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中考字词复习
2009-07-30胡芷晴
胡芷晴
按理说,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毕业,学习运用母语九年,应对中考对常用字、词的考查应该不成问题。但实际恰恰相反,出现的问题相当多,有许多学生做前几道语言知识小题,便心中无把握,而是凭运气押宝。字词知识为何如此难以掌握?究其原因有三:一是由于学生处的交际环境多为方言土语,渐染成习,如平、翘舌音不分,前、后鼻韵母不分,声调不准等;二是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多音字、形近字近义词,这些也给学生的掌握增加了难度;三是语文教学改革以来,普遍存在对学生能力培养过于偏重,而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有所忽视的现象。方言影响、汉语自身的繁难、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导致学生在字词部分失分较多。
那么如何进行字词复习以补失呢?作者以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1)明确范围、确定底本。字词复习的内容包括七、八、九年级上、下册各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的单元中的字词,这些内容多而杂,教师应加以整理(以音序编排),以简驭繁,便于师生使用。近几年中考,(偶)常见的字皆为考查对象。如:2007年铜仁地区中考试卷)“知识积累”板块第一题,(题目要求是给加点的汉字注音和据拼音写汉字)“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着qīng cuì()的喉咙,唱出wǎn zhuǎn()的曲子,跟qīng fēng()流水应和着……”鉴于此,在中考复习时,我们应在常用字使用频率高的字词上下工夫,而对读写较难,生僻的疑难字词作一般掌握即可。
(2)明辨字音、字形。不论常规教学,还是字词的集中复习,我们都会发现学生的读音问题多,为了更好复习字词,应让学生掌握一些正音、正形、辨义的方法。具体有以下四种:①类推法辨音:如“赠”究竟是平舌音,还是翘舌音?是前鼻音还是后鼻音?究竟是平舌音,还是翘舌音?是前鼻韵母,还是后鼻韵母?我先从部首“曾”入手,然后让学生查字典弄清“增”“曾”“甑”“罾”“缯”的读音,通过实践,学生会发现它们的音节都是“zeng”,只是调值不同而已。于是可类推出以“曾”为声旁的形声字几乎都是平舌音、后鼻韵。这样记少不记多的办法事半功倍;②据义辨音:“澄清”如意思是“弄清、明白”,应读“chéng”;如意思是“使杂质沉淀,液体变清”,应读“dèng”;③据义辨形:如“顶礼膜拜”中的“膜拜”指古代的行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的下跪叩,因此“膜”不能写作“漠”;④据境辨形:如“提名”与“题名”的区别,“提名”重在“提”,可用在会议进入提名的倒计时,后者可用在游客们在游览时赋诗并题名。
(3)分类整理。语言的学习重在积累,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而字词的复习尤当如此。按字(侧重多音字、形近字)、词(侧重近义词)、成语俗语(侧重本义和感情褒贬)三大板块建立分类笔记,既对课本及复习资料重点掌握的内容进行归纳,同时要求学生尽量用《现代汉语词典》解疑,以便及时答题。教师把学生归纳的字词整理成册发给学生。初中生应将掌握的形近字集录,另外还应整理古诗文中的通假字集录。这些其实体现了字词复习的两个原则:一是量的积累,二是注意运用,能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4)营造趣味,反复巩固。字词部分的复习效果不理想,学生感到枯燥厌学,就得营造有趣的氛围,如通过讲成语故事,根据造字法讲字的源头,以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心理学家告诉我们,适当的变换不同方式的刺激可增强人的记忆能力,字词复习也不例外。提问、默写、笔记应是常规的,除了这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比赛,如:“一帆风顺——顺藤摸瓜——瓜熟蒂落——落花流水——水落石出——出人头地——地动山摇……”教师还可以说出某个成语让学生回答近义的、相反的成语,如:“挥金如土”与“千金一掷”(相关),“哀兵必胜”与“骄兵必败”(相对)。也可以选择感情色彩易误的成语,让学生回答褒贬,如:“破釜沉舟”(褒义),“孤注一掷”(贬义)。而“洁身自好”为褒义,“明哲保身”既有褒义(偏重指不与坏人同流合污或处事待人十分明智),也有贬义(多指怕惹是生非、怕犯错误或得罪人)等。这样变换方式,适度刺激学生,也能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
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字、词分值虽不能与作文、阅读分值相比,但如果字词出问题,也会影响作文和阅读,所以我们必须从细微之处入手。先把范围大、内容蘩的字词问题解决,才能对句、段、篇理解得更透彻,不仅能让后面的复习顺利进行,还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