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原则对高职学生制定就业目标的启示
2009-07-31吕秋薇
吕秋薇
摘要:SMART原则是畅销小说《杜拉拉升职记》中杜拉拉在外企工作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职业经验。SMART原则不仅可以给外企的白领以启示,对高职学生在求学和就业过程中就业目标的确立同样也具有启示意义。高职学生可以结合杜拉拉的职业生涯,明晰自己的就业目标,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关键词:SMART原则; 高职学生; 就业目标; 职业发展
在2007年年末,各大主流媒体纷纷刊登新鲜出炉的“2007年度图书畅销排行榜”,在这场图书盛宴的盘点中,《杜拉拉升职记》以励志类小说而高居畅销榜前列。在书的封面上醒目地写着:“比比尔·盖茨的经历更值得参考”。《杜拉拉升职记》除反映了现代女性的工作状态,还为她们提供了各种困境的心理指导和应对措施,职场中的人们或许可以从小说中收获一些经验教训。例如用于有效设定工作目标的SMART原则;用于全面评判员工表现的360度反馈;用于规范操作流程、避免人与人之间矛盾的SOP。其中,外企多年教给杜拉拉的SMART原则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她的行事准则,面对任何问题,她就会敦促自己:不能满足于自己一直在致力于某个问题,就糊里糊涂无限期地拖下去,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时间限制,就是再复杂的事情,到那个事先定好的时间点,就一定要下一个结论,到底我该往哪个方向去了,SMART原则使杜拉拉在外企现实的竞争环境中逐渐游刃有余。SMART原则不仅对外企白领有启示意义,对于工作、学习、生活中制定有效目标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目标的制定同样具有借鉴意义。本文将从SMART原则的五个标准出发,谈谈SMART原则对于高职学生制定就业目标的启示。
SMART原则一:S(Specific)——目标的明确性。
大多数高职学生单纯地认为就业、求职是毕业之前才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对自己的求职目标盲目,这样就会造成很多学生在盲目中虚度了自己的大学时光。很多学生在毕业前夕会在各种各样的招聘会中穿梭,不断的改变自己的求职意向,很多情况下只是失望而归。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高职学生在进入大学校门之后,应尽快适应高职学习生活,调整心态,可以通过和专业课教师以及相关就业指导教师的沟通,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通过职业测评体系,客观地了解自我,这样不仅可以帮助自己了解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还可以更加客观的评定自己的个性特征和需求水平,并可以从相关教师那里获得发展建议。在确定初步职业目标的基础上,高职学生就会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高职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另外,高职学生可以借助高职院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设计课程,对自己的职业定位有更加明确的目标。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达到与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职业目标,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职业生涯设计可以帮助高职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从而激发学生的成才愿望,增加学生成才的动力。要确定合理就业目标,就要求高职学生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高职学生在制定自己的就业目标时要科学,要符合个人的特点,制定的目标要符合实际,要能够执行。高职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学、参加短期培训等途径,学习有关知识,培养能力,选择与自己兴趣、爱好相一致的就业目标。目标一旦确立就应该全力以赴地追求,锲而不舍地努力,并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以新的姿态充实地度过学习生活的每一天。正确面对中学与大学学习中存在的差异,对刚进入大学学习时面临的困难,要敢于面对,善于解决,而不是放弃。在高职学习期间,不仅是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而且还需要有充分的社会实践,无论是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还是参岗实习活动,都是丰富自己工作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的重要途径,这方面对高职学生的就业是非常重要的。高职学生应把能充分运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职业作为自己就业的主要目标,这既符合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又能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发挥专业特长。明确的就业目标可以帮助高职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就业形势,避免过高的心理预期,以达到顺利就业。
SMART原则二:M(Measurable)——目标的衡量性。
单纯地制定出就业目标,并不能保证就业目标的有效实现,这就需要学生在执行目标时应采用可量化的目标方式,时刻督促自己的就业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得以实现。为了便于高职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督促自己检查目标执行的情况,就要将制定的目标根据不同阶段进行具体的量化。为了使目标量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制定长期学习目标时,学生应当综合分析自己每门科目的天赋和能力后,制定出详细的目标。例如每门功课自己最后考多少分和每段时期的学习计划。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学生就可以将一个学期的学习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而每个阶段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也应有明确的规划,并在每个阶段的学习、实践结束之后进行自我检查,检查目标的执行情况。目标的量化还应体现在学期规划中,学生还应制定年度目标。一年级时,高职学生应重点加强自身的适应能力和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会客观、理性地评价自我。二年级应加强对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和锻炼,提升自己的职业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水平,扎实地学好专业知识,参加有关的科技活动,结合专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迅速了解与所学专业相关行业的发展情况等,提高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根据个人兴趣与能力修订个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临近毕业,高职学生应有针对性地加强求职、就业法律知识、就业政策等方面的学习,注重提高自身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通过群体交往活动,高职学生可以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验友谊与沟通的快乐,并且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在实习实训过程中进行职业心理调适,克服不利于将来就业的心理倾向,正确对待职业选择和职业的变化发展,了解职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培养职业兴趣、爱岗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通过就业过程各个环节的锻炼,以达到成功求职的目的。而当职业方向确定了之后,学生也清楚了这职业的基本要求,对照这一个基本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这样就不会盲目地去学习,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求学,从而增加自己的知识存量及知识总量。通过可衡量的目标确定,高职学生可以有效的进行自我监督,从而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技能,从而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达到自己的就业目标。
SMART原则三:A(Achievable)——目标的可实现性。
就业市场化、自主择业给高职学生带来了机遇与实惠,但一部分高职毕业生对就业市场残酷的一面认识不足,对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了解不够,很多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一味地要求自己可以在大城市、大企业工作,而忽略了自己接受的职业教育更适合在技术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不少高职学生习惯将自己的就业目标与薪资待遇挂上钩,在这种片面的理解下,往往高不成、低不就,失去不少机会。在目前情况下,正确定位、调整心态、把握机遇、瞄准长远发展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对职场新人而言,经验的积累远比金钱的多寡来得重要。经过对就业市场、就业形势的客观了解与深刻体验后,高职毕业生必须面对现实、接受现实,不能怨天尤人。同时高职毕业生要适当调整就业期望值,在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上确定自己正确的人生轨迹,要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观念,放弃过去那种择业就是“一次到位”,要求绝对安稳的观念。高职学生在择业时要看得长远一些,学会规划自己整个人生的职业生涯。在当前高职毕业生学历、素质还有待于提高的前提下,获得一个十分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先选择一个职业,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增加实际经验,然后再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正当的职业流动,来逐步实现自我价值。许多高职毕业生不愿意去经济落后的地区工作,可是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和贫困地区的发展以及西部大开发的进行,这些地区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热点,也将给毕业生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抢先到这样的地区去工作可能会更有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取得事业的成功。高职毕业生在择业时也不能只考虑工作的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更要考虑职业对毕业生自我一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应看重职业能否帮助实现自我价值。因此,高职学生要在考察社会需要的基础上,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树立重视自我职业发展、才能发挥、事业成功的职业价值观。对于那些虽然现在工作条件较差,但发展空间大,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单位要优先考虑;对于那些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太高,但发展潜力大,创业机会多的工作地点也要重视。高职毕业生要建立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合理的职业价值观,实现正确择业。
SMART原则四:R(Relevant)——目标的实际性。
高职毕业生在面临择业时,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就会显得矛盾重重,犹豫不决,对自己毕业后在事业上如何发展缺乏考虑。高职毕业生往往不能客观地分析和评价自我,对自我的现在和未来缺乏连贯的、清晰的思考,对自我与世界的关系认识模糊,对自己站得位置不能准确地了解,极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在职业选择时往往犹豫不决,无所适从。高职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尤其需结合自身的综合能力,明确发展目标。为了保证求职的顺利,高职学生在就业、择业时要知己知彼。知彼就是要了解就业、择业的社会环境和工作单位,正确认识面临的就业形势,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高职毕业生。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高职学生更应该明确社会的职业需求,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有目的地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社会岗位的需求。而“知己”就是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要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德智体诸方面的情况,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缺点和短处,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要明确自己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社会又允许你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高职学生要培养积极主动的就业意向,不断汲取新的专业知识,不断修正就业意向。要有适合自己的抱负或理想目标。不仅要考虑“我想干什么”,还要考虑“我会干什么”,不要刻意追求现实中不可能达到的事情。要认清自我,只有了解自己的素质、性格、兴趣、特长、能力、潜力等等,才能知道自己适合做何种工作,才能准确定位,选好就业目标,只有这样,尽早对自己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才能在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就业指导的主体,毕业生更应充分认识到就业问题的关键——自身能力的整体提升,用人单位最看重高校毕业生的基本素质有: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及基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自身素质是当前社会就业状况的需求,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职学生只有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注重自身的综合素质,学会正确地调整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理智地进行选择,才能在机会到来时加以很好地把握。因此,高职学生要调整好就业、择业心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确立实际可行的就业目标,积极参与竞争,勇敢地迎接挑战,才能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SMART原则五T:(Time-based)——目标的时限性。
部分高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就业竞争意识,感觉在必然的竞争中失败就是丢了面子,面对竞争无所适从。并在失败时不从自身寻找原因,而是强调客观原因,并且自身的自信心也受到严重打击,产生自卑心理从而产生就业焦虑。尽管社会的就业压力很大,但高职学生应该树立就业目标具有时限性的观念,不要将的自己就业目标做无限期延长,这样只能加大自身求职的压力。高职学生要明确高职阶段的学习任务,建立学习计划,并且不断地实践和落实。比如每学期开学后,就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学习计划,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学习目标、专业技能完成目标、薄弱环节改进措施、总体计划安排等,并经常对照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其中将确定理论知识学习目标和专业技能完成目标放在首位。通过每个学期的行动计划,用实际行动充实、丰富自己的简历,使简历在毕业时显得饱满,有很多的“果实”和“亮点”,也比较完整和成熟。高职学生结合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实际,准确定位自己。对高职毕业生来说,求职定位关系到一个人今后一生的发展,因此一定要讲求前瞻性与务实性相结合。珍惜每一个就业机会,先就业,再创业,为达成自己的事业目标不断积累个人阅历。要学会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战胜生理惰性和人性弱点,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创业意识,端正就业心理。对于高职毕业生来说,树立“创业”意识和具备“转岗”能力同等重要,在求职竞争时,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在新的就业形势下,“职业”自身的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就业观念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与发展。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以发展的眼光确立自己的就业观念,高职学生才能在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高职学生应适时调整就业目标,参考SMART原则中目标确立的标准,不断调整心态,保持一个好的求职面貌,要充分重视市场释放出来的信号,不能做“啃书本的书呆子”,而应该把自己的学习和社会的需要、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更好地结合起来。确立就业目标,保持良好的就业心理,树立自信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进取的勇气,增强应变性,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和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以便与就业市场的需求保持最大的适应性,从而保证自己就业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杨玉荣.如何指导学生设计职业发展规划.职业技术教育.2004,7.
[2]楼锡锦,周树红,吴丽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05,7.
[3]杨晶.从就业竞争力看高职改革.素质教育论坛,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