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课程设计策略浅析
2009-07-31王党利
王党利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网络远程教育研究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作者根据近年来在网络远程教育研究方面形成的基本理念和实践体会,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对网络远程教育教师课程设计的策略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网络远程教育;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前言
网络教学是指利用计算机所架设的远程教学系统,可分为同步及异步系统,其中异步教学意指教与学的过程可不同时进行,且其教学情境可由教学设计来持续提升质量,学习者能随时进入系统学习。与网络教学相对应的则是传统教学,一般指在校园中或教室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学者与学习者同时处于同一空间。
1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差异
1.1传授方式的差异
传统教学所依靠的是师生面对面的进行沟通,包含了肢体语言、听、说及情境等各种因素的结合,是人类接受讯息最平常、最有效的途径[1]。此外,老师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综合素质等不易感觉到的潜在特质,也无时不在熏陶或影响着听课的学生。它的最大缺点就是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只能搞“一刀切”。但网络教学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测试项目,老师可在线随时为学生辅导答疑,解决不同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
1.2课程内容设置的差异
网络教学必须有一个比较完备的教学内容知识库。这个知识库绝对不是传统教学内容的简单复制,而是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分类,重新组织成符合网络教学特征的教材即教学设计,以便能更好的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形成诸如教学大纲、在线课堂、模拟题库、能力测试、你问我答等一系列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式教学内容。这一点比传统教学以各科老师为主体的单一化方式要更加的科学与完善[2]。
1.3课程计划设置的差异
传统课程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一个老师教,很多的学生同时在学。因为主体是老师而不是学生。但是网络教学的课程则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模式,基本上是每一个学生都能直接参与进来,作为主体中的一份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安排自己的课程计划,不必像传统教学那样要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来学习。
1.4互动方式的差异
传统课程的互动方式都是通过老师上课提问学生回答、课下和学生聊天的方式来进行。但是网络教学中师生则是多向互动。从学生视角来看,它一方面可以通过利用课件、信息资源及智力工具进行学习而产生互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与在线老师、同伴、专家等对话而产生互动。
1.5反馈系统的差异
任何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最终少不了一个有效的教学反馈系统。传统教学中的反馈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课后作业的批改;一种是学生回答老师课上的问题。传统教学的老师和学生平时比较熟悉,容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较为灵活、恰当的反映,反馈效率及准确性比较高。网络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方式透过E-mail、BBS及聊天室的方式来讨论问题。教学的反馈可能会遇到许多复杂的情况,且没有一定的组织性,再加上学生的数量大、稳定性差。老师精力有限,很难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难以针对学生的个人特点进行有效指导和教学评价。
2网络教学课程设计的策略
网络课程设计不能简单套用传统课程设计的思路和方法,要根据课程确定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还要进行系统的、详细的教学活动设计。不但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特长,还要适当体现当代教育改革的精神,突出现代教育理念[3]。从这两个方面出发,以下是网络教学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2.1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设计是为了达到一系列的教学目标,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也应该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能够体现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动机。目前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有三种不同形式,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4]。采取不同的教学目标主要取决于具体的教学内容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行为目标重点在于基本知识与技能,生成性目标主要在于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表现性目标主要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因此,在设计时要兼顾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采用多种目标形式。
2.2教学方式的设计
网络既可以支持同步学习,又可以支持异步学习。但从网络媒体的特性来说,更适合于异步学习,因为异步学习可以利用网络的时间和空间自由度,而同步学习只利用了它的空间自由度,并且目前的网络线路还受到带宽的限制。对于网络成人教育来说,异步学习更是应该大力倡导的。
2.3教学内容的设计
在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时,要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进行主动意义建构,就要考虑学生的各方面因素,比如:知识水平、性格特征、需求动机等。在设计内容时要将立体形内容与平面形内容相结合;内容的逻辑顺序与学习者的心理顺序相结合;直线式组织与螺旋式组织相结合。在设计时要注意导航设计,要考虑网络课程的学习是学习者的主动探索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的面对面指导,如果导航设计不清楚,学生容易发生迷糊现象。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便于学习者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系统结构。在设计时要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体现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在网络环境学习时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灵活性、创新性,带着对问题的挑战进行学习。
2.4教学载体的设计
网络教育不应该排斥其他媒体,特别是书本和光盘,可以作为离线学习资源。将离线资源与网络课程相结合,一是可以弥补目前网络中文教育资源不足的缺陷;二是可以减少网络信息传输的负担;三是通过减少在线学习时间而降低费用。因此,我们主张采用网络、书本、光盘三位一体的学习媒体配置(图1)。
2.5教学活动的设计
网络教学中教师更多是起一种引导的作用。由于网络课程教学中师生之间面对面交流的匮乏,导致对教师作用的淡化,有一种误区认为网络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就无需教师的作用,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其实教学活动是学生自主建构和教师价值引导相统一的过程。离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就会变为随意性、自由性学习,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网络课程的教学活动既要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两者缺一不可。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协作学习,注重设计交互环境,教师和学生通过多种通信手段进行灵活多样的信息交流,如QQ、MSN、E-Mail、BBS、博客等网络手段,进行实时反馈。
2.6教学资源的设计
网络课程是一个教学资源开放的系统,教学资源就是确保学生达到教学目标而设计的与学习任务有关的各种信息资源,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解决问题。网络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数字视频、数字音频、多媒体软件、网上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在线讨论、数据库等等,这些都是网络课程中的必要认知工具。在设计这些教学资源时要考虑以下问题:教学问题呈现的情境因素;知识建模的动态和静态因素;信息搜索的便利因素;在线讨论的协作与互动因素;学习评价的即时生成因素等等。为保证学生有效地完成学习,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学习资源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2.7教学评价的设计
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通常采取客观性评价办法,利用大量选择题型的测试方式。这种基于简单行为反应的测试方式证明带有很大的局限性。革新的测试理论主张采取面向绩效的评价,不但要知道学生做得怎么样,还要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对于网络教育来说,比较易行的方法是依据学生的电子作品进行评价。课程设计者必须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一些结构化的定量评价标准。通常从作品的选题、内容、组织、技术、资源利用等方面确定评价的结构分量,并具体规定各分量的评分等级。有了这种评价标准,就能大大降低评价的主观随意性,不但可以教师评,而且可以让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
3小结
本文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网络教育方面的基本理念,教学设计作为网络课程设计的重要阶段,决定了网络课程的质量。目前,网络课程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方面缺乏设计,网络课程中的教学设计必须受到设计开发网络课程的部门重视。
参考文献:
[1]黄怀荣.信息技术与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97
[2]刘繁华.网络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研究[M].电化教育研究,2004.(4).
[3]吴军其.赵呈领.许雄.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比较分析[M].中国电化教育,2000(6).
[4]武法提.目标导向网络课程的课程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6(4):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