掉了领导的思维定势。它提示大家:企业“变”,先要观念变、意识变,市场不同情弱者,市场不相信眼泪,“拿到订单才是硬道理”。只有自己救自己才能求生路。“八个反思”就是八个课题,公司先后研讨了发展战略、发展机制、发展机遇和人力资源匮乏、队伍素质不高等诸多课题,有效统一了班子成员的思想认识,确定了公司的发展思路。

正是通过一系列企业文化“内化于心”的教育过程,使精神力量转化为了物质力量,公司员工从困境中奋起。用拼搏与汗水打出了中铁二十四局名气,实现了在合肥大建设由中标1项工程变成十几项工程,由最初的5000多万元合同额,变成了超10亿元的大订单。同时,公司利用两淮煤矿“煤”和“电”崛起的良机,又在十多个工程项目竞争中接连取胜。扩大了公司在两淮矿业建设市场的份额。公司还在芜湖、铜陵、蚌埠、淮北等市政建设上陆续夺得订单,并有力地挺进山西、山东,打开了省外市场。公司经营承揽和生产工程量由2005年的2亿元。到2006年夺得了“双5亿”,到2007年实现了“双10亿”,到2008年突破了“双18亿”,企业由当初的全局“倒数第一”跨入“第一方阵”,列入安徽省建筑业50强第19位。

立标塑形外化于形

企业文化外化于形,就是通过树立企业良好的外在形象,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环境氛围,以此熏陶激励全体职工。

外化于形着重做好三个层次的工作。一是项目视觉文化。公司每年都要投入几十万元进行项目文化建设,按照中国铁建企业识别系统规范手册要求统筹规划,精心部署。一次到位,全面推进,使每个项目都成为中国铁建文化的一个展示场、每个员工成为中国铁建文化的展示者。二是项目行为文化。项目部通过各项规章制度规范项目管理,充分发挥文化的渗透作用,实现制度与文化理念的对接,使职工既有价值观念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形成内化与固化结合、文化与管理一体、隐性与显性相融,充分展示中铁企业的精神风貌。三是项目特色文化。在认真贯彻中国铁建主体文化的同时。结合企业实际和特点。培育项目文化理念,不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群,如:安全文化、质量文化、环保文化、礼仪文化等。

公司文化建设与文明工地创建有机结合,在承建的金寨路三标工程中,不仅创造出快速、优质、高效的第一墩、第一垮、第一柱,并且在街道两旁架设起了数百米长的彩色保护栏,美化了施工环境,实现了文明环保施工,展示了安徽公司的形象。公司施工的合肥长江路。号称“安徽第一路”,是安徽省省委、省政府驻地,车水马龙。商贾云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项目部聚集智慧,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建成了安徽“精品第一路”,受到了省市媒体的争相报道。

规范管理固化于制

公司通过制度化管理。使文化理念转化为全体职工的共识和自觉行为,形成“理念渗透、行为养成、环境塑造、管理推进”的企业文化建设格局。

公司在推进企业文化项目落地的同时。着重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规范的安全、质量、成本管理等动态管理体系。公司汲取先进公司经验,相继出台了《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经营开发中心管理办法》、《项目责任成本实施细则》等20多项管理制度,明确了各层次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完善逐级负责制,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落实,凡事有据可查。

在推进制度落实上,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评比。做到善始善终。如:公司加强廉政制度建设,建立了多项监管制度,并与“工程优良、人员优秀”的双优活动相结合,多年来没发生重大的经济犯罪和严重违法案件。

公司还严格奖惩,每年拿出150万元用于生产经营、经济管理、文化宣传等奖励,促进了各项管理上台阶。公司先后获得总公司财务先进单位、审计先进单位、局“责任成本管理先进单位”、安徽省环境优秀施工单位、安徽国税A级纳税信用单位、建行AA级信用单位荣誉。

注重实效聚化于气

“聚化于气”就是凝聚企业的合力,增强人的志气,营造良好的风气。实现公司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

聚化于气需要人才强企。公司把“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作为企业改革发展、积蓄能量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拴心留人。公司以“万里长征”精神,到10多个省市寻觅人才;同时,完善“赛马”机制,创新出一套“一帮一结对子、内外业兼修同发展”的青年人才培训新模式,并按照人才培养“131”计划,通过上下努力,使一批年轻人才脱颖而出。3年来,公司共引进大中专毕业生147人,无一人跳槽。并有17人走上了项目经理、项目总工、5人走上公司机关部门负责人的领导岗位。

“聚化于气”需要营造活力,聚集人心。公司党委开展的“四先两创”和“项目党组织示范点”创建活动,在“固本强基抓建设、同心协力铸精品、攻坚克难创双优”上产生了动力。公司还通过长年不断的寓教于乐文化活动和“夏送清凉、冬送温暖、金秋助学、扶贫帮困”的送温暖活动,使员工时时处处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催人奋进的人文精神,在充满自豪、快乐和幸福感中激发起了新的工作活力。

[责任编辑李万全]

猜你喜欢

四化内化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谁远谁近?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海外华语教材的文化“内化”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