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到“乡下”去!

2009-07-30陈国军廖明琴

当代教育 2009年2期
关键词:历史文化教师

陈国军 廖明琴

多年以来,在中国古代、现代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越来越感觉到教科书偏于宏大叙事、离生活现实较远,学生也觉得兴味索然。所以我们一直在思考与实践提高历史教学的方法,其中方法之一就是把地方知识、乡土史与历史教学结合。最近,正在思考写一篇论文,总结一下经验,正在思考标题时,一位朋友带来诗人王家洋出版的诗集,一看封面,就被书名“到乡下去”深深震动。我们认为,到“乡下”去,是中学历史教学的走出枯燥无味、激发学生兴趣的出路和实现知识普及、爱国教育、以史树人目标的有效路径。本文分三个部分展开论述:首先阐释何谓中学历史教学维度中的“乡下”,然后论证为何要到“乡下”去,最后就如何到“乡下”去提出看法。

何谓中学历史教学维度中的“乡下”?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乡下有不同的看法。在政治学家的眼里,“乡下”有“人民”;在经济学家的眼里,“乡下”有贫穷;在诗人眼里,“乡下”有诗;在环保主义者眼里,“乡下”有绿色食品;在农民眼里,“乡下”有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那么,站在一个历史教师的角度,“乡下”有什么呢?在一个历史教师的眼里,“乡下”,也就是他进行教书育人的学生们生存、生活的经济、文化、地域等人文环境。这环境,与他所从事的教学工作,与中国现代史、古代史,与世界历史,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必须理解并掌握之,以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利用。本文指“乡下”就是指乡土、地方、本地本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地理等地方史、地方知识。从历史教学的角度,具体放到我们所在的毕节地区来看,有吴王剿水西、奢香夫人墓,红军将军山之战、梯子岩战斗遗址,穿青人、苗彝村寨文化,本地诗词、灯谜等历史和文化等,都是有用之物。

为什么要到“乡下”去?初高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历史对他们来说,除了故事性的部分具有吸引力外,那些时间距离几百上千年、空间距离千里数千里之外的“陈年流水簿子”,似乎与他们无关,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真正读懂和理解,更说不上产生钱穆先生所说的“一份温情与敬意”了。在历史教学中结合地方史、地方知识教学可以使学生与历史“零距离”接触,增强历史的亲切感。联系本乡本土的历史文化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懂得他们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而不是毫不相关的“他者”,破除历史的神秘感,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如在关于红军长征的教学中,我们把红军长征在大方的历史联系起来讲。教育心理学认为,儿童和中学生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等问题充满好奇心,因此我们在关于人口迁移、民族融合的教学中,结合大方、纳雍等穿青人、白族、苗族族群的形成过程,把几个朝代的人口迁移和重大历史事件串联在一起来讲,使学生从身边出发通向历史深处,揭开历史的面纱。在鸦片战争和科学文化的教学中,我们把为《大定府志》作序的林则徐、本地知名文化人如核物理专家孟杰,诗人陈绍陟、空空、杨春明、王家洋,作家王凤茗、马学文、陈晓军的成果和作品结合起来讲,了解与本乡本土相关的人物与文化,拉近了他们与历史文化的距离,还可以起到励志作用,消除他们的文化自卑心理。

如何实现到“乡下”去?所谓到“乡下”去,就是要求教师要能够“浅入深出”,结合本乡本土的地方史和地方知识,把历史课程讲透,讲得生动,讲得具体,讲到他们的生活环境和体验中去。那么,如何做到?首先,政府和教育部门要重视地方史和地方知识的开发利用。政府要重视地方史和地方知识的整理、挖掘、宣传,包括地方名胜古迹、旅游资源、经济文化史在内。从我们的调查来看,很多学生知道长城、鲁迅、桂林山水,对本地本县、本地区、本省的历史却知之甚少。地方史和地方知识的普及,不光对学生,而且对本地长期的经济发展都有好处。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做好地方知识的整理出版,还可以把名胜古迹、风景名胜建设成为爱国教育、历史教育基地,使这些历史教育基地的作用更加发挥出来。其次,广大教师要善于学习和运用地方史和地方知识,成为精于本土史志的行家里手。要培养对本土历史的热情,捕捉它们与历史课程教学的联系,认真思索设计有针对性的教案和课件,组织学生实地参观,找准学生的对历史课程兴奋点。

从历史中来,到“乡下”里去。用心去对待历史教学,用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也许我们轻轻迈开脚步,鲜花就开满了四周!

猜你喜欢

历史文化教师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谁远谁近?
秋天在哪里
新历史
美育教师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