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市婚庆行业的SWOT分析

2009-07-31陆建珍

科技经济市场 2009年5期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品牌

陆建珍 夏 雷

摘要: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被称为“甜蜜事业”的婚庆行业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目前南京已有800多家婚庆公司,带动相关产业76个。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南京婚庆行业的优势究竟何在?应该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南京的婚庆公司们该如何使自己脱颖而出?政府和相关NGO又应如何作为?本文在SWOT分析框架下分析了南京婚庆行业的现状,并根据分析结果对相关当事人或单位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婚庆; SWOT;核心竞争力;品牌

1前言

1989年,我国成立了第一家婚庆公司。而今我国的婚庆公司已经遍布大江南北,婚庆行业有力地带动了餐饮等76个行业。据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庆行业委员会总干事史康宁介绍:2006年因结婚当日产生的消费额接近3000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总额的1.9%。

目前,我国每年的结婚人数达到1800万到2000万。根据《中国结婚产业发展调查报告2006-2007》,目前,除买房购车外,我国新人结婚的平均费用水平高达125081元人民币。在南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青年一代如今已逐步达到婚龄,南京婚庆市场的现状是怎样的?它所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又是什么?应当如何扬长避短,将本行业发展壮大?

笔者于2009年初,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南京市市民的结婚消费现状和意愿等进行了调查,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在SWOT的分析框架下,对南京市主城区的婚庆行业作了简单的分析。

2SWOT分析

2.1优势

2.1.1有众多消费群,且购买力强。

2008年,南京市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122元,城市居民年平均消费支出14456元人民币,位居长三角16市第六位。在南京月收入1万及以上者约5万人,5000-10000者约有100万人,月收入3000-5000者约100万人。由此可见,南京市消费者的购买力比较强。婚庆行业有金可挖,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苦练内功,博得消费者的青睐。

2.1.2人力资源量大质优。

200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南京高校在校本专科学生人数为61.01万人,其中成人教育和民办高校的人数为17.40万人。由此可见,一个有实力的婚庆公司,想发掘热爱本行业、适合本行业的人才,并不难。

2.1.3紧邻苏州、上海、杭州等婚纱盛产地。

目前,我国婚纱市场呈广州、上海、苏州三足鼎立局面。在这三个城市中,上海和苏州与南京可谓近邻。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得南京的婚庆公司、婚纱影楼们可以紧跟潮流,为新人们定制属于自己的个性婚纱,为打造个性化的婚礼奠定基础。

2.2劣势

2.2.1现有婚庆公司规模小,品牌优势不明显。

由于行业进入门槛低,目前,南京市大大小小的婚庆公司有800多家。其中已取得营业执照,经营达一定规模的不到50家,其余大部分是为赶“08婚庆大年”,由花店演变而来。一旦形势不好,便转卖道具,改行换业。即使是那些比较大的婚庆公司,规模也只有40-50人,并没有形成比较明显的品牌优势。

2.2.2产品创意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

打着打造与众不同的婚礼的幌子,一套台词竟然能够说上上百个婚礼。这种现象甚至成为婚庆行业的潜规则。试问这样的婚礼怎能叫独特?婚庆公司何谈创意?婚庆产品核心竞争力何在?

2.2.3行业缺乏标准,服务、收费等不规范,行业声誉差。

通过对南京市广大市民的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南京市民对婚庆行业的满意的比例仅仅为16%。究其原因,目前南京市的婚庆行业确实是亟待规范。

为解决由行业季节性强带来的资源难以合理配置的问题,几乎所有的婚庆公司都想到了招聘兼职。这部分人员流动性大,业务技能不高,是导致婚庆服务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由于缺乏监管,仍存在不少无证经营的现象。收费、服务没有标准,少数企业漫天要价,甚至存在故意设置陷阱,坑害消费者的现象。

2.2.4行业季节性强。

影响婚庆行业业务量的因素主要有节假日、风俗习惯以及重大事件等。占着五一、十一和春节的光,一般1月、2月、5月和10月为婚庆行业“忙季”, 而其他月份则业绩平平。此外,中国老百姓传统的思想也影响了婚庆行业的命运,比如不少人认为猪年出生的孩子好,于是狗年就会成为不少青年男女们自立门户的小高峰。婚庆企业如何在旺淡季之间合理调配资源,成为婚庆公司们所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2.3机会

2.3.1适婚人群将达高峰。

在1987年~1990年南京市人口出生高峰期,共出生35.7万人,平均每年8.9万人。而这些人群目前正在大学阶段或者已经参加工作,也就是说,这部分人群正在逐步成为南京的婚庆公司们的主要客户群。

目前,全国高校招生规模达到一个高峰。截至2007年11月1日零时,所有在宁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等高学历者和部分外来打工者的人口达到143.55万。通过本人调查,其中11.7%的被调查者表示,将来愿意留在南京发展,也就是说,又将有16.80万的人口在不久的将来加入到结婚的行列。

2.3.2婚庆消费额度节节攀升。

纵向上,上世纪70年代之前,70%的南京城市居民的结婚费用在1000元以下,而从70年代至今的三十多年间,南京结婚的花费增长了100多倍。

横向上,《中国结婚产业发展调查报告2006-2007》显示,目前全国平均每对新人除买房购车外,结婚的花费平均水平大致在12.5万元人民币左右,其中36%用于婚礼当天消费,约4.5万元人民币。笔者通过对南京市民的广泛调查,在南京这个数据达到5.256万元人民币。由此,可见南京市婚礼消费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3.3消费观念逐渐转变,个性消费成主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个性化的欲望愈来愈强烈,因而对于一生只此一次的婚礼的要求则更高。调查表明,在南京,74.3%的年轻未婚人群希望能够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婚礼。这种个性化的追求包括了婚礼的个性化、婚纱照的个性化等等。而曾经一度被城市人群所抛弃的如订婚等婚礼习俗而今重新被人重视。年轻人的这种个性化的追求为南京婚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如何为新人们打造出真正与众不同的,让人满意的婚礼也成为了婚庆公司们的必修课。

2.4威胁

2.4.1外地、国际婚庆品牌的进入。

目前国内较为有影响力的婚庆品牌有金夫人、上海米兰、维纳斯、圣蒂娅等等。这些婚庆公司在国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他们在国内众多的大中城市都设有分公司。借助其品牌优势,这些外来婚庆公司已经占领了南京市婚庆市场的高端市场,本土的婚庆公司则集中在中低两档,很难翻身。

此外国外的婚庆公司也纷纷瞄准了中国这块市场。例如在日本,由于国内市场的不景气,位于名古屋的World Bridal公司和日本Best Bridal婚礼服务公司等早在2002年就已经瞄准了中国市场。这些外来的婚庆公司必定会带来新的元素,打造对于国人来说全新的婚礼。国际公司的到来,对于南京本土婚庆企业的发展必定会造成巨大的冲击。

2.4.2同行业者的模仿及横向、纵向行业间的恶性竞争。

在婚庆公司之间,行业间谍的现象屡见不鲜,行业间相互模仿、恶意竞争等等问题,将有碍于南京市婚庆行业的发展。

婚庆行业带动的76个荣辱与共的行业间,既存在共生的一面,又存在相互进攻的欲望,例如不少酒店为了吸引顾客,推出“办喜宴送司仪”的活动,这样无疑对婚庆公司造成不利。如何协调和规范这些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成为一大难题。

3对策分析

3.1制定和实施行业标准。

婚庆行业应制定和实施合理的行业标准,提高行业门槛,避免无能企业的进入,改变当前行业收费、服务不规范等现象。增强行业透明度,便于管理。

3.2依靠行业协会,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目前南京市婚庆行业协会已经成立。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其效力,加强对各婚庆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在行业协会的推动下,应建立南京市婚庆服务信息反馈系统,便于新人们及时反馈信息。对于那些违规操作,或者不规范的企业应予以制止。

3.3重视婚庆文化,提高婚庆产品创新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

婚庆行业应将精力放在如何开发新产品,如何为客户提供与众不同的婚礼上面,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而不应靠在婚礼上的一些不文明的举动如开新人与长辈之间的玩笑或"荤段子"哗众取宠,所谓的创造气氛。只有能够提供高服务质量,令消费者满意的服务的婚庆公司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事业蒸蒸日上,才能全面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4加强婚庆行业从业人员培训教育,提高业务能力。

婚庆行业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是服务水平的直接影响因素,因此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是每一个婚庆公司的必修课。各婚庆公司应积极组织、鼓励本公司职员的学习充电,以提高业务水平。此外,行业协会也应积极为业内人士的学习搭建平台。

3.5行业内应加强合作,合纵连横,优化资源配置。

为克服行业的季节性,同行间应加强合作,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例如,在“十一”长假这个结婚的高峰期,南京市几家婚庆公司可以合作,共同举办几场大型集体婚礼。一方面实现了规模经济,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分配,另一方面,这样较大规模的婚礼必定要经过精心策划,不但服务质量不会下降,新人们同样会获得一个特别的婚礼。此外在同行间相互交流经验的同时,打造声势,有利于提高婚庆企业知名度。

综上所述:南京婚庆行业优劣势突出,婚庆行业协会应积极发挥作用,建立、监督和实施行业标准。婚庆企业应加强婚庆行业从业人员培训教育,提高业务能力。重视婚庆文化,提高婚庆产品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品牌。

参考文献:

[1]胡业福,刘萍.论我国婚庆产业的发展与规范[J].商场现代化,2007,(5):350-351.

[2]唐吉,范莺莺.当前我国婚庆市场的现状与思考[J].大舞台,2008,(4):88-90.

[3]杨妙新.广州市婚庆行业营销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7,(3):73.

[4]路程.婚庆市场面面观[N].沪港经济,2005.

[5]周海东.传统婚庆文化在婚庆产业中的传承与创新[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6]江建秧.我国婚庆公司发展策略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4):30-31.

[7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中国国际婚博会结婚产业调查统计中心.2007中国结婚产业发展调查报告[R].北京,2008.

[8]“合纵连横”是婚庆服务的发展方向.[N].致富时代,2007,(3).

[9]陈茂生. 三问“中国婚庆市场”[J].国际市场,2007.9:24-27.

[10]范钧.整合营销在我国婚庆服务市场的创新运用[J].商业现代化,2004,(12):53-55.

猜你喜欢

核心竞争力品牌
品牌包装设计中的色彩研究
从电影到品牌:看黄渤的“品牌化”之路
影响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企业竞争力因素
电子商务环境下品牌建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