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2009-07-30

甘肃教育 2009年9期
关键词:缺失美术教育培养

杨 华

[关键词]美术教育;艺术思维;缺失;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1.9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09)05(A)-0037-01

美术是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一门学问,它不单是造型、描绘事物的技术,而且是通过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情感,陶冶心灵境界、使人得到艺术享受的创造性活动;不仅是技术性很强的体力劳动,更是思维水准很高的脑力劳动;它不但需要技术、技巧及其理论知识,还需要思维、智慧、感情等方面的艺术灵感;它不光需要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也需要广博的社会科学理论和修养。

相应地,美术教育的任务和方法也应该围绕上述的范畴来确立。也就是说,既教授造型能力方面的理论和技术,又引导表现能力方面的艺术思维;既训练描绘的能力,又培养表达能力。同时,还要注意诱发学生的艺术灵感,激励其创作欲望,当然,在这个总任务的前提下,各级各类的美术教育又各有侧重。

首先谈谈幼儿美术教育。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是启发、诱导、鼓励他们的绘画兴趣和表现欲望,使他们能够善想多画,并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多让他们接触一些给人以美感的事物,使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激发,从而使他们产生形象思维的兴趣,激起他们的表现欲望。

受过这类教育的儿童,他们长大之后,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什么工作,都将从中获取莫大的益处。

接着再谈谈中学美术教育的思维培养。回顾自己的美术教学实践活动,我认为在如何对待艺术思维的培养方面存在着如下几个问题:

一、中学美术老师在培养高考学生时只管教造型,学生只顾练造型,忽视了艺术思维的教导和探讨,以为美术的基本功就是素描、色彩、解剖、透视、速写等等。殊不知,这只是学美术基本功训练的一半,更重要的乃是开发其美术智能与修养。

二、只求如实再现,不讲艺术表现。认为像镜子和照像机那样把对象如实地反映出来就是美术的最高标准了,而不知道要调动自己的艺术修养去进行艺术处理。如果今天我们还这样教美术,就有点太落后了。

三、有一种“先教造型能力,再教表现艺术”,分两步走的教学观点。这种观点猛然一看,似乎很公允,但究其实质,还是没有把问题搞清楚。造型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这两件事根本分不开,因为绘画从来不只是再现对象,而是要表现对象,传达感情。这种特点从古代的图案纹祥和早期的绘画等美术遗产中完全可以体现出来。所以说,美术从一诞生开始,就已经和摹仿与再现分道扬镳了。

上述三点是当前美术教育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是培养人材的拦路虎。如果长期沉浸在训练造型艺术与摹拟能力上,不但浪费了时间,耗费了精力,还会出现“后遗症”——僵化一个人的形象思维能力。从一些国处美术教育考察资料来看,现在很多国家的美术教育已经废弃了那种长期的石膏素描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能够充分促进艺术思维、锐化艺术灵感、强化艺术表现的美术教育途径,而且正在大力挖掘东方古典美术理论遗产,即提炼概括、夸张变形、不求形似、但求传神的艺术理论精华。

其实,重视艺术思维的美术教育理论,本是东方艺术的传统精华,必须将它视为美术教学中的基本功。它们和体面塑造、色彩处理一样,都是美术教育内容范畴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且应该把这两种基本功融为一体,贯穿于整体基础教育的始终。把学生从有限的体面塑造,引导到无限的艺术表现境界中去,这才应是我们美术教育的宗旨。

猜你喜欢

缺失美术教育培养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