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生态的角度看师生关系

2009-07-31刘丽敏刘风勇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生态圈师生关系教室

刘丽敏 刘风勇 宋 洁

如果说教育是一座大厦的话,师生关系就是它得以建立的基石,而其中理想的师生关系则是良好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当然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全部意蕴包含在师生关系中,教育过程可以看作是师生关系形成和建立的动态过程。因为师生关系的展开和师生交往的过程是学生获得人际体验技能和终生交往品质的重要源泉,也是学生价值系统的现实基础。从文化生态的观点来看,师生关系不只是一种单纯的私人关系,它具有公共领域中人际关系的特征。“文化生态”这一术语力图标志的是群体成员之间在精神、心理、情感、价值观及行为等方面的互动关系,包含着对多样性、差异性、独特性、个体性和自主性的尊重。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班级是由教师和若干有着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所生活的社区文化背景、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气质的学生结合而成的文化生态组织。教室是班级授课和学生自学的场所,就构成了一个“文化生态圈”,而且这个圈中的“文化生态”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师生的身心健康和教育效果。在教室这一文化生态圈中,自主表达与自主探索应该得到充分的体现。

一、当前教育体制中的师生关系

在教室中,我们可以发现师生关系中常见的行为模式和文化一心理效应:权威关系、顺从行为、从众行为、暗示、模仿、感染、利他行为、侵犯行为。而这些行为由不同个性、气质、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的教师和学生表现出来,其丰富性和多样性是不难想象的。然而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教育体制影响下,师生关系中教师的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倾向十分明显。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已经严重扭曲了正常的师生关系和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这样的管理制度下,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变得非常苛刻,使本来应以民主、平等为基础的师生关系,变得相互对立、缺乏真情,这样只会压制学生的自主性,抑制学生的创新意识,违背了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在教室这一文化生态圈中,充分体现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索

西方有学者强调,在学校、教室这个“文化生态圈”中,教师角色应该被界定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室是一个观念的生态圈,教师是看守这个生态圈的管理员。教师应该把学生真正纳入到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中。正如当代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所认为的那样,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是建立在正确的人际关系、态度和素养上的。所以在教室这一文化生态圈中,要让每个学生根据个人的意愿和节奏,选择适合个人兴趣和能力的活动,自由自在地学习和探索。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展开的大环境下。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角色及教学方法、教学行为等方面都必须进行必要的转变和调整,用交往和对话的精神来重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促进教育的顺利进行。

1作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所以,教师必须调整过去教育教学中的角色,转变为对学生进行指导,“师道尊严”转向师生民主平等。传授知识的教育观转变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育观。在各个环节上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从而使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唤起他们的主体意识,并在自主学习中真正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理解、尊重、关爱,受到激励、指导和鞭策。

2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向综合型教师转变。要成为一名综合型的教师,除了自己学习外,经常参加教师培训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途径。在英语文献中,师资培训这个概念已变化了三次,由最开始的teacher training变为teacher education,最近常使用的概念叫teacher development。这种变化反映了人们对师资培训的不同阶段的不同认识。因为training一词更多用来指技术、手艺上的培训,对教师的通才教育和智力开发不加过问。是培训教书匠的。因而后来改为“师资教育”,把教师的培养从“培训”提到“教育”的高度,不仅给他们具体可行的教学技能,还为他们提供理论基础等综合知识,从总体上提高教师的素质。但只是把理论和发现告诉老师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出现了“师资发展”这一说法。这种叫法更加强调在“教育”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察自己的课堂行为,从而评估教学效果并开展教学中的科研。所以,参加培训,不仅能提高自己的理论文化素养,开拓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还能提高职业成熟度。

3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发展。在班级授课时。教师面对的是众多既有共同的身心特点,又有不同的遗传素质、家庭环境、人格特性和智力水平的群体。因此,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向他们提出统一的要求,又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关注学生个体的需要和个体的发展;既要为特长生的全面发展考虑,也要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全面发展考虑,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深入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个性特征,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和策略,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4与学生真正沟通,融洽师生关系。作为教师,我们应将个别化教学与整体性教学有机地结合,了解学生的思想、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实现教师与学生的真正沟通。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而“爱其课”。也就是说,学生跟教师关系融洽,他就会把对老师的爱迁移到学习中,喜欢该教师所教的学科,愿意遵守这个教师所提出的各项要求.带着良好的情感来正面理解教师的语言并主动接受这个教师所给予的教育影响,也就容易实现情感上的合作。反之,如果师生沟通不理想,教师无论怎样用心良苦,出发点是多好,学生也不愿意接受,并且从内心深处对教师产生极大的抵触情绪,使得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无法顺利进行。

(1)师生沟通中,教师是主导。在课堂上,教师合理地使用眼神,对融洽师生关系很重要。授课时,不是站在讲台上,而是不断地在课堂间来回走动,它既能缩短师生的距离,又能及时发现其共同性的错误,便于及时解决。

(2)作业评语也可以成为师生沟通的有效方式。笔者认为,作业评语的重要性应等同于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因为课堂用语转眼即逝,而作业评语却能长久保存。教师在批改作业时所面对的是每一位学生的作业,便于个别指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评语可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是师生对话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学生阅读作业评语也是对语言的实际运用。因为教师在评语中所使用的语言是有实际内容的,即对某个学生及其作业的具体情况所进行的分析或评价,所以很容易被学生理解并接受且印象深刻。

(3)主动与学生交流与沟通。实际上,平时与学生的交流,除了学习问题,还可以谈国内外时事聚焦、体育比赛、小说、电影等。教师及时捕捉到大量的教育信息:学生们在想什么?喜欢做什么?希望了解什么?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后,在做教学工作时就具有了针对性和时效性。

(4)愉快教学。同样是学习,师生心情不同,教学效果自然不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将与课本知识内容有关的故事、背景知识、人物传记、小幽默等等穿插在课堂所授的内容中,把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于一体,变单纯性的讲解为灵活多变的传授,根据不同的课题,灵活采用不同的方法,就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愉快教学的实施,可以把教师的注意力由应付各种考试引导到钻研业务,探索改革,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轨道上来.还能使学生从繁重的作业负担中解脱出来。在温馨和谐的语言教学气氛中学得轻松、愉快,还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智慧潜能的充分发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精神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髟响。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才能保持心灵上的交流,拥有一个祥和、友爱和宽松的教学气氛,从而使学生处于无拘无束,心情舒畅,心情振奋的心理状态中。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作为独立自主的、有人格尊严的、有着不可限量的人,积极地参加一切课内教育活动,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在教室这一文化生态圈中,教师则通过创造积极的师生关系,让每个学生根据个人的意愿和节奏,选择适合个人兴趣和能力的活动,自由自在地学习和探索,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体验,并促进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形成与确立。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关注自我更新,谋求自我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重要的是要更新教育教学思想,在改进、优化课堂教学的同时,与学生形成民主平等、互相尊重、团结合作、共同探索的新型师生关系,发挥师生的互动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参与者,与学生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猜你喜欢

生态圈师生关系教室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崭新的“医疗生态圈”
科大讯飞:押注语音生态圈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