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妙应用“四化”,打通数学教学“蜀道”

2009-07-30赵玉萍

甘肃教育 2009年9期
关键词:四化教学目标问题情境

赵玉萍

[关键词]数学教学;问题情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作业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09)05(A)-0016-01

问题情境故事化

低年级的学生对故事非常感兴趣,把教材中一幅幅画面所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小故事,不仅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还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教学“7+5=?”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片大森林,从森林里慢慢地跳出7只小白兔和5只小灰兔。学生觉得新奇,注意力特别集中。这时,教师让学生把看到的情境给大家讲一讲。学生答:“有7只小白兔去采蘑菇,又来了5只小灰兔。”教师接着问:“那一共有几只小兔子?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学生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理解了加法的意义,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目标形象化

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会使用目标化教学,即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教学目标自主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欲望,而这种宝贵的天性,只有通过教师恰当的引导才能使之转化为对数学探究的热爱和兴趣。实践证明,只有把知识性目标转化为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形象化的目标,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整数、小数的乘法”时,可明确提出诸如以下一些教学目标:“今天我们要学会怎样买东西。”“谁能快速地数出一盒粉笔有几根?”、“你能帮助蓝猫计算蜜蜂的数量吗?”等。这样教学能使抽象的定理、概念更形象,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自然就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内容生活化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的特点,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有助于引导学生进人数学情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把数学内容生活化、形象化。如,在教学“估算”中,可以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你吃一个苹果大约要多少时间?”、“你每天从家到学校大概需要多少时间?”、“从你家坐车去赣州大约要带多少钱?”等。这样的问题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学生很容易估算出结果。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总结估算的方法。这些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的问题能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价值所在,对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起到了促进作用。

作业实践化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强调数学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解释的过程。学习数学的目的是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中也应遵循这一准则,把作业实践化,多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有关的数学问题。如,下列分数应用题体现了实践化准则:“给你一根冰棍,如果你每分钟只能吃完这根冰棍的六分之一,那么你几分钟才能把这根冰棍全部吃完?”、“你从家里骑自行车到学校大约要多少分钟?假如你走路的速度是骑自行车的0.2倍,那么你走路到学校大约要几分钟?”等。这样的作业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猜你喜欢

四化教学目标问题情境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